分享

#玉楼春韩网评论#值个文化热搜?还是落个营销笑话?

 传统服饰 2021-08-05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本文为企鹅号约稿,发公众号略有调整)

我前几天才写了《玉楼春:这是用清朝的架子搭了一部明朝剧?》,吐槽了一下《玉楼春》这部剧种种的“言不符实”,毕竟它备案里写着明朝,编剧却强调架空,宣传上又夸赞还原,但只要不跟着营销套路走,多看几页明清的绘画,就会发现它骨子里是个清朝。

万万没想到,更精彩的还在戏外,关于“《玉楼春》剧组回怼韩网友成功登上了热搜榜”,但很快又被眼尖的网友发现,所谓截图里的韩国网友疑似是小号冒充的韩国人

△ 相关截图

即便不“审查”那几条无人点赞却又被这么巧又这么快地截图到国内互联网的发言者究竟是哪国人,剧组的反应速度也着实太快了一些。《玉楼春》26日播出,只在优酷平台独播,于正微博自称“零宣传裸播”,但27日演员们就已经整齐划一地带着#玉楼春韩网评论#的话题进行了回击(据说只花了1小时)。

△ 相关截图

中国网友都不一定知道这部剧播出了,但韩国网友的传谣和剧组的回击这套组合拳却已经打完了。放别人,可能还能说个巧合,但于正,网友绝大多数对他是持质疑态度的。

△ 网友制作的表情包

但话说回来,中国服饰和韩国服饰,真的这么难分吗?

中国和韩国,在地理上是一衣带水的关系,邻居不管多讨人嫌,没法搬家就只能认了。地理上的关系反应在文化上,就会有一定的相似性。简单来说,中国历史上作为文化比较强势的一方,就会辐射影响到周边。再者,从西方向东传播的文化路径上,中国要么是朝鲜半岛的上一站,要么是差别不算特别大的分支。这些相似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简单归纳为谁抄袭了谁。(看不懂这段的“二极管”建议重修语文)

△ 《善德女王》及朝鲜半岛出土的金冠(步摇冠)

相关文章见《嫉妒使我质壁分离!这个韩国遍地的宝贝,中国就是挖不出来~

△ 《秀丽江山之长歌行》和中国出土的北朝步摇冠饰

相关文章见《你管这些叫“步摇簪”?如今的古风簪子也只剩下吃藕了……

而明朝服饰与韩国服饰的网络口水仗,则由来已久。比如,中国网友就很爱说“韩服就是明代服饰的山寨版”“韩服沿用明代服饰”,早一点的时候还有“明朝遗风在韩国”的说法。这些说法的立场角度不同,但都在企图说清楚明朝服饰和韩国服饰的传承关系。但这些说法基本都有偏颇的,因为历史本身是多元且复杂的,很多网友希望通过一句话或一个词来定义历史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很多人对于两国古代服饰的认知,仅限于影视剧,但我们在韩国古装剧里看到的戏服,并不等于韩服,就如同中国古装剧里的戏服,也不等于我们的传统服饰。

有的人可能要说,不对啊,我觉得一模一样啊!这是因为现代韩服的潮流,在影响着韩国古装剧的服装设计(逆向影响也有),就如同很多人发现,《玉楼春》的服装设计和明制汉服很相似,也是后者影响了剧组的结果。甚至于,《玉楼春》剧组已经和汉服商家联名出同款了。

不相信可以去看一下2012年播出的《美人如画》(原名:倾城雪),还没有找到合适滤镜和营销方向的于正团队,搞出来的明朝剧服饰是个什么样子?

