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导员”成乡村振兴“助推器”

 旷达致远 2021-08-07

时值盛夏,行走在贯岭镇西山村,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目及之处,青山、田野、农家院,还有干净整洁的硬化路、色彩鲜艳的彩绘墙……美景如画一般随轴铺开。

图片

西山村

山村面貌焕然一新,干群们都说:“多亏了村里来的乡村振兴指导员!”

2020年4月,随着福鼎市实施“乡村振兴指导员计划”,有着多年乡镇工作经验并长期在教育一线工作的市政协委员、教育局四级调研员李家卫有了一个新身份——贯岭镇西山村乡村振兴指导员。

图片

李家卫在他的办公场所

此前的西山村,人口分散、流出较多,产业基础薄弱,在2018年前集体收入不足2万元,是远近闻名的集体经济“空壳村”。2019年9月,该村被确定为福鼎市产业薄弱村。

“说实话,刚来的时候,村里环境比较差,村庄发展也没有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在李家卫看来,如何将西山村这一张“白纸”绘出崭新蓝图,就是他驻村最重要的任务。

为尽快理清思路,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乡村发展,李家卫到村后花了2个多月走访了西山所有自然村和8个邻近村,询民情、访民意、问民需,确定每天的工作路线图,同时也摸清了西山村发展的优劣势,与村两委积极探索“村企联建”“东西帮建”“文化共建”等多元化发展途径,助推集体经济“多点开花”。

图片

走访村民

用发展的眼光看,用发展的思路想,用发展的举措干。以党建为引领,李家卫与村两委深入挖掘乡贤资源,通过“常雁回归”工程,号召乡贤返乡投身乡村振兴,并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展新党员2名,促进年轻党员迅速成长,激发西山乡村振兴“新活力”。2021年,西山村党支部荣获福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调查走访中,发现西山村集体在30年前把220亩白茶茶园产权散落在有关部门,无人管理、收益低下,基本处于荒废状态。”李家卫介绍,为此,他与村两委多次协调对接有关部门,于2020年收回182亩茶园,并通过公开招标实现每亩年租赁收入近2000元,每年增加村财收入35万元。

一手唤醒“沉睡资源”,一手推动“村企共建”。在此契机下,西山村创新思路,引进合作茶企,将全村1000多亩茶园进行有机改造,纳入全市统防统治范畴,先行先试,做到“五统一”,保障茶叶品质,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近2000元;支持“乡贤回引”投资兴业,建设网红孵化基地·星云山舍,开展网红培养、摄影教学等,为社会培养输出电商人才,带动福鼎农特产品线上销售流通,并吸引近万人打卡,帮助村民直接销售蜂蜜、马蹄笋、苦柑等农产品近30万元。

图片

走访网红孵化基地·星云山舍

“找准了发展路子,西山村又加强区域合作,与分水关等11个村共同成立公司,投资家具园配套停车场、修理厂项目,解决单个村竞拍资金不充足的问题,有效互助互促。”李家卫说,多措并举下,西山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年增长6600元,2020年达20802元,村集体经济迈向50万元。

兴产业,优环境。随着村里发展提速换档,李家卫与村两委开始着手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先后协助争取各级资金投入300多万元建设停车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健身小公园基础设施,民房裸房整治,促进全村村级道路硬化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图片

西山村村景

与此同时,聚焦看病难、养老难等民生问题,建立西山村级公共服务帮扶机制,为困难群体补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与市医院建立共建挂钩,开展定期医疗咨询服务;定期补助困难户,为年满60岁的老年人发放节日慰问金,为考上本科学校的学生发放奖学金。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教育兴则乡村兴,教育强则乡村强。”李家卫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多次建言献策,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政策和资金支持,将原西山小学旧址改建为德源学校师生宿舍楼,预计今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图片

走访德源学校

释放人才“红利”,助力乡村振兴。“我希望能充分发挥余热,用实际行动履行好乡村振兴指导员的职责和使命,为村子谋发展、为村民办实事。”李家卫说,下一阶段,将全力推进西山林氏老宅主体结构修缮及总体格局恢复整修工程,完工后作为西山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满足村民对文化的增长需求,活跃农村文化气氛。

来源:福鼎市人民政府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