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阅读,是一件很专业的事儿

 bzlaj 2021-08-06
图片

——骑象小学堂第五期”快乐读书吧”骨干教师研训心得

作者: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杨妮萍

就个人而言,我重视阅读的意识很强烈,平时也很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孩子阅读习惯。但经过这次“骑象小学堂快乐读书吧”暑期培训后,我从感性变得更加理性,从认知层面到落地抓手都有了进阶。

培训后,我最大的感触点就是:促进阅读习惯养成从激发兴趣开始;激发兴趣、推动阅读发生有着丰富的方法论;阅读很美好,指导阅读是一件很专业的事儿。

其专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不妨从选书、解读、指导这三个角度来看。

01

# 选书是一项技术活儿

选书涉及至少两个方面:选哪些书和选什么版本的书。书海浩瀚,参差不齐,正确的选择很重要。在儿童成长不同阶段,根据其身心发展水平,我们要提供适切的优秀读物、经典读物,打下其精神底色。

统编版“快乐读书吧”中涉及的书自然是必读的,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要扩大阅读量,以达到温儒敏主编所说的“海量阅读”标准。

本次培训中通过《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两部作品,展示了解作者、分析主人公面临的冲突、推论人物性格、找出文学作品的主题、了解小说、了解作者意图、了解“山形图”等策略单在阅读过程中的运用,感受了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魅力。

图片
图片

中外优秀经典书籍都应该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营养品。选择外国文学作品,就存在一个翻译版本的问题。不同的译本,阅读体验感也不尽然相同。学生尚无较强辨识能力,需要老师选择最适合学生阅读的版本,提供负责任的推荐。

02

# 解读是一项技术活儿

深入的文本解读和适切的教学解读是一项技术活,此二者之间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对老师而言,这是设计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前提和关键。没有自己对文本的驾轻就熟,就失去在课堂上轻车熟路的底气。

培训过程中,曾进老师也多次强调“老师们要自己读过”。在我看来,“读过”是第一步,也是最起码的,要进行阅读指导,老师还要“读透”。无论是单篇文章教学,还是整本书阅读指导,都基于教师本人对文本的掌握。唯其如此,我们才有了和作者对话的可能,有了和学生思维碰撞的资历。

图片

文本解读本身就是一项技术活。文本解读也有多种策略和方法,王崧舟老师提出了“分析矛盾”“把握结构”“知人论世”“观照语境”“同中辨异”“文化自觉”“潜入思维”“擦亮语言”“契合文体”“回归课程”等策略。

基于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才能在此基础上确定文本的教学价值。教学价值的确认要基于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学段目标、学情分析等,从文本内容和表达特点出发,从作品的文学价值、人文精神和写作特色等纬度,确定学生的能力生长点、提升点。

03

# 指导是一项技术活儿

骑象小学堂寓意美好:做理性和感性交融的人。曾进老师坦言,她感动于西方严谨的阅读策略,认识到阅读这件事背后的底层逻辑,原来阅读有着丰富的方法论。

基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和认知,确定了整本书阅读的“六大阅读策略”:预测、推论、建立联系、自我提问、理解监控、确认重要信息。这一部分是此次培训的重点,也是直接给予老师干货的部分。

图片

本次培训的整个课程设计架构丰富且合理。主要通过导读课、推进课两种课型,分析了确认重要信息、预测、建立联系、推论4种策略的运用,分享了骑一系列工具单。

这些工具单是一种思维的支架,帮助学生把内隐的思维外显化,也推动了阅读的进程和深入。就如何促进深度阅读这一话题,天津教研员范丽娜老师的讲座启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策略推进、主题阅读推进、专项阅读推进等路径实现阅读深入,促进深度学习发生。

最后一课中,王春梦老师和她的美国同事的分享,最让我感兴趣的点是“逆向教学设计”,这个的落实能真正实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这一理念。

(一)导读课

1.确认重要信息

导读课除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外,老师还有一个重要责任,是教会学生怎么高效地把阅读中的重要信息给提取出来。帮助学生知道整个故事重要人物、关系、重要情节等。

