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老郭一起来认识阿兹海默症( 公益 )

 晒闷锅 2021-08-05

跟老郭一起来认识阿兹海默症

这些回忆我写都写不完, 而且还一直在制造。我常在想, 人如果不好好保存一些回忆, 就像季节到了被取走乌鱼子的雌乌鱼, 心里是空的, 然后身体只能做食物 , 生命一定会变得很无聊。

 -- 晒闷锅 < 没有回忆的人就像被取走乌鱼子的雌乌鱼>

我现在每天都在学习记忆失去的艺术。

-- 阿兹海默症患者Alice < 电影 Still Alice >

答应了朋友到他新的工作地方去聊聊天, 结果一拖几个月。趁着回台北前的空挡, 来到了浦东塘桥的记忆家

这是塘桥社区老年服务中心里的一个单位, 牌子上写着认知症家庭支持中心。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认知症的说法, 经过询问, 我才拉长了喔~~声, 原来是

认知症=阿兹海默症= 俗称" 老年痴呆症"

( 听说老年痴呆症名字不雅, 现在已经不用了 )

这我就稍稍有点知道, 经过朋友介绍, 对这个老人课题还挺有兴趣, 回家之后我搜了一下, 说是了解认知症可以看一出电影叫做 Still Alice。看电影我最有兴趣了, 隔天就把它看了, 我想与各位分享分享。

Alice是个大学教授, 有贴心的老公跟三个已经长大的小孩, 忽然50岁的时候家族遗传的认知症发病了, 开始忘记事情。医生说, 50岁发病是早了点, 但是发病早反而病情会恶化快, 还有知识份子常用脑, 一旦发病也是恶化得快( 刚好Alice是大学教授 )

Alice接受药物治疗, 但医生也说这是针对症状延缓的治疗, 对病本身并没有什么效果。前期的时候, 医生让Alice多运动多喝水, 说是对记忆的留存有一点帮助。

症状开始产生了, 时好时坏, 好的时候跟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坏的时候就感觉很迷失, 什么都会忘记, 甚至昨晚跟她女儿吵了一架, 今天只记得有吵架, 还问女儿我们在吵什么? 久而久之越来越严重, 忘记自己家的厕所在哪里, 尿裤子了, 痛哭

Alice拒绝社交了, 因为很多情况很多场合会变得很尴尬。她认为自己工作能力丧失, 举动变得怪异, 话语变得滑稽, 让她无法再面对人群。发病后期甚至会有暴力倾向伤害家人。

过程中唯一只有家人挺她 , 她的小女儿天天跟她视频, 大女儿生了小孩还是敢让她抱, 儿子牵着她的手让她参加演讲活动, 老公更是时时照看坚持到底。电影最后也隐喻说明了认知症患者需要爱, 特别是家人的爱。

认知症患者的家人是很辛苦很可怜, 这种需要长期奋斗的病往往照顾的家人也需要心理建设的。朋友也提到这一点, 比如叔叔认知症, 阿姨照顾他, 到了后期叔叔病况严重暴力倾向, 对阿姨又打又骂, 那阿姨怎想? 我这么照顾你, 你这样对我? 那是要起矛盾的, 所以我朋友他们也做家人的心理辅导。

但是如果只是自己家人处理这个事情, 很多情况也是有点不现实。所以现在街道社区做的就是希望能帮助这样的家庭, 是故称作认知症家庭支持中心

那他们是怎么做呢?

首先在治疗方面, 刚才有提过药物治根不治本, 反而是研究发现, 日常的一些特定举动可能可以帮助病情, 所以他们就努力办活动让老人们来参加, 或对病情帮助, 或对认知症预防。

其次设立托老中心, 就像托儿所, 白天让老人到中心来, 晚上家属上完班来带回家, 并且用的是国家的保险, 让家人负担不要这么大, 才有办法双方对老人做长期的照顾。

第三点最厉害了, 起用社区健康的老人家做志愿者, 陪着去看病, 活动什么的, 让老人家帮助老人家。我当天一进记忆家看到许多老人家在活动, 我以为是认知症的活动, 结果人家都是志愿者, 有些还年纪很大, 活动自如, 真是叫人佩服!

# 这些叔叔阿姨都是志愿者 #

晒闷锅(老郭 )想说:

  • 大家都有父母长辈, 难免会遇到这些事, 遇到有人帮忙, 健康帮忙别人, 大家一起来

  • 听说台湾这一块也做得不错, 希望两岸好好技术合作

  • 记忆家, 记忆+, 赞 !

本文资料来自电影, 网路, 从业者, 仅供参考 ; 如需确认或更进一步了解, 请咨询专业医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