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禁文书而酷法,以暴虐治天下,秦始皇真有史书记载的那般不堪吗?

 历史人物故事会 2021-08-05


作者|庄愚

字数:3084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当时他还不姓嬴,而是叫赵政,八岁之前都在赵国作人质。彼时,他的父亲异人正准备抛妻弃子和好基友吕不韦“私奔”。
异人:“谢邀,人在路上逃赵追杀。”
所谓父债子还,万幸其生母赵姬的家族保下了母子二人,待秦赵二国关系缓和后,母子二人才在吕不韦的安排下回到了秦国。回秦国的五年间,赵政改姓为嬴政,送走了爷爷和爸爸后,年仅13岁就坐上了秦王的宝座。


但一个13岁的小孩能做什么呢,按照惯例,他在未举行冠礼的九年间是不能亲政的,这段时期他亲眼见证了吕不韦和母亲男宠嫪毐的两大党派势力在朝堂上的崛起。但亲政后不到一年时间,嬴政便从二人手中夺回了大权。至此,在历史分久必合的潮流下,嬴政驾驶着秦国这艘大船用17年的时间完成了统一中国的重任。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初,各地经济、交通、制度、文化等方面差异颇多。他先是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接着统一货币,文字和车辆道路的宽窄,确立了度量衡制度,在全国各地推广小篆……


由此看来,嬴政确实是一个有伟大抱负,且为之奋斗的皇帝。可为什么我们自幼起听到的就是秦王暴政的说法呢?可能看到这你还不能体会,打个比方,你是一家公司老板的儿子,但你老爸是条咸鱼,但你不一样,你想要把公司做到行业老大的位置,当然公司有潜力而且你也做到了。你天天认真上班,也就晚上下班的路上刷刷短视频看看美女,结果就刚好这么巧,被同事看到了,于是你辛苦上班成了作秀,你的严格成了苛刻,你的努力让他们得了选择性失明的大病,孙悟空成了六耳猕猴。
谈起个中缘由,一是我们不可避讳的“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成分,由众口否定达成刻板印象。以西汉建立之初为例,《汉书·食货杂》记载:“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史记·秦始皇本纪》更是记载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简直就是一个妥妥的暴君形象。


试问西汉的上一个王朝是什么?正是秦朝。而被我们称为正史的《史记》和《汉书》均为西汉所创作,一个全新的朝代就意味着对过去朝代的否定。那史书上便大书特书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却闭口不提秦朝灭亡后,项羽与刘邦二人长达四年半的楚汉之争,如此说来那便解释得通了。
这事,也实在不考究。帝王将建国初期荒凉情形的脏水全泼给秦朝就算了,还老往秦始皇身上说,真正做到了“项刘相争,嬴政背锅”。秦国统一中国后总共就三代君主,秦二世不用说,就是一不折不扣的昏君,虽然是秦始皇最疼爱的儿子,可皇位却是联合丞相李斯弑兄扶苏所得——可以说秦始皇心中的万世秦朝在第二代就歪了。


秦二世确实是爱他父皇的,但冷血残酷这点也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秦始皇下葬的时候,他下令让没有给秦始皇生育过的女子统统下去陪葬,基本全军覆没;为了让他爹能够在地下长眠有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不被人打扰,秦二世在秦始皇尸体下葬后下令将所有参加过此项目的工匠困在墓道中,将“死人才是最好的保密者”这点发挥到了极致。这事儿本来跟秦始皇也没多大点关系,可后人却把这锅扣在了秦始皇头上,如此一来,秦始皇残暴的名头便又有了“证据”。
而第三位君主秦王子婴在位46天,就投降退位了,要论错还没犯多大点。所以秦始皇作为秦朝的开创者,一位影响极大的帝王,那他身上一点点的错误,都要被无限放大,而且要达到抹黑目的的方法可不少。
秦朝仅存在二世就灭亡了,记录历史的是西汉人,那在记载上秦朝被写的是一点儿好都没有。


