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感遇十二首》(其一)

 耕读人家jkhpb3 2021-08-05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解读:

沈德潜认为所谓感遇即“感于心,因于遇,犹庄子之寓言也,与感知遇意自别”。和前面提到的陈子昂《感遇》一样,张九龄这十二首《感遇》借传统《诗经》《离骚》的手法表达到朝廷与现实的不满,意在表明自己的高尚品质。

首联——“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以物起兴,互文见义,葳蕤,指草木繁盛、枝叶纷披的样子,在春风摇曳、秋月笼罩下,兰花与桂花形态并举,构成整体的意境。

“欣欣生此意,自尔为佳节”,紧承上句,以“欣欣”二字对上联兰桂葳蕤和月光皎洁的概括,意在说明春兰秋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还能顺应生命规律在各自生长的季节清芬自守,不媚人,不媚物,正因如此,春秋两季才成为美好的季节。“自尔”可解释为各自如此,也解释为自然之意。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林栖者,隐居在山林之中的高士,坐有“于是”之意,也可理解为非常的意思。大意是说谁能料想到连山林高士也闻到了兰桂的芳香而萌生出爱意。这是为什么呢?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句给出了答案。兰花与桂花不过是凭借着自己的本性来独自开放,她根本不用取悦外物来获得认可,也不奢求自己那天能得一位美人来攀折。这里的“兰桂”可以是作者自比,美人可以理解为皇帝。

自屈原的《离骚》问世以后,在中国文学上就有了“香草美人”这一概念,这两者都是文学意象。香草可理解为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也理解和恶草相对。而美人则一般为比喻,或比喻君王,或自喻,借男女情爱来表达政治生活中的希望与失望,坚持或流放。屈原用香草与美人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忠贞品质、对君王的哀怨、对奸佞的痛斥。这一用法被后世文人所广泛引用,张九龄这首诗就是其中典范之作。

张九龄作此诗的目的,无非是说明自己之所以能够入朝为相,是因为君王对自己的赏识。而自己也像兰桂一样有着淡泊、不求人知的品性,绝不像一些小人,成天只知勾心斗角,献媚邀宠。对此,诗人自然是不屑为之,亦不怕与众不同。

一个人不争,就是他知道争的无价值。后世对张九龄的这首诗评价甚高,明代程元初认为“诗欲气高而怒,怒则失于风流,此诗气高而不怒”,诚哉斯言!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广东韶关人,武后神功元年登进士第,授校书郞。玄宗先天元年(712),中道侔伊吕科,授左拾遗。历任官司勋员外郞、中书舍人、桂州都督、集贤院学士、中书侍郞等职。733年,拜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迁中书令,为著名贤相。后李林甫排挤,罢相。贬为荆州长史。四年后病逝。新旧《唐书》有本传。九龄工诗能文,长于碑志。《全唐诗》存诗3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