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值得一读,原因如下: 1、作者对互联网行业的整体思考有纵深,有前瞻性,既有大局的思考,也有很务实的实战经验支撑 2、针对运营这个岗位的职业定位、岗位职责、技能要求、人文关怀等思考,我觉得是超出其他书籍很多的 以下是本书给我的一些启发: 1、运营的工作是连接产品和用户 2、产品负责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运营负责创造短期用户价值,以及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 3、运营入门门槛低,杂事多,如果只是做执行是没有前途的,做一个会思考的运营,基础扎实,会破局,前途不可估量 4、随着技术的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产品的涌现,使信息的传播渠道扁平化,以流量与渠道为中心的运营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内容取胜的时代 5、渠道会越来越贵,而且流量质量也会越来越低,因此留存要优于拉新 6、不要做标题党,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 7、尽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圈子里的价值传递者或贡献者,而不是单一的观望者或价值消耗者 8、ABZ理论 9、互联网并不是必须扮演一个颠覆式的角色,而是要基于传统行业的业务逻辑,更好、更高效地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比如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互联网的作用是提高效率 10、技术创新会触发产品的创新,比如4G基建的完成,带来了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井喷,但时至今日,产品创新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是运营驱动的时代 11、互联网导致的去中心化结构,一方面会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因为自由),同时,由于权威节点的抽成减少,分给每个节点的收益增多 本书内容: 1)运营是什么; 2)运营人的素质模型; 3)5大运营模块以及不同产品阶段&形态的运营岗工作内容、技巧、方法; 注释:(所有运营工作可划分为2种:执行和策略) ①5大模块:即内容运营 产品运营 活动运营 用户运营 其他(SEM、SEO、编辑、淘宝、广告投放、APP商店等); ②不同产品阶段:探索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③不同产品业务类型:工具类、内容类、社区类、社交类、平台类、电商类、游戏类等; 4)运营工作的规律、底层逻辑; 5)运营人的职业发展:能力模型、成长路径; 部分笔记: 1、运营是什么? 所谓运营,就是通过一系列穿针引线式的行为,围绕用户和产品,把众多琐碎零散的环节和事件关联起来,最终令之成为一个良性生态、可以持续运转的过程。 本质目的是帮助产品和用户建立联系。 2、运营包括什么? 两部分:①拉新、引流、转化;②用户维系。 其中营销、策划、创意、编辑、传播、管理等都是运营手段(工具)。 3、一套完整的运营逻辑和流程是? 逻辑思维是:看全 掰细 盯点 盘资源。 流程四部分: ①定策略(根据产品和数据分析) ②拆目标(包括资源支持) ③落执行(工具载体渠道手段) ④看评估(看数据,随时调整) 4、运营人的价值是? 通过自己作为杠杆,为千万人带来愉悦和满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