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把大米炒一炒,湿气没了,脾胃好了,胃口佳了,五脏六腑都健康|炒米|荠菜|山药|煮粥|黄精

 清佛 2021-08-06

寒水之年,不只天地寒湿,人也容易感染寒湿。健脾胃、祛寒湿很重要。尤其现在春夏之交,地气的湿上浮,正好影响到人的脾胃。

其实像我们日常的:脾虚肚子大、松软;湿气重、大便粘马桶;胃寒、胃隐隐疼、胃不舒服;中气不足,胃气怎么也养不起来;中脘凉冰冰、肚子凉……各种中气受伤的情况。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好方法,无需吃药,能很快就把你的脾胃调回来。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朋友的故事,他多年熬夜,是真熬夜,凌晨两三点睡那种,一熬就是几十年。

胃口——是一点没有的,还偶尔胃隐隐疼,脾虚湿重到全身松软肥胖,精神萎靡,他可能觉得年纪大了,人生就是这样了吧,也不认为是自己出了什么问题。

直到有一天,他胃不舒服,吃了一些炒米,很快就好转了,而且第二天排便的时候让他特别惊讶。

他跟我说,拉出了很多黑色的便便,从没那么顺畅过,之前从来都是排不干净,粘马桶。体内湿浊重的人,大都会有类似的排便问题。


他现在炒米是一定要带在身边的,自己吃着舒坦自己知道。


保温杯焖泡、煮粥加进去,或者抓一小把干嚼,都行,这个对我们现在懒得照管、小疾丛生的脾胃,真的太养了。

出远门时带着它,保温杯开水一冲,就是一杯浓香的养胃米水。无论在外经受了多少凄风冷雨,吃得多差、住得多不合适。。。都能把脾胃的状态找回来。

脾胃是后天之本,只要这个“本”护好了,就能自己生化气血,能养自己了,人就不会走上太绝望的状态。

按传统炮制法,这个是炒米要用的材料


粳米、怀山药、黄精、生白术、荠菜籽。





炒米一定要明火,小火慢慢炒,让黄精、白术、荠菜籽的效力,就散到米里了。


炒米的过程,就是让他们逐渐融合的过程。


米炒到焦黄,有些会开成米花,山药也要炒到黄,白术都会变香变黄,黄精炒到最后硬邦邦了。


炒米是个精细活儿,这一小锅看着不多,一秒钟不间断地翻炒了将近2个小时。

很神奇,荠菜籽突然在最后一刻散发出了浓郁的香味,直到那个香味出来,表示火候到了。

炒完之后还不能马上摊开,静置一会儿,自然凉,让米全部吸收黄精、白术、荠菜籽的效力。


晾凉之后把黄精、白术挑出,荠菜籽筛出来,剩下的炒米、山药就可以吃啦。


可以养生壶里撒一把,煮个七八分钟就可以喝了。

也可以保温杯焖泡;


还可以煮粥时最后十分钟扔进去一把,变成香气扑鼻的养胃粥。

炒米是这样吸湿浊的


大米炒成焦黄以后,米里面的淀粉就被破坏了,分解变成了活性炭。

大家都知道活性炭吸潮湿气,吸异味、吸除污垢,所以小火炒焦的大米也能吸湿,吸附肠粘膜上的有害物质,使之顺利排出体外,能够净化身体。

而且炒米在炒制过程中吸收了白术、黄精的效力,和荠菜籽祛老寒的特性,可以说是一个专攻脾胃问题的炒米了。

这些中气受伤的时候,就用炒米改善

体内湿浊重、胃里有寒痰、痰湿的人;

和便溏、大便不成形,大肠湿浊排不出去的人;

脾虚肚子松软、肚子大的人;

连续吃一段时间,很多湿气重浊的现象会改善。

特别是容易长湿疙瘩的体质,也适合用这种平和的方式扶持脾胃,从中焦养正气,来祛除湿的根基隐患。


直接吃,嘎嘣脆,嚼上两把,第二天排便顺畅,不粘马桶。

日常做好健脾,脾气足之后,寒湿清了,就自然发挥脾yang血的功能了。

寒湿体质、脾阳不足的人,一吹风一吹空调,肚子就不舒服,感觉凉。

胃寒、胃隐隐疼时,这个炒米就及时喝,及时把寒、痰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