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针,是守一,不要二

 九nsfwlnyql8zt 2021-08-06
图片

五一假期有幸去上海参加张三针老师的指法课,5天课上课下的学习,所见所闻,特别是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去亲手实践和体证,受益匪浅,也真正明白了,或者说是感受到了师父所说的针不在针,不在指,而是在人,在我们的心

这次感受最深的是三针老师经常提到学习内针是调中,中就是一,要回归简单,不要做加法,要做减法

图片

如果有分别心那就是二了。他经常开玩笑说:又'二'了吧!虽然是玩笑话,但背后有很深的文化含义在。无论是从大的方向讲天人合一,还是内针阴阳调中,守的也是这个一,形与神俱、心神合一。从另外一个角度,内针是用针好还是用指法好?其实这也是一,不是二,没有高下之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学习6321这个规范最终也是要落实到这个一,是往最本源回归到简单。老师一直在提醒我们学习从6321,而不要从123……。正如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朝着这个方向走,那只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我们应该很清楚从三往二走,再到一,少则得,多则惑

图片

有天晚上舍友胃不舒服,本来她是习惯性想扎针的,我说咱们试试指法吧,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在她右手穴位按揉,很快她就感觉到想打嗝,然后有一股气在往下走,胃舒服很多了。我又接着做了一两分钟,她感觉到整个右手臂开始暖和发热,然后慢慢延伸到整个右半身,特别奇怪的是她告诉我居然感觉到脸部也是左右不一样,整个右边脸是温热的,左边脸是凉的,当时我们也很奇怪这个事情,就想着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理法在右边操作不是左边会有反应吗?然后想着第二天课余时间去请教老师。老师当时一听,盯着我一会儿然后才说:你又开始'二'了吧?这一句话点醒了我!老师接着说身体有什么感觉,是身体的自我调整,,你不用去思考这个事情,只要按照6321去做了,身体该有什么样的反应就有什么样的反应,不要执着于这个相,回归到321就行了。听完老师的话以后立马觉得是非常受益,明白了一定是要回归简单,也就是杨师说的守一践行。

还有一次下午上课的时候,感觉自己坐在那里有点累,想想到底是哪儿不舒服,定下心来感受到是自己的腰不太得力,问题在腰骶尾椎这个位置。本来想试试老师教的那个一手放神阙,一手放百会这个动作,但是感觉上课的时候做这个有点不太方便,突然想起老师上课治疗一位同学咽喉不舒服,他是直接把手放在大椎这个位置,效果也非常好。那我也可以后病前治,坐在凳子上全身放松把两个手叠加放在小腹部,然后把心神放在后腰。大概也就不到两分钟,觉得腰部有开始发热有暖流,我没想到效果这么好速度这么快,大概坚持了三五分钟因为要鼓掌停了下来,但也就是这三五分钟,后来整个下午坐在那里都是感觉非常放松,非常舒服的。就是通过这样的亲身经历,当我们做到了形神合一的时候,也就是导引到位的时候,只要触及了阴阳,身体自然会得到调整和改善。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以前听到这样的句子,觉得玄之又玄,现在学内针落实到自身才知道这是众妙之门,正如三针老师所说中国文化是实实在在能拿来用的,可以体现在身心方方面面的。只要我们求到了这个本上,守到了这个一上,那自然是该发生什么就发生什么,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图片

三针老师一直用一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图形,来跟我们解释这个阴阳变化,阴阳互根互用、交感和合其实就是一气周流。你只要触动了任何一个点,那对我们身体这个小宇宙来讲都是触动阴阳。如何来触动这个阴阳?除了要相火以位,还得君火以明。所以三针老师也告诉我们内针无它,起心动念不离阴阳。治疗中心无杂念,要专一,要诚心诚意,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要放下任何执着的想法,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只要触动了阴阳,就是触动了这个生机,生生不息,阴阳平衡,气机顺畅运转,那就是启动了人体的自愈力

在这次课堂上,我受益最深的两个点,一个是老师提到我们学习中医是一个系统论、是一个整体观,所以我们在学用的过程中,一定是要系统的去辨证,系统的去看这个变化,而不能只盯着某一个点或者某一个症。在做指法的时候,一个是医患双方都要身心放松,医患相得其实也是一种同气,也是一

第二点就是老师提到的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我们在做手法的时候,一定是不轻不重,时间是可长可短,都是因人而异,以适宜为度,以患者的感受和变化为出发点。医者仁心要有一颗柔软的心,太刚则断太柔则卷,圣人正在刚柔之间,得道之本也。一刚一柔也是一对阴阳,唯有得其中才是本。在请三针老师给我调理腰部不适的时候,特意感受了一下指法力度,是很轻柔给人舒适放松,但起效很快

图片

我们医者其实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只能占到一部分,其余如生活习惯等,特别是情志方面才是更为关键的因素。如果从这个整体观来看的话,那我们就不要有太多的执着心,不要纠结于当下什么疗效,还是平常心。老师叮嘱我们最后都要归零,也就是说要回到原点,回到那个一。要放空自己,要有空杯的心态,学习内针不是来学会得到多少东西,而是要学会放下一些东西,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图片

作者/ 周平

编辑/ 王硕

审核/张三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