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解析:报告中这些信息与房子就业收入有关

 抱朴财经 2021-08-06


作者:今纶

      
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在大民大会堂举行,在此后公开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多个信息与房子、就业、收入有密切关联,抱朴财经为大家解读一些关键语句。
    
每一句话其实都和我们的钱袋子以及未来的工作、生活有关。
    

   

宏观:务实成主基调

    
首先是总体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为何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政府工作报告说,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六稳”、“六保”,那就解释一下:
 
在2018年8月的政治局会议上,中央提出了“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020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除了加大“六稳”工作力度,还增加了“六保”分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抱朴财经认为:不提经济增长目标,而是以六稳、六保为基础。很务实,日子只要能过就行,这是好事。同时也说明中国经济确实在承压,因此我们不要盲目乐观,不要妄自尊大,而是要放平心态,老老实实搞经济建设。
  
 
结合5月13日《山西日报》的报道《不负韶华,乘势而上》,中间提到一句非常关键的发言——“久久为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这是一个清晰的信号。
 
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求“稳”阶段,而且后续阶段的政策变化会比较少,如果有,一定是希望助力经济建设,微调一定是服务于“保”,尤其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的。
 
不提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有利于给地方减压,尤其是有利于给几个外贸大省减压,有利于给地方政府的转型升级减压。
 
2020年是不容易的一年,减压也是求“稳”,这是正确的选择。
 
实质上,中国经济也已经进入了需要换挡以及苦练内功的阶段,适当减压是必须的。
    

鼓励农民进县城买房

    
关于房子: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房子”时有如下表达:
 
其一: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这一段文字是在“扩大有效投资”的小标题下。
 
抱朴财经认为,这其实已经给房地产链条上的相关产业,比如水泥、钢铁等找到了一条出路,而且是大力鼓励:一方面提升县城的公共设施就需要人力去执行,需要水泥、钢铁,这可以安排一部分就业。
 
另一方面,鼓励农民进县城就业安家,注意,说的是县城!什么意思?希望更多农民进县城买房,因为县城库存多,还是需要去库存,而且财政收入需要“补血”。
  
     
简单说,县城的房子随便买,鼓励买,从另外的角度观察,也说明至少县城的房子销售一般。别杠,确实也有销售得好的,但是比例小。
 
那么,更多的钢筋、水泥、人力要往哪里去?“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是一个明确的方向,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可以消耗大量钢筋水泥人力以及窗帘家具,发展用餐、保洁等服务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简单说:通过有效的花钱,换来就业和高质量的生活提升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没有一句话提到鼓励炒房,估计某些地方也确实炒不动了,老百姓没啥钱,那就退而求其次。
 
旧改这块蛋糕有多大,可以吃多久呢?还是看看《2019年中国房地产政策报告》的说法:
 
“2019年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住建部副部长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吹风会上指出,截至2019年5月底,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17万个,将积极创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国务院部署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目的在于改善民生、稳投资、提振消费。
 
与棚改不同的是,旧改涉及到的拆除重建类相对有限,综合整治类城市更新业务将会有较大发展空间,旧改在带动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助餐、保洁等服务业态发展的同时,有可能延缓部分人群换房迫切性。
 
未来,一二线城市的老旧小区面临更多更新限制,将是主改区,房地产市场也将进入存量运营新时期”。
 
“截至2019年5月底,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17万个”,2020年要改造3.9万个,这都是就业,都是房地产带动的机会,但是并没有看到和若干年前一样的房地产暴涨暴富的机会,因为“涉及到的拆除重建类相对有限”。
    

调控形成成熟机

     
关于房子,报告还有一段话——“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与旧改不同,这里确实有地产市场的增量,不过,有一个紧箍咒始终没有脱——“房住不炒”
 
很多人对“房住不炒”抱怀疑态度,事实上,今年以来也确实有部分城市部分区域的房价上涨,比如深圳的部分区域。
 
但是在宏观政策上,抱朴财经没有看到任何对房地产放松的迹象——此前,荆州、青岛等十几个城市希望以某种打擦边球或者直接的方式放松调控,结果都被打脸,全都被勒令收回相关文件。
  