△ 《美人如画》

△ 《玉楼春》

△ 《美人如画》

△ 《玉楼春》

很显然,这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们既没有发明时光机器去改变明朝历史,也没有出现什么颠覆学界的明朝考古新发现。改变的只有,汉服圈对于明制服饰的态度,从当时的不认同到现在的追捧;以及,影视剧对于服装造型设计的态度,从之前的求新潮求鲜亮到现在的求考据求沉郁。说不定,再过个10年,态度又会转变,所以永远要站队历史真相,而不要站队网络舆论。

现代韩服和韩国古装剧服饰相似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韩国朝代更替和中国历史朝代更替的区别。

中国一旦拍古装架空(不是《玉楼春》这种用来掩护自己的“架空”),就会穿一些没有朝代属性、完全是从戏曲古装演变而来的服饰,很理想化。但韩国一旦拍架空,就会落在是“朝鲜王朝”上。这家王室姓李,也称“李氏王朝”或“李朝”。

朝鲜半岛的整体历史可以理解为一个慢速播放的中国历史,像李朝的国祚就很长。它建立略晚于明朝(名字请示明廷做的选择题),更替略早于清朝灭亡,足足超过了五百年。紧接着是大韩帝国,李朝的第26个国王很屈辱地称帝了,在日本的控制下。大韩帝国只存在了十几年,在辛亥革命发生的前一年,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定,朝鲜彻底被日本占据。所以李氏朝鲜-大韩帝国的这段时期,一般会被一起看待

△ 大韩帝国

所以,我们看到的架空韩剧《拥抱太阳的月亮》,现代虚构君主立宪的《宫》(韩剧那部),以及近年网飞出品的古装丧尸片《王国》(又译李尸朝鲜),服饰都高度相似。

△ 《拥抱太阳的月亮》

△ 《宫》

△ 《王国》

对服饰史敏锐的人就会发现,李氏朝鲜-大韩帝国长达几百年,又是如何做到服饰都相似的呢?难道这几百年服饰都不发展吗?当然不是,因为韩国几乎把不同时期的李朝服饰都拍成李朝末年-大韩帝国时期的样子,有的为了迎合潮流(也是为了美化)直接等同于现代韩服。这是影视古装设计与设定朝代的滞后性,中国古装剧里也很常见,比如,清宫剧里的旗装几乎都不是清朝样式,而是民国、乃至更晚的戏曲。所以什么《甄嬛传》的,也根本没有营销服饰还原度的意义,根本不存在这个东西。

△ 《甄嬛传》

相关文章见《氅衣:娘娘们最爱的清宫剧爆款》《衬衣:被清宫剧忽略的娘娘“爆款”(更正版)

△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婉容

历史上的李朝则可以从中国的角度划分为两个阶段,明朝还在的时候,明朝不在(清朝)的时候。

很多网友提到的诸如朝鲜“小中华”之类的说法,其实只限于明朝时期,当时明廷会对李朝赐服以表达恩宠,在这里,服饰只是一种手段,明朝的目的不在于李朝在服饰上与明朝相似,而是通过服饰帮助李朝建立相关的冠服礼制。而平民的服饰,明朝是不管的,并且与明朝是有差异的。别说明朝和李朝了,就连明朝内部,不同地区的服饰也存在差异,幅员辽阔的国家就根本做不到人多人以为的服饰统一。

但是中国历史的进度条到了清朝后,清廷就不再对李朝赐服,李朝的制度服饰就开始了自己的发展,这个过程被称作“国俗化”(有些“国俗化”甚至发生在明朝灭亡之前)。你以为这个进程很慢?其实很快!《国家宝藏》里出镜过的明衍圣公朝服,其实韩国也对应的朝服,但它在明亡后不算很长的100年里,从宽袍大袖的式样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局促短小的模样。

△ 明衍圣公朝服(部分)

△ 1633年 朝服衣 朝服裳

△ 1746年 朝服

△ 韩剧里的朝服

相关文章见《面对韩国明朝遗民的祭祀,大明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

△ 明末曾出使大明的朝鲜官员南以雄画像,1627年(上)和1706年

相关文章见《穿越1488年:我们路过了大明朝的江南风烟

很多人把明朝灭亡以后的李朝时期视作明朝的延续者,其实更多地是想表达对满清治下的中国的不满。但是看看这些“国俗化”后的服饰,是你们想要的“小中华”吗?为了恶心B而去盲目推崇A,这种做法不仅幼稚,而且很容易翻车。

