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患同心 携手防控|吉大一院致患者及家属的一封信

 尚振奇 2021-08-06

来院患者及家属:

病魔面前,我们是生死与共的朋友;
疫魔来袭,我们是彼此依靠的战友。
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
让我们不忘2020年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创下的奇迹!
让我们珍惜手足同胞用生命赴使命取得的成果!
让我们不麻痹、不侥幸、不松懈!
让我们不聚集、不扎堆、少流动!
让我们医患同心、彼此支持、共守防线!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已有17个省出现确诊病例。导致疫情肆虐的德尔塔变异株具有传染性强、病毒载量高、传播速度快、容易引起免疫逃逸等特点。同处密闭空间,极短时间就有可能发生感染,防控难度大。

为了进一步筑牢医院疫情防控防线,打造安全就诊就医环境,更好地保护您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吉大一院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各级部门要求部署,从7月末以来多次召开部门联动工作会议,科学研判、细处着手,全面切实加强院内疫情防控工作。

您会在以下几方面感受到更加牢固的疫情防控“保护网”和更加缜密的院感防控“安全罩”:
1
医院加强了
门急诊出入口的管控

1)如果您是门诊患者,来医院就诊前,请在网上进行实名制预约挂号制,持“吉祥码”通过闸机入院。(“吉祥码”含预约挂号信息,不必单独出示吉大一院“预约号”)
2)如果您是复诊(查)患者,可通过互联网医院线上就诊。如线下就诊也需网上预约,否则无法进入医院,影响您复诊。
3)如果您是透析、康复、发育行为儿科等短期反复入院患者,请与相关科室联系,录入您的身份信息,以便于通行,无信息记录者将无法入院。(请及时与所在科室联系)
4)如果您是急诊患者,请从急诊通道进入。为了保证急诊通道畅通,慢诊患者请从门诊入口进入(急诊区域无法通至门诊区域和住院疗区。不必侥幸通行。)
5)如果您是特殊患者,14岁以下儿童、产科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可以在预约挂号随员信息里添加2个随行人员。(请在挂号时一定认真填写,提交后无法添加。)
6)其他情况,请寻求入口闸机处工作人员帮助。
2
医院加强了
住院患者及陪护探视管理

1)严格执行“一患一陪同”政策,手术患者只需一名家属陪同、签字。
2)住院区域内患者及家属非必要不能随意出入疗区。
3)住院患者及家属的外来餐食(含在外订餐、家人送餐),需由科室统一安排取送。
4)特殊情况如新生儿母乳、奶粉,特殊人群餐食等需由科室统一安排取送。
5)住院区域科室内不能加床,不能占用过渡病房(床)。
3
医院加强了
住院区域和门诊区域隔离管理

              

图片


1)3号楼3楼是急诊外科、急诊儿科区域。2号楼3楼是急诊内科区域。急诊区域不通门诊区域。都需走解放大路方向的对应通道。
2)2号楼是门诊楼,需走解放大路方向通道。门诊区域与住院区域通行受限。
3)1号楼是儿科住院部,3号楼是外科住院部,5号楼、6号楼、7号楼是内科住院部。
4)8号楼二、三层是体检中心,需走新民大街方向通道。8号楼其他层是住院部,需走朝阳公园方向通道。

4
医院加强了
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规范管理

1)如果您有发热、干咳、乏力、 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表现,请主动到发热门诊就诊,如实告知行程,配合做好流行病学问诊、基本身份信息登记和报告,实施闭环管理。
2)新入院患者和家属,如行程码提示14天内到过包含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城市或区,如病情紧急确需入院治疗,应持有结果互认的检验机构3日内核酸检测结果,收入隔离区域或过渡病房进行救治。
3)儿科就诊患者14天内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城市,需到儿童定点医院进行就诊。
5
医院加强了
非就诊其他事项管理
1)出院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在互联网医院、微网站、吉大一院智慧医院APP端查看,内镜中心、皮肤科等暂未开通线上服务的,由门诊部统一发放。
2)出院患者病历、清单打印、邮寄服务等,在3号楼2楼面向解放大路方向开辟专门服务窗口。减少院内人员流动。
3)门诊患者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向分导诊人员、志愿者及其他院内人员寻求帮助。
4)住院患者如遇检查、出院等人手不足时,可向科室人员寻求帮助。
# 温馨提示 #

 救死扶伤,为的是您的健康!
 科学防控,为的是您的安全!
 在加强全院防控的同时,吉大一院全体职工始终与您在一起,有需要,随时在。
 疫情面前,我们是更加亲密的“一家人”。
 条条框框虽多,但挡不住对您早日康复的热切期盼!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党委书记吕国悦、院长刘彬

携全体职工

2021年8月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