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话题来自得了头条。 专注不是沉迷更不是上瘾,很多人对专注就有一定的误解。当然专注也不是坐在那里不动,什么都不去想。让大脑完全放空这个状态应该是冥想,应该比专注更高一级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专注力会越来越差,因为大脑里东西太多,经历很多事情。 回忆一下或者观察一下身边的小孩,他们是相当容易专注的,经常因为一件事吸引到一动不动,比如动画片挖掘机。但这算专注还是沉迷呢?现在的成年人看爆米花电影是专注于还是沉迷呢? 似乎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界定,按照书中的观点,专注不是看你是否全神贯注,而是看你是不是在全神贯注的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你的理性和意识是不是在激烈的活动。没有挑战,没有要解决的问题,没有激烈的内心活动,那肯定不是专注,而是不受外界打搅的放松过程。 如果简单理解这句话,那就是专注的时候在大脑中有没有质疑,如果一味的按照剧情走,那仅仅是沉迷了。 但这个话题仍然有争议,游戏是专注还是沉迷呢?比如我在游戏的时候是很沉迷的,但游戏的过程中为了升级为了更牛逼,我会思考排兵布阵,我会一直在动脑。但由于喜欢,我会日思夜想的去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我是专注还是沉迷呢? 似乎都有。 玩游戏如果以结果来看的话,我玩这个游戏就是沉迷,因为我没有在游戏中获得任何收获,反而耽误了工作。 也许专注的思考过程并不一定非要有收获,或者这个收获是潜藏的,因为读书就是这样。 我们常常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就忘了,但在以后生活中会因为一件小事唤醒自己曾经的知识。 但如果以专注来判断标准的话,读书应该也要选择。 在我高中的时候小说特别流行,很多同学就沉迷其中,其中都是一目十行的读个剧情,看个热闹并没有什么收获。但三五成群的同学谈论剧情,畅谈剧情发展,这似乎又是很专注。但从结果来看小说并没有任何收获。 人们常说读书要有选择性的读自己感兴趣的,但我认为感兴趣的基本都是自己很容易理解的,读起来没什么压力,虽然读起来很轻松,但是收获也不是很大。所以读书应该功利性的读,或者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不容易懂的,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充分调动大脑的思考。 从我读书的结果来看也是这个规律,经典的难懂的书印象深刻,而那些通俗易懂的大部分读完就忘记了。连书的名字或者某一个观点也记不起。 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专注和沉迷并没有什么清晰的界限。而作者给出的定义主观性也特别强,我认为自己很专注,但是结果又不如人意。那我是真专注还是真沉迷呢? 这时我也有些怀疑,那如何给做一个标准的界定,目前来说还是作者给出的比较合理。 以后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可以练习刻意的动脑习惯,提高专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