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帮忙到帮讹的小莉,看民生节目的网红化、焦虑化和生存挑战

 读娱 2021-08-06

文 | 赵二把刀

《小莉帮忙》,这档河南的民生节目前段时间在网上又大火了!!读娱君在一位车评人的视频中听到“小莉帮讹”这个梗的时候,还以为这档节目真的帮“鹅”维权火了;但在抖音搜索“小莉”的时候,出现的都是如下的关联词:

小莉帮忙0.3厘米伤口视频女主角…

小莉帮忙讹人事件…

小莉帮忙0.3厘米伤口原视频…

小莉帮忙讹人事件女主本人…

小莉帮忙0.3厘米女孩抖音…

原来此讹非彼鹅,《小莉帮忙》这次给自己帮了倒忙,“小莉帮讹”也成了网友们略带讽刺意味的梗了。

从帮忙到帮讹的小莉

6月底,《小莉帮忙》播出了一期消费者求助事件,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海量网友的吐槽和批评。

事情其实比较简单也很清晰,大概情况是:一火锅店服务员摆放餐具时摔碎碟子,碎片溅伤顾客脚踝形成长约1.2厘米、深约0.3厘米伤口,顾客就医后缝合两针。顾客寻求小莉帮忙,在节目中提出2万元“修复费”、1万元“精神损失费”、3千元“妈妈陪伴误工费”,合计3.3万元的索赔。

在节目中可以看到,商家也绝非无良商家,对消费者的诉求也是积极响应,而双方争议的焦点是“3.3万”的金额是否合理?

这期节目在电视台播出后其实并没有引发太多的反响,但7月15日在抖音平台上线后,开始迅速引发海量网友观看、评论,大多数网友都认为这位消费者有点“讹人”的嫌疑,尤其是这么小的伤口在一周之后还需要人搀扶并且不能自己走路,很是有一些“表演”的成分在其中。

有法律界人士在观看这档节目之后,也认为3.3万元的索赔金额相当不合理,而且就算是该消费者起诉,法院也不可能支持3.3万元索赔的诉求。于是,这一期的节目也以网友们同情商家、diss消费者成为近期的热点事件之一。

“小莉帮讹”也成了热门梗,出现在更多的视频内容中,《小莉帮忙》这档民生节目以这样意想不到的方式再度出圈了!

捧出网红的黄金眼,是民生节目的标杆吗?

上一个引发全网关注的民生节目,是网友们都很熟悉的《1818黄金眼》,有一位很有公众缘的作家紫金陈是其中一期节目的主角。是的,在所谓的自媒体时代,就算是名人大V也需要帮忙,也需要求助新闻媒体。

紫金陈上节目是因为要曝光一家医院涉嫌过度宣传,大概情况是:因为腰肌劳损,紫金陈前往该医院就医,被推荐注射了一款所谓的“小分子祛炎针”,之所以叫“小分子”,是因为它把中药颗粒粉碎成了水分子的1%大小;大部分患者都是药到病除,据说就连演员蔡少芬都在该医院注射过。而紫金陈在注射完后腰部更痛了。于是,他曝光了这家医院以及主治医生唐某,并主动要求上《1818黄金眼》“伸冤”。

虽然网友们多数都以“开心”的心态看到紫金陈维权上热搜,但客观来说,紫金陈的维权也是让很多当地的朋友认识到这家医院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会在遇到类似的治疗的时候更理性一些,紫金陈的热搜和这一期节目的走红,可以说是《1818黄金眼》这档节目最期望实现的效果。

相较之《小莉帮忙》,《1818黄金眼》更常出现在热搜,也是网友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民生节目,这档节目不仅关注本地民生新闻,还捧出了多位网红,被很多网友戏称为“沙雕新闻大本营”。

其实全国各地的民生节目有很多,且都有不错的影响力跟特色。但民生节目也需要面临内容尺度、以及价值观导向是否正确的问题,这或许是小莉从帮忙到被指帮讹的缘由吧。

上一档因为内容导向问题被停播的知名民生节目是《新老娘舅》。2016年,《新老娘舅》的某期节目中,其关于90后女孩三度被强暴,生下3个孩子的两期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质疑该节目三观不正,甚至有业内人士评价为,消费世人悲剧,塑造陈旧的价值观,一时间陷入舆论压力,之后很快停播。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对《新老娘舅》作出违规处理的文件中提到,《新老娘舅》选择离奇个案,内容刺激猎奇,过度展示畸形与丑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要求节目停播整改,并责令栏目关停——其实不仅《新老娘舅》这档节目如此,全国很多地面频道的民生类、调节类节目,都有类似的情况,为了收视率和传播,在个案选择上追求新奇特,让中老年受众对现今的社会产成错误的认知与影响。

民生节目要为收视率弯腰吗?

