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人之长——沈尹默

 新用户0965JotQ 2021-08-05


沈尹默先生在书写



学 人 之 长

——沈尹默

阿 迪

只因为陈独秀对沈尹默早年书法批评的一句话,即“其俗在骨”,而影响了近一个世纪。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认为沈尹默书法取法唐人,书格不高,虽终生致力于晋唐一体化,但仍是延续了元明人走过的路子。认为沈尹默书法流露出太多的理趣,而性情过于贫瘠。如今的书法多是一味追求所谓的“神采”,大谈个性,讲究形式,书法成了表演甚至赚钱的工具,以致丑书、俗书、乱书盛行。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各大培训机构的书法“硕导”、“博导”、各大书协的“书法官员”的引领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这些人中焉有几人能与沈尹默老先生扛鼎比肩呢?其实,纵观古今名迹,哪有不讲笔法的“书法”呢?

科学笔法理论的创立,是沈尹默书法艺术及其体系的核心和依据所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笔法论》、《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二王法书管窥》等一系列著述为标志,将“不传之秘”、屡遭堙没的传统笔法进行了科学的思辨和论述,创立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笔法理论。为了普及,沈尹默又写了通俗读物《怎样练好使用毛笔字》,这成为那个时代几十年的书法学习手册,毫不夸张地说,那个年代学书法的人几乎没有不受他影响,没有不得其恩泽的。现代书法名家也有众多之人得其蒙阴,如白蕉、潘伯鹰、高二适、启功、沙孟海、朱家济、谢稚柳、胡问遂、任政、周慧珺等等。毛泽东、周恩来两位伟人收藏其多幅书作并一致称赞有加,还设宴款待沈尹默先生,能享有此等殊荣的书法家也就马一浮、沈尹默、谢无量等三五人也。

沈尹默的书法是直崇《兰亭序》的,在晋韵中追求美的变化与丰富。需要细读才能品尝其内在的滋味,因为他不以表面化的气势与姿态先声夺人,书法之美是渗透给读者的。沈尹默书法是“笔笔中锋”、“提按得体”的精能之作,其书法点画的微妙处理,纤毫向背,擒纵生死,绵里藏针。他的书法是一种轻幅度变化美、节律美,绝少强化的形式处理,他所表达“极高明者而道中庸”的中和之美,典雅而又华贵。

沈尹默的笔法精美是举世公认的。仅就楷书而言,斗方大楷默写千字文一气呵成,真力弥满,无一败笔。今日哪个“书法家”敢与之    PK,能把千字文背诵出来的恐怕也屈指可数啊!沈尹默书法是靠常人无法比拟的笔法、士人很难企及的学问、贤人不易修成的品德滋养出来的,这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所以很多人也只好绕行。可恶的是这些绕道者,自己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便故意贬低这座“高峰”,俨然把自己装扮成胜利的“登峰者”,并忽悠着一群又一群追随者,这是缺少大师时代的悲哀,以致一个好端端的书坛搞得乌烟瘴气。

在中国,书法是文化,也是艺术。沈培方先生说:“沈尹默丰厚的书学成果,是深入正统书学堂奥的津梁,是检测书法艺术价值的现代“手鉴”,也是衡量书法艺术高度的醒目标杆。在当代书坛浮躁亢奋和审美标准模糊混乱的现状下,研究和倡导沈尹默,具有廓清视听和整肃风纪的作用。”大智之言,黄钟大吕!

所以,谢稚柳说:"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