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的福气

 商坛论衡 2021-08-05

福州的福气

轻暑单衣四月天游记续十三

据说远古时居住在福建一带的人以蛇作为图腾,每家每户一进门便可看见厅堂中央供奉着一条蛇。以前不管什么蛇都叫做虫,犹如一些地方把老虎叫做大虫一样。门中一个虫的汉字就是“闽”,这就是福建简称“闽”的由来。而福州的由来则因城西北有座山叫福山因山而取其实际上,大自然的确对待福州人不薄。

五四路上的福州大戏院对面有一个福州广场,我以为那是一个大宾馆(在厦门就碰到一个以广场命名的宾馆),路过时只是想进去溜达一下,没想到它真的是个广场。广场虽然不大,后面有一个温泉公园却不小,里面还有一个温泉博物馆。

原来,福州还是一个温泉之都,这可不是一般的夸赞,是2010年由国家国土资源吧正式授予的称号。

福州温泉最早受到重视,与固始籍的闽王王审知有关。王审知组织建筑罗城时,民工在工地附近发现地下涌出热水,便用石头垒成汤池,用以洗脸、洗澡。这不仅得到王审知的支持,而且王审知还在城东温泉坊(崇贤里),即今温泉路、汤井巷一带创设了龙德寺外汤院。当地居民纷纷效仿,“凿石为槽,勺以洗涤”。后有人用石块砌成三口浴池,池上搭盖茅屋,供人沐浴,约定:“日男夜女”,轮流洗澡。此即“古三座”的由来,其声势与福州的三山齐名。

博物馆由地面及地下组成,以温泉开发为主题,以时间为轴线,围绕着“龙脉金汤,有福之州”,将传统的温泉与现代的展示方式相结合,能够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得到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感官体验。博物馆除了主体建筑,还有温泉体验区、休闲商业配套区及地下停车场等,规模不小。这显然与官方的重视是分不开的,福州市大力打造“都市温泉”品牌,成为全国第一个设立温泉专门管理机构的城市,出台了中国第一部温泉保护和利用地方法规,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温泉专业志。当地计划建成全国第一个集中供热、温泉入户,打造“泡在温泉中的城市”。显然,要想让温泉由市民共享,还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早由市民共享的,有一条福道。这个福道也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条飞凌于树梢之上的钢架悬空栈道,即福州城市森林步道。福道采用全国首创钢架镂空设计,主轴线长6.3公里,环线总长约19公里,东北接左海公园,西南连闽江廊线,中间沿着金牛山山脊线,贯穿左海公园、梅峰山地公园、金牛山公园、金牛山体育公园、国光公园。我从左海公园旁边的一个入口上了福道,这个入口像个过街天桥,天桥上的通道掩映在绿荫之中,像是高架公路,只不过它是专供游人行走的。这是个真正的绿色通道,其设计堪称“道法自然,福荫百姓”。如果与“氧吧”相比较,那就应该是氧廊了。福道幽远,幸好碰到一个打扫树叶的师傅,我问下一个出口有多远,他说有一两公里。我觉得时间有限,无福消受了,便退回左海公园。

左海”之“左”为东方的意思,虽然与邻近的西湖公园对应,但更是指福州濒临东海,所以福州又有一个别称叫左海。逛完左海公园又逛西湖公园,西湖公园里还有福建省博物院与美术馆,这一趟走下来也算是目不暇接,饱了一次眼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