除了有时候被指过度猎奇之外,因为互联网的影响,节目线上化传播,节目内容表现的区域性差异,也使得观看节目的网友们会变得非常刻薄,在弹幕和评论区“针锋相对”。

除了文化和传统的差异之外,财富上的差距更是成为割裂观众群体的诱因之一。以北京地区的民生节目和调节类节目为例,最常出现的就是因为拆迁造成的家庭成员的纠纷、被拆迁户和社区、房地产公司的纠纷等等。

通过这些节目,很多网友可能会发出“输在起跑线”的感慨。在诸如《向前一步》等节目中可以看到,北京的拆迁款动辄就是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即使是租住的公房,不管是拆迁还是腾退每平方米的补偿款上10万也不罕见——巨额的财富引发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也就成了民生节目和调解节目最好的素材,也可能会引发很多北京地区观众的共情。

但在互联网某个角落的网友看着这些诉求和矛盾,大概会发出贪婪、亲情淡漠的感叹,内心深处或许也会有为什么没有出生在北上广深的遗憾。

但无论是围绕巨额拆迁款的分配,还是围绕感情和生活的纠纷,民生节目存在的意义除了解决问题之外,其实也承担着作为新闻媒体最天然的使命:最真实的记录和传播。不过作为节目,也必然要承载“流量”的压力,无论是表现为收视率还是关注度,没有流量的节目是不可能保持长期竞争力的。

读娱君曾经采访过某民生节目制片人就谈到过为什么会特别重视新奇特的个案,因为人物和故事的狗血程度越高、收视率和传播度自然更高,也就更容易赢得广告主的青睐——节目火爆、招商轻松,节目也难免会陷入猎奇的套路中无法自拔。

“附近”消失的大背景下,小莉们的存在很重要!

在某一期的《十三邀》中,人类学家项飙表示,当下社会本身也存在附近的消失。网络的发达和便利也导致了城市生活的某种封闭性。人们对于附近的需求越来越少,认知急剧下降,探索欲望降低。

其实不仅是生活中附近的存在感在降低,附近的本地资讯和新闻也早已经一蹶不振。

在互联网刚兴起的那几年,很多人认为“本地新闻”可能会大有前途,因为公众肯定会更关心身边的事儿——但,在互联网主动或者被动的让都市媒体一蹶不振之后,附近的“本地新闻”也随之一蹶不振,原来想象中的“网友们会更关注身边的事儿”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大众的视线反而更集中于热搜、头条……

很多网友会发现,“附近”,如果没有天灾人祸,似乎消失在社交网络了……所以,虽然小莉可能帮了倒忙,但读娱君认为,小莉们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更加的重要。

网络舆论的力量很重要,但网络舆情的形成对于普通人而言也很难,所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求助媒体应该是更有效的选择——连紫金陈都会选择民生节目作为曝光的首选,更何况普通的老百姓呐?作为观众的我们,可能比想象中的更需要身边有这种民生节目,在需要帮助、需要维权的时候,这些节目发挥的作用,可能会比互联网更有效和直接。

最后:

“小莉帮讹”在成为热点之后,那一期出镜的小莉的同事们纷纷出面解释并且道歉,他们也说出了后续的商家和消费者解决的情况(商家最后的赔偿金额是8000元)。所以读娱君认为,玩梗无可厚非,但事后还是可以宽容的对待《小莉帮忙》,期望这档节目可以在帮忙的同时,也能表现出更多的主导性,也期待这些将目光聚焦于“附近”的民生节目,在互联网和短视频的浪潮中,能够保持特色,历久弥坚。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