更麻烦的还有,明朝赐服里的很多东西,以李朝的工艺和物产水平是做不出来的,所以它们就找各种替代品。比如,中国的后妃命妇穿礼服的时候戴凤冠或翟冠,但我们从韩剧里看到的是古怪夸张的假髻。

△ 定陵出土的凤冠(修复)

△ 韩剧中的大首

△ 日据时期

韩国拍李朝前期题材的时候就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所以2008年的韩剧《大王世宗》就发生过剧组资料找到中国网友头上的事件,制作节目里直接出现了中国网友绘制的明朝皇后图片。

△ 相关截图

这个属于抄袭,但又跟这次的《玉楼春》事件(且不论是否是剧组的炒作)不太一样。因为《大王世宗》抄袭的是网友的画作,至于这部剧里能不能使用明朝服饰资料作为参考,其实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因为不用,反而是在否认李氏朝鲜与明朝的宗藩关系,其心可诛,可惜很多二极管不懂。但用的话,要么靠韩国学者的努力,要么就走正规渠道聘请中国学者做顾问或引用参考中国的研究,而不是偷偷摸摸顺着网线窃取网友的画作。

△ 《大王世宗》中的凤冠明显模仿定陵出土

《大王世宗》这部剧的服装就跟我们熟悉的韩国古装剧区别很大,首先就是衣服很长,我们印象里韩服都短上衣。因为李朝后期,上衣(赤古里)经历了一个从长变短的过程。

△ 《大王世宗》

△ 李朝女子上衣的长度变化

△ 韩国的复原

这种衣长流行的变化,其实明代也有,只是明朝从不算短的短衣变成了超级长的长衣,始终没有出现过李朝末期那么短的。很多人对明朝服饰略有了解的人会说《玉楼春》的服饰是个明朝乱炖,也正是因为明代不同时期的服饰就长得很不一样,剧组并没有发现并展示出这点,从这点也可以打脸很多人认为于正在做的是历史复原的工作。醒醒吧,于正做的就是一个拼凑模仿,连个基本的服饰知识都没有。

清朝对于李朝的服饰影响也从来不是零,韩服里就有马褂子,是一种对襟窄袖系扣的款式。

△ 马褂子

相关文章见《韩服里也有马褂,让“明朝在韩国”崩溃的事实(摊手)

所以,不论是站在中国的角度还是韩国的角度,但凡是个观察力正常的人仅仅通过电视剧就将明朝和李朝的服饰混为一谈是很有难度的,除非视力真的差到可以申请残疾证,当然也要排除影视剧里出现一些刻意的模仿。如果是对历史有了解的,那就更不会了,除非不懂装懂。

对于于正而言,他也不是一只什么小白兔,当初拍唐朝剧的时候使用日本化的服饰,还打着日本即大唐的旗号,这些行为其实和韩网这些小号的论调也不遑多让。只不过,当时中国网友对于古代服饰认知度不高,后来范冰冰拍摄《赢天下》时,采用的是类似的套路,就立马翻车了。

△ 相关截图

△ 《赢天下》海报与天海祐希

△ 《美人制造》剧照与白无垢

相关文章见《《赢天下》要栽了!那……飘满日本文化的中国古装剧还有活路吗?

去年于正因为与韩国网友的隔空喊话而收获一波好感还历历在目(相关文章见《某人的翻身仗?人们想要的究竟是历史事实,还是历史情绪?》),网友质疑#玉楼春汉网评论#的真实性也不是没有缘由,毕竟几年前于正还喊着“韩国是明朝”。

△ 相关截图

如果当时已经发现包装服化道对于影视剧宣传有莫大利好的于正肯真的去补上一课,几年下来《延禧攻略》和《玉楼春》也不会让人看出一堆低级错误。所以,只有营销上的小聪明是不够的,人还是得靠扎扎实实地学习真本事才行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