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月英的“丑”

 新用户0096fsbV 2021-08-05

首先得说明一下,诸葛亮之妻姓黄不假,但黄月英这个名字在正史中不载,本文仍称诸葛亮之妻为黄月英,不光图读者熟悉,也是为了行文方便。

诸葛亮躬耕南阳时,他与当时的荆州名士司马徽(水镜先生)、庞德公、黄承彦等都有交往。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诸葛亮很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之后,立即迎娶黄氏。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乡间有谚语为证:“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

诸葛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是个大帅哥不假,而黄承彦评说自家女为丑女当然有自谦的成分在里面,“黄头黑色”究竟算不算丑女呢?这从当时流传的乡谚来看,估计说黄月英为丑女大概是不会错的。那么黄月英自身的优势何在呢?

港剧《回到三国》中的黄月英并不丑

我们从黄月英的家庭看,她的父亲黄承彦是当时荆州文化界极具影响力的学者,母亲(南阳名士蔡讽的女儿)是当地顶级家族的大小姐,舅舅是荆州的大将军蔡瑁,姨父刘表是荆州一把手。除去自身的聪慧和才华,仅仅看这些外部条件,黄月英也是荆州地区首屈一指的姑娘。

那么,诸葛亮娶黄月英有没有攀高枝之嫌呢?覃仕勇先生认为:“诸葛亮只要娶了黄承彦的女儿,就可以攀上一条通向上流阶层的捷径,顺利进入名士集团,直接接触荆襄地区的上层人士。诸葛亮是个聪明人,怎么会放弃这个机会呢?……所以娶了这个丑妻,诸葛亮很快进入了司马徽、徐庶等人的朋友圈,再经过朋友圈人士的炒作,声名鹊起,引来了刘皇叔三顾茅庐之举,成为蜀国开国功臣,创下不朽功绩。”(覃仕勇《中国史速读 至尊红颜》)

覃仕勇先生的观点可以聊备一说,睿智无比的诸葛亮当然也充分地认识到且利用到了这一点。诸葛亮的人生追求是事业,他当然要选择对自己的事业有帮助的婚姻。诸葛亮娶黄月英,就可以顺畅地把当时荆襄地区政界、军界、文化界的资源和人脉过渡到自己的手中,从而成为他事业成功的助推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以后的蜀汉政权创建和发展中,荆襄人士一直都是诸葛亮颇为倚重的力量,黄月英在其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实从黄月英的角度看这桩婚姻也并不是那么的水到渠成,“豪门贵女那么多,想做黄月英却很难。诸葛亮是在用性命博取江山,功成名就只是偶然,身死族灭才是常态。这就需要妻子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既能和丈夫一起吃苦受累,也能在辉煌时谨小慎微;既要忍受独守空房的寂寞,也得接人待物滴水不漏。难啊!”(温伯陵《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

从事后结果看,诸葛亮与黄月英生活在一起应该是很幸福的,黄月英丑是丑了点,但很有才学。“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里讲了下面这个传说:诸葛亮在隆中的时候,有客来访,他嘱咐妻子做面条款待。转眼之间,面条就上盘。当时,市面上是没有面条卖的,孔明觉得奇怪,就到里面窥看,只见几个木人还在砻麦、磨面,运转如飞。孔明这才知道他妻子是个异人。此书还说,孔明制造木牛流马,就是从妻子学得技术的。”(刘逸生《三国小札》)看来,黄月英相夫教子还是绰绰有余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