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春寄语(2016)】 鞭炮、春晚与年夜饭

 昵称76478474 2021-08-05

【新春寄语(2016)

鞭炮、春晚与年夜饭

文/李志青

回家过年,除夕夜,老老少少吃完年夜饭,听着窗外的鞭炮声,坐等春晚。春节的气氛已经在传统仪式的烘托下走向高潮。不过,今年的仪式还是有些变化,鞭炮声没有往年那么响了,同时却又悄然增加了一项新的仪式,那就是发微信红包,除了一般的红包,就连是压岁钱,也开始假借微信红包的形式来发放了,以至于今年第一次出现网路拥堵的现象,与红包相比,年夜饭则变得略显苍白了,那或是山珍海味,或是家常便饭,都再无法吸引人的胃口,把人和心思留在年夜饭的餐桌边了。

面对鞭炮的逝去,还是有些感伤,不仅是由于这是儿时记忆中抹不去的春节仪式,更是因为这是民族的文化符号,尽管现在烟花燃放活动遍布世界,中国也未必就是烟花的最大消费国,但烟花中的一种,鞭炮,它的燃放却仍然是中华大地上独特的文化风景线,鞭炮并没有什么观赏性,其娱乐性也在“现代娱乐方式的激烈竞争中”日渐式微,即便没有禁燃的规定,传统意义上的鞭炮燃放也将在这样的竞争中逐步边缘化。文化是需要传承的,一代人的春节失去了鞭炮声,就意味着几代人都将失去鞭炮声,在这样的背景下,鞭炮向烟花“转型”,及至其最终的消亡,似已成大势。而究其因,鞭炮所面对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工业文明体系,无论是迪斯尼那美轮美奂的烟花表演,还是高悬在上的“PM2.5”指标,鞭炮的负外部性和弱势性都一览无遗,在我们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这样、那样的传统已经不得不有所取舍了。


其实,文化传统也并非是不可以取舍,我们的很多传统也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被“构建”出来的,譬如春晚。说到春晚,它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也是不多的儿时回忆之一,尤其是60-70年代生人的重要记忆,但与鞭炮相比,春晚的命运显然好多了,尽管有如此种种的诟病,但除夕夜合家团圆之际,有春晚伴随在边似乎仍然是难得一种的享受,至少也证明了“今年的春晚我也看了”这种存在感,现代人越来越需要的不是物质文化,而是精神食量,既然老祖宗留下的鞭炮已经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了,那春晚就更显象征和符号意义了,其深入人心高度证明“中国特色”教育的成功之处,况且,春晚也在与时俱进,TFBOYS,琅琊榜,骑马舞,只要是当年流行的,无不进入春晚的视野,而即便是六小龄童,却也因为其与新兴观众群体的违和感而不得不忍痛割爱。观众是谁呢?是工农知识分子,是军体代表吗?都是,也不是,其实,是90后到00后的新一代,从10岁到十几岁的年龄段都已经陆续加入到观众的队伍中,由此可见,春晚的确有其生命力之处。究其根本,那还是因为春晚本身就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只要其背后的工业体系在日新月异,其表现形式自然也就可以跟得上市场变化的需要了。就此而言,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担心春晚的命运,在未来,春晚只会发展地更好,而不是更坏。

最后来说说年夜饭吧,收到一些朋友在朋友圈里发的年夜饭照片(晒照片是年夜饭的一到新菜),从中看得出来,与10年、20年前相比,除了曝光率有所提升之外,年夜饭的品质并没有什么质的变化,即便是多年之前,各家各户吃上一顿像样的,或丰盛、或有特色的年夜饭也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是,对年夜饭的兴趣却在逐年递减,一个是胃口的变化,年夜饭固然好,但也不会有这么好了,二是忙,越来越丰富的除夕夜节目使得年夜饭的吃饭时间在不断缩减,即便人还在餐桌上,但心却已经飞到麻将桌、电视机、手机边上了,况且很多年夜饭也已经把场地转移到饭店,吃一顿不需要自己动手的年夜饭,它的文化味其实已经淡得如水了。这其实也是工业文明发展的结果,是福祉,因为吃一顿好的年夜饭变得越来越简单,但也是冲击,因为年夜饭已经变成一顿”饭“,或是”食物“,最多是除夕+饭,而不是一种具有文化象征意义、有着举家团聚阖家欢乐享受天伦之乐的”年夜饭“了。当然,这也反映出了现代工业文明进入饱和发展阶段的困境,那就是在消费的效用出现边际上的递减后,如何才能进一步刺激出新的消费乐趣和激情,推动工业文明体系的再一次进步。


罗罗嗦嗦说了这么多,到底想说什么呢?如果说在新春这个华人最重要的节日中,也有一种过节意义上的”善“与”恶“之分的话,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新春“的”理“,什么才是过节的本质呢?其中,最重要的仍然离不开通过节日,来推进文化和文明上的延续,文化和文明都是构建出来的,但首先仍然是传承,抛弃偏见和成见,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做对的事情,做该做的事情,做节日里该做的事情。工业文明所改变的仅仅是形式,但却并不会改变我们的内心。

我思故我在,我心依旧!仅以此文祝贺并纪念2016年的猴年春节!

(浙江台州·2016春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