二是以偏概全。先说他大兴土木,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修万里长城,秦驶道,开凿灵渠。且先不论阿房宫,秦朝灭亡的时候,阿房宫才修了个地基,并未完工,剩下的多是利国利民的工程,是可以传下去造福千秋的。要说没死一个人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众役并举,但远没有史书上所写那般可怕。
再说陵墓,《史记》上记载秦始皇陵自秦始皇13岁继位起便开始修到他50岁病死修了37年还没修完,后面他儿子又修了两年才完工,事实真的如此吗?这里得补充一个忌讳:古人认为陵墓不能提前修好,不然就是意味着“等死”。且秦始皇陵在财力和物力上并没有耗费多少,与汉武帝修茂陵用全国三分之一的赋税来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同时《史记》上记载至少70万人参与了这项大工程,这其实也是夸大了的。不提统一中国之前,秦国还在攻打楚国,第一次出兵20万结果打输了,后来又加至60万才取得胜利,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又派蒙恬北击匈奴带兵不过30万。由此可以窥得秦始皇不可能让70万人去修自己的陵墓,除非是这么多年嬴政心里终于熬出毛病了准备带70万人下去打阎王。


三是暴政。顾名思义就是以残暴的政治手段对人民。暴君的结果往往是来不及等当代统治者享完福把祸留给下一代就迎来了反抗,而中国历史上第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就是发生在秦朝统治下。
《陈涉世家》中陈胜同志所说的“天下苦秦久矣”,更是帮其坐实了暴政这个罪名。但单这么讲就属于断章取义了。在这句“天下苦秦久矣”后面陈胜还说了好几句,其中“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这句我们能知道当时是秦二世在位,这又关已经入土好几年的秦始皇什么事呢?


再来说说著名的“荆轲刺秦”,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灭赵后的下一个目标,便是燕国,因为荆轲接受了燕国太子丹的命令,所以荆轲被派去刺杀秦王这事儿跟暴政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荆轲side(这边):我本来是拒绝的,但他给的实在太多了。
说起荆轲刺秦这件事,荆轲当时带了一个同伙叫秦舞阳,但秦舞阳是个有贼心没贼胆的,一到咸阳宫就怂了,于是荆轲只能自己上。当时荆轲拔出匕首准备抓住秦始皇的时候,被秦始皇本能躲掉了。因为武士没有召令不得入殿,而殿上的人都还愣着,只有一个叫夏无且的太医急中生智,把药箱朝荆轲扔去大喊“王负剑!”秦始皇才反应过来将剑抽出,斩下了荆轲的左股,这事儿才算过去。
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出自《史记·刺客列传》)由此可见,秦始皇是一位知恩图报且对待下属极为大方的君王,这点从他后面统一中国后,没有杀一位开国功臣更能见得。与之相比较,西汉的汉高祖刘邦却因为当初一起打天下的兄弟转变成了手握重兵的异姓王而彻夜难眠,于是一通操作下来,拿了波五杀(死了五个大功臣)。


四,最冤枉的焚书坑儒事件,绝对是后世儒生的诋毁。从字面来看,焚书坑儒,好像是因为烧书让儒生们没有书读的被坑事件。实际上,这是两件事,“儒”也不是传统的书生,是指方士,所以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
先说焚书这件事,其实各个朝代都干过,只是秦朝作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名气比较大罢了。而且一开始提这个主意的是丞相李斯,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同时并不烧毁医学农业等方面书籍,这一点与清朝乾隆年间光比较大的文字狱就有一百三十件来说,确实是不值一提。
接着是坑儒了,这里的“儒”是指方士,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晚年沉迷修仙问道,追求长生不老。而以卢生为首的方士们为了赚点老婆本,便合计起来骗秦始皇,后来怕事情败露,又打算逃跑,不知道是不是被嫪毐传染的嘴巴臭,走之前还大肆说秦始皇坏话,然后传到了秦始皇耳中,秦始皇马上下令追查,最后一共导致460余人被坑杀。由此看来,这次也不能全怪秦始皇,这些方士说得上是咎由自取。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不假,但时间会证明一切。无论是那曾盛极一时的秦朝,还是秦始皇的功与过,虽都真实存在过,但早已化作了尘土。
不尽信所谓正史,带着自己的思维去看历史便是秦朝这一段历史留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资料:顾颉刚《秦始皇传》、《史记》、《汉书》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