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 唐诗解读——李白之《静夜思》

 耕读人家jkhpb3 2021-08-0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
这首诗估计是在唐代诗歌甚至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广为人知,最脍炙人口的作品。静夜思,顾名思义,是在寂静的夜里思念家乡,思是诗体之一。
需要说明是《全唐诗》和《李白集校注》收录的《静夜思》与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内容略有不同: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这应该看作是李白诗作的原始版本,直到明清时期才逐渐演化,最终在蘅塘退士孙洙在其所编的《唐诗三百首》才形成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这个版本,在这之后,作为少儿启蒙教材广泛传播,为广大读者熟知。可以这样说,这首诗是天才诗人对月咏怀的首度创作与民间以真实生活体验和朴实语文习惯口耳相会进行二度创作共同成就的。
前两句以景语开篇,淡墨轻描。诗人一生漂泊异乡,一刻都不忘记家乡峨眉山的月亮,因此才会在孤寂的夜色里借着月光来抒发心中难以抑制的怀乡之情,以至生出错觉——将恍惚迷离的月光幻生出满地的凝霜。诗中所谓的“床”,并非卧具,而应理解为“郞骑笔马来,绕床弄青梅”中的“床”,即井上围栏。在古代以八家为井,故“井”蕴涵着家乡意味,对于李白这个背井离乡之人,眼前的这口水井一如天上的明月勾起了他浓浓的思乡之情,于是他夜不能眠,于是索性户外走走,一个“”字细致入微传递出诗人的错觉,他将淡淡秋月误认为洒满一地的霜华,但诗人终是清醒的,诗人知道这不是霜,这实则是蒙在诗人心头的一层薄霜。“霜”在诗人笔下多半是一种感伤的象征,有青春易逝,人渐迟暮,天上月圆,人间月半的感觉。这两句虽未提及人物,但通篇读下来,使得人之情思在婉转回环的诗意里流淌。
第三句诗人将笔峰一转,将人的视野从眼前转向头顶的夜空,此时内敛于心的思绪随着月光发散开来,目光与月光彼此交会,“白月光, 心里某个地方,那么亮, 却那么冰凉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想隐藏, 却欲盖弥彰。”这一轮明月触动了诗人心底的隐痛,才会让一向高傲的诗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低下头来,“你是我,不能言说的伤。想遗忘,又忍不住回想。”显然诗中所说的“故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方水土,余秋雨曾在其《乡关何处》说过,“只要是稍识文墨的中国人大概没有不会背李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一背几十年大家都成了殷切的思乡者。但李白的家乡在哪里呢?没有认真去想过。“文化大革命”中几乎完全没书看的那几年,突然出了一本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赶快找来看,郭沫若对杜甫的批判和嘲弄是很少有人能接受的,但他对李白籍贯和出生地的详尽考证,却使我惆怅万分。郭沫若考定李白的出生地西域碎叶是在苏联的一个地方,书籍出版时中苏关系正紧张着,因此显得更遥远、更隔膜,几乎是在另一个世界。李白看罢明月低下头去思念的竟是那个地方吗?
因此,这里所谓的故乡应该是诗人曾经生活那片土地了的所有亲人以及发生在那片土地的全部故事,这样一来,全诗的意义就不再局限于乡愁式的絮叨和沉吟,而是带有更广泛人类深处心灵的追问,只是借头顶一轮明月掀起的涟漪罢了。“百行旅情,妙复使人言说不得。天成偶语,讵由精炼得之”,整首诗语言率真通晓,于淡泊之中蕴藏至味,才能引起千百年来人类共鸣。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