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义士”臧洪

 新用户0096fsbV 2021-08-05

《三国演义》将关羽塑造为忠义的化身,小说中的关羽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护送家嫂千里寻兄,被后人赞为“义绝”。其实,东汉乱世之中还有一人,忠义“事迹”丝毫不逊色于关羽,他就是的臧洪。

臧洪,字子源,广陵郡射阳县人(今江苏盐城西)。“洪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后汉书·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臧洪不仅是官二代,而且学习好,在国立大学里名列前茅,毕业后很顺利地就当上了县长,步入了仕途。

当时正值东汉末年,外戚当道,太监弄权。将一切看在眼底的臧洪顿觉心灰意冷,干脆辞官回乡。臧洪在家读书会友,过了几天轻松自在的日子。不过,他的才学很快被广陵太守张超发现、赏识,将其聘为功曹。

这之后,董卓杀少帝刘辩,臧洪预感到天下大乱,于是推心置腹地劝说张超:“您祖上世代受国恩,你们兄弟俩都掌握着一方大郡,现在王室经此劫数,乱臣贼子未被惩处,这正是天下义烈之士报恩效命之时。眼下广陵郡比较安定,郡内十分富裕,如果动员一下至少可以征得二万人,以此来诛除国贼,给天下人做个榜样,那将是最大的节义呀!”

张超听从了他,与臧洪一起西行到陈留去见兄长张邈,商议起兵之事。最终促成了张超、张邈兄弟会同刘岱、孔伷桥瑁等在酸枣正式会盟举兵共讨董卓。虽然由于各路诸侯相互猜忌,迟疑不前,粮草耗竭,酸枣会盟不久就宣告瓦解,但臧洪心怀大义、勇于任事,当仁不让地成为关东联军的最早发起人,他的英雄本色也尽露无遗。

酸枣会盟就这么雷声大水点小地过去了。不过,臧洪的才能却被袁绍看在眼里。恰逢青州刺史病逝,袁绍便任命臧洪为青州刺史。臧洪想借助出身显赫的袁绍的力量,以图救济汉室,于是接受任命走马上任。在青州的两年,臧洪勤政爱民、政绩裴然,大受袁绍器重,又被改任东郡太守。

这个时候老朋友张超摊事了。“时曹操围张超于雍丘,甚危急。”(同上)被困城中的张超仍然抱有一线希望,他对部下说:“这个时候,怕只有臧洪能来救我了!”部下却不以为然。因为目前来看,袁绍与曹操关系密切,臧洪又受袁绍赏识,大家很怀疑臧洪怎么可能傻到自毁前程跑来救张超?张超很自信地说:“子源天下义士,终非背本者也,或见制强力,不相及耳。”(同上)

臧洪听说张超被围,危在旦夕,光着脚大哭,立马要率领所部兵马前去救援,又向袁绍请求增加军队,袁绍当然不会答应,最后拖了三个月,雍丘被曹操攻破,张超一家被灭族。臧洪于是对袁绍充满了怨恨,他宣布与袁绍断绝关系,这就等于宣布东郡独立,袁绍于是亲自带兵前来问罪,把臧洪围在东武阳城。

袁绍寄希望于臧洪能“迷途知返”,一面围攻,一面命人写书劝降臧洪。臧洪看后根本不为所动,立即回复一文,洋洋洒洒千余字,意思很明白:要我投降那是不可能的!袁绍只能投入更多兵力,采取猛攻。东武阳城经过近一年的围攻,已经弹尽粮绝,就连野菜、树叶都被吃光了。眼看将城破身死,臧洪召集部下说:“袁绍不思救国,心存异志,我为大义而死,死而无憾!你们不必跟着我一起死,城破之前,你们赶快带着家小一起逃吧!”没想到部下以及城中的百姓都流着泪说:“要死大家一起死!”当时,城内粮库里只剩下的最后三碗米,臧洪含着眼泪吩咐煮成稀粥分给大家。“又杀其爱妾,以食兵将。兵将咸流涕,无能仰视。男女七八千人相枕而死,莫有离叛。”(同上)小城上空奏响了一曲悲壮之歌!

臧洪终免不了城破身死,臧洪的举动也留下了极大的争议。像范晔就为此评论道:“雍丘之围,臧洪之感愤壮矣!”而王夫之则批评道:“洪以私恩为一曲之义,奋不顾身,而一郡之生齿为之并命,殆所谓任侠者与!于义未也,而食人之罪不可逭矣。”(《读通鉴论》卷九)臧洪的“天下义士”之名还真不可一慨而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