通过确认重要信息,学会区分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和不重要信息,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整本书。抓住文学四要素(人物、情节、场景、主题)、章节大意内容等,建立对整本书的框架性理解。

通过反复看目录,运用5W策略,反复联系整本书人物关系图(同心圆)、场景图(时间、地点、时代背景)、山形图(起因 上升 高潮 下降 结尾)等方法提升学生提取和总结能力。

图片

2.预测策略

导读课上可以借用预测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预测策略四个步骤:启动先备知识、预测、验证、再次预测。

(二)推进课

就推进课的学习目标而言,曾进老师的观点是:推断主要人物性格特点;跟随故事发展,推断人物的性格变化。

1.建立联系策略

阅读,是经由他人的作品,照亮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我成长。

建立联系需要激活读者的先备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其他文本的阅读经验,通过建立联系阅读策略,建立主人公与自我(知识和经验)、文本(文本内、跨文本)、世界(书的世界、现实世界)建立的重点。

图片

鼓励学生整合章节,将个人经验、知识与小说人物、情节建立联系。基于此,生发出一系列问题,推动学生阅读和思考,并以思考促阅读。

2.推论策略

推论是读者根据阅读素材内的线索(对话、句型、上下文、图像),来推论文本意涵,推导出作者的言下之意或言外之意。通过推论,可以促进读者背景知识和阅读讯息的融合、激发主动有目标的阅读、建构局部和整体意义、达成深度的阅读理解。

关于动态人物和静态人物的分析与确定,也是本次培训过程中的一大收获。利用推论策略,推断动态人物和静态人物的性格。这样一个有意思的划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创作人物形象的一般规律,也有利于自己迁移到其他文本的阅读中,更进一步而言,也是自己创作时的一根拐杖。

曾进老师还总结了非常落地的推论五步骤:确认主要人物、利用山形图梳理情节、确认主要人物交集事件、推断主要人物的性格、推断主要人物之间的影响。

图片

(三)深度阅读

范老师三种阅读学习层次(蚂蚁式阅读、蜘蛛式阅读、蜜蜂式阅读)的分享,让我们比较直观理解深度阅读。促进整本书深度阅读主要路径:阅读策略推进;主题式阅读;设计专项阅读单。

范老师以《长袜子皮皮》为例,展示了自我提问策略和理解监控策略的运用。自我提问,即阅读者对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并尝试回答的过程。理解监控策略可以促进深度阅读。

图片

此外,用主题式阅读来促进深度阅读。可以从“人物”“情节”“表达特点”“阅读策略”精选文本,以主题方式带动整本书深度阅读。

还可以设计专项阅读单促进深度阅读,可以抓住文本特点设计阅读单、根据文本的类型设计阅读单、围绕阅读策略设计阅读单等。

04

# 结语

阅读无处不在。有学者(吴欣歆,2019)提出“真正的阅读者”的几个标识:有持续的阅读行为、稳定的阅读状态、能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合宜的阅读内容、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

通过科学的阅读指导,帮助学生发展成为真正的阅读者。而作为教师开展的整本书阅读指导过程,正是推动自身成为一个专业阅读指导者的同时,把更多的孩子培养成“真正的阅读者”。

阅读很美好,不断拓宽着我们的认知边界。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本身就是儿童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和路径。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启迪智慧、美化心灵,促进心智不断成熟。

图片

通过培训,我深切感受到语文教学必须打通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教师要嫁接好桥梁,引导学生走好这段历程。

在科学的教学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真正发挥学生作为一个读者本身的主体性作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等多重互动交流过程中,促进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实现教学相长,也提升教师教学的愉悦感、获得感,感受到职业幸福和专业成长的幸福。

整本书阅读指导,是一件专业的事儿。作为教师,我们专业的“两把斧”就是了解文本、了解儿童。我们要借助策略和工具,科学设计学习过程,干好“用经典文本促进儿童心智成长”的专业活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