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的翰林和翰林院

 新用户0096fsbV 2021-08-05

翰林这个词的本义是指文翰荟萃的所在,所谓的文翰即文章、文墨之意。到了唐朝,开始用翰林命官,其充任者都是精通文墨的大才,著名诗人李白就曾供奉翰林。

唐朝以后,以翰林为文学侍从之官,历代相沿,至宋、元则品秩渐备。明朝改学士院为翰林院,掌编修国史、编辑奏章、进讲经书和草拟诏谕等高级文墨工作。清沿明制,翰林官分隶于内三院(内翰林国史院、内翰林秘书院、内翰林宏文院),主要负责编纂史书、编辑百官奏章、记注诏令、拟撰文告敕命、侍皇帝皇子讲解经史等等,形式上类于明代的内阁。顺治时改内三院为内阁,另外设立翰林院,专司一般性的文字撰述工作。康熙嗣位之初,一度改内阁为三院,裁去翰林院。但至康熙九年(1670),则又恢复顺治旧制。从此,翰林院体制一直相沿至清末。

清代的翰林院,置掌院学士满、汉各一人,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满各二人,汉各三人,侍读、侍讲,满各三人,汉各四人。侍讲以下,则有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等无定员。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原来的官阶只是从二品,但“自崑山徐元文、桐城张英兼理掌院后,其体始尊。”(福格:《听雨丛谈》卷一)雍、乾以后,翰林院则常由大学士、尚书等重臣兼任,翰林院的地位于是就日益崇隆。

在清代若想取得进入翰林院的资格,一般都须经过会试及殿试。殿试的一甲前三名直接授给翰林院的官职,其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则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此外,选择其他二、三甲的进士中最优秀的若干人进入翰林院附设的庶常馆学习(叫做“馆选”),入选者称之为庶吉士。因为一般都是由皇帝在备选名单上圈点成绩优异者入选,故又称为“点翰林”。庶吉士名额不固定,每科三、四十人以至五、六十人不等。

在翰林院供职的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各员,通称为翰林。但是,庶吉士并不是正式翰林。庶吉士通常在庶常馆里学习三年之后,还要经过一次叫做“散馆” 的甄别考试,成绩合格者则分别被授予编修、检讨(从七品)等职(称为“留馆”)。成绩未达到要求这者,则另授各部主事和内阁中书等京官,也有一些干脆就外放做知县了。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有一项不成文的惯例,即汉族大臣不是翰林出身的,一般不得升任大学士等文职极品。像乾隆朝六十年间,共有大学士六十六人,其中汉人大学士二十五名,几乎都是翰林出身。另外,凡是被选入翰林的,即使不能迁升到文职极品,也可入值内廷,因接近皇帝而简放主考、学政,从而名利双收。即便是编修、检讨等翰林官和地方上的知县同样是七品官职,但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差别极大。毕竟七品的编修、检讨可以与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平行往来,而七品知县对督抚只能上手本、称卑职、行庭参礼,所以,翰林的地位,实际上要远比知县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