   
也就是说两个层面的诉求是很不一样的。
 
既然炒房是某些人的信仰,那就不着急,利用这批人,利用这种信仰就好了。因此,一二线城市要做的不是炒房,而是“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该卖的地继续卖,卖地是增加供应,对舒缓市场压力是好事,同时,该收紧的调控必须收紧。刚需和改善型可以买,尤其是刚需鼓励买,但是投资的一律打回去。
 
其实,高层在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机制和打法,通过媒体的传播,很多人也很清楚。
 
房地产市场的趋势很明显:以前是普涨,现在是部分城市涨,而且是部分城市的部分区域涨,为什么?调控政策发威,资金找不到出路,涨不动了。即使是在深圳,也是有炒作概念的区域大涨,没有炒作概念的不涨,甚至下跌。
 
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房地产的定调和央行此前的口径一致。
 
央行5月10日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有关部门机构有没有在“房住不炒”的问题上言行一致?抱朴财经认为:至少在宏观调控政策和金融层面做到了,也尽力了。
 
以一线城市来看,2019年12月27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北京房价两年跌了18.5%。
 
在北京房价没有起色的背景下,北京的调控没有丝毫放松。资金转战深圳,其实也只能转战深圳,在四个一线城市里面,深圳土地面积最小,人口密度大,只要集中资金、宣传操纵几个盘,就可以引发跟风。
 
但是这种跟风很快引来全国一片哗然,深圳有关部门甚至开始出手指导二手房的价格。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使江苏、浙江的部分城市的楼市火热,其实也无非是疫情之后的补货,不太可能有什么大的起色。
 
既然决策层说了要稳,那么,就意味着不许大涨,可以上下微幅震荡,太过火就会被打耳光,深圳就是例子。
 
炒房,在2020年又是一个大概率没有什么收益的投资。
    

千方百计让企业活着

   
关于就业: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就业时有如下表述: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
 
抱朴财经认为,就业是今年超级重要的头等大事,就业的背后是青年力量,这股力量需要一个正常的可预见的就业机会,并且落实这个机会。相比于房地产,这才是最让政府操心的事情。
 
那么,怎么办?
 
办法之一: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
 
办法之二:积极利用外资。
 
办法之三: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办法之四: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从具体政策来看,千方百计让企业活着,而且是有质量有尊严地活着,是目前正在做的事情。给“毛细血管”(小微企业)输血,继续扩大开放,同时因应变化,将5G等方向的基础设施铺到位,继续给企业减负,都是为了增强信心,增强企业活力。
 
为了扩大就业以及稳就业,政府使出了洪荒之力。
    

粮食外贸民营经济被重点关注

    
关于压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表达其实也透露了具体的压力点:
 
压力点一:着力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增加产粮大县奖励,大力防治重大病虫害。惩处违法违规侵占耕地行为,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深化农村改革。恢复生猪生产。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抱朴财经认为,这说明未来会更继续强化米和菜的自给自足,逐步降低对进口粮食依赖,当然,现在本来比例也不算高,但未来会有更多变化。
  
压力点二:筹办好第三届进博会,积极扩大进口,发展更高水平面向世界的大市场。
  
   
抱朴财经认为,外贸方面的压力自去年以来是显而易见的,进博会将在未来扮演一个更积极的角色。
  
压力点三: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废除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限期清偿政府机构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款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抱朴财经认为,未来民营经济发展需要清除更多的不合理规定,但这个过程非常艰难,涉及太多博弈,很不容易。
  
综上所述:

本次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低调务实的报告,着力点在就业以及宏观层面求稳,一些压力问题得到了重视,而且也看到了问题,提出了清晰的解决思路。
 
至于万众瞩目的楼市依然没有得到松口气的机会,目前这个态势,后续恐怕会继续施压,因为整体经济已经度过了一季度这个最艰难的阶段,而且整体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因此可以想见,今年是“与民休息”的一年,也是酝酿发展动力的一年   
    
   
  
好物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