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塘里此物,曾被形容“超难吃”,如今成了“河鲜”,很多人怀念

 三农小毛 2021-08-06

今天就来一波回忆杀,和大家聊一聊鱼塘里的一种河鲜,在过去被人嫌弃没人吃,常用来喂鸭子,但是现在却想吃却难吃到了,许多人对它甚是怀念。

它就是河蚌,但是在今天却成为了高大上的“河鲜”。

河鲜,当然是和海鲜相对应的了。

大家都知道,现在海鲜的价格都不便宜。而河蚌自从成为了“河鲜”以后,也打了一场翻身仗了。

去到酒店,农家乐一盘韭菜炒河蚌,价格都不会低于五十元。就算是市面上销售的新鲜河蚌,也要卖到五六元一斤哦。

但是在八九十年代,也就是30年前,这种河蚌在农村都是没人吃的。

当时河里、鱼塘里、水库的河蚌特别得多。小孩子到了夏季,就喜欢去摸鱼、抓螃蟹,当然还有很多的是打着这个幌子去游泳的。

在一些鱼塘的淤泥里面,就常会踩到河蚌。如果这个鱼塘的淤泥很多,并且非常的肥沃,那河蚌就特多,并且个头也很大。

话说在当时的河蚌个头是真的大,有些比海碗还要大,一个就有一两斤。也是因为河蚌多又大,用不了半小时就能摸到满满一大盆。

虽然在当时,很多的小孩子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去鱼塘的淤泥里面摸河蚌了,但基本都很少人拿来吃,它是被人嫌弃的一种美食,多数都是用来喂鸭子了。

拿回来以后,放到锅里用水煮上一会儿,它们就会自动张开了。然后用菜刀把它剁碎了,扔给鸭子吃。它们可爱吃了,一口一大块,狼吞虎咽的。

为何当时不爱吃河蚌呢?

这个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河蚌不好处理。

河蚌的处理是一个麻烦事,它生长在淤泥里面,本来就有很多的泥沙。而且还有很重的腥味。

既要把它的外壳撬开取出来,去掉内脏等,又要把它来回的清洗多次,按在水泥板上搓洗干净了,不然是吃不得的。

其次是烹饪河蚌要油多才好吃。

河蚌虽然味道不错,但是如果油放得少,吃起来却是非常难以下咽的。

但是在当时生活条件不好,油又是很珍贵的,平时炒菜都是舍不得放油的。

如果为了吃一顿河蚌,就放很多的油,多数人是舍不得的。

再次,烹饪河蚌考验技术。

一般的人,对河蚌还真的不敢下手。因为河蚌虽然很鲜美,但是烹饪的时候,如果技术不到家,还是很难吃的。

可能煮出来的腥味很重,或者是煮过头了。吃起来非常的柴,根本就嚼不烂。

但是河蚌是在野外生长的,不仅有很多的蚂蟥,还有一些寄生虫,必须要彻底煮熟了才能吃,所以就很考验技术了。

最后根本没多少肉可吃。

河蚌别看个头很大,但是可吃的部分很少。一个河蚌也就五分之一的部位能吃。越是个头大的,可吃大部分就越少。往往一大盆子,清理干净了也就是一小碗而已,根本不够吃。

并且搞不好,炒出来的就很难吃,所以在当时不少人吃过之后,都说它“超级难吃”。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一些吃过的人说河蚌很难吃,而没有吃过的人听到以后,也认为河蚌“超级难吃”。

于是它也就成为了一种遭人嫌弃之物了。

但是在今日,河蚌却成为了一种让很多人馋嘴的“河鲜”了,好多的农家乐、酒店也推出了这道菜,并且售价都还不便宜。

因为厨师的厨艺过关,再加上河蚌本身就营养很丰富,口感也很鲜美,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可非常可惜的是,现在野生的河蚌已经十分少见了。只因河蚌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一到河流、水塘里面的水质遭到了污染,它们也就无法生存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