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篱有诗,南山有酒

 新用户8489cL9T 2021-08-07

文:许嘉晋  聂传安


        有时面对好文章,我会特意强调作者年龄之小,说“想不到此文竟出自于一个13岁的娃之手”。

        七年级,13岁,极为正常。

        可是面对今天这篇文章,我竟不能再说那个“13”,而只能说“11”。

        因为作者许嘉晋只有11岁。

        他文章题目是《东篱有诗,南山有酒》。

        我不仅是“苏粉”,还是“陶粉”——题记

        红尘无际,生命如尘。(出语不凡)

        每个人,都需要在茫茫尘世完成自我的泅渡。(明明十一岁的娃,写的文字如一百一十一岁似的老道)

        泅渡的过程,可说是旅行,亦可说是流浪。不过是从春到秋,从晨到暮,从此间到彼处。所有经过的,都是异乡;所有遇见的,都是风景。(说得凝练而有味道)

        有人寄身于喧嚷,便有人纵情于湖山;有人汲汲于功名,便有人怡然于田园。不同的性情,有不同的人生走向和不同的生命气质。总有人远离尘嚣,倾心云水。他们活得不张扬,亦不浮华,都独有兴味。(通过对比,抬出自己要写的人物)

        比如陶渊明。(这是无数中学生写文章时喜欢的人)

        诗人里面,有风姿卓然的,有豪纵飘渺的。(诗人有多种风格)

        而他,总是散淡如尘,不徐不疾。(陶先生自带节奏)

        那是他骨子里的寂静淡泊。(这是后文的重点)

        曾经,陶渊明也有过济世安民的志向,就像他在诗中所写“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于是,他数次出仕为官。出任江州祭酒,因为不堪吏职,不久便辞官。后来又出任镇军、建威参军,也是时日未久便辞官。再后来,已过不惑之年,出任彭泽县令,在位仅八十余日便解印归田,身后是他愤慨的话语:“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简述陶渊明入世的经历)

        旧时文人,在儒家思想的熏染下,大都有出仕愿望,但是仕途又实在不是谁都能安然走过的。鬼蜮伎俩、阿谀逢迎,种种丑陋和阴暗的迹象,会这心性澄明的文人苦不堪言。更何况,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末期,官场之腐朽、政治之险恶,可谓无以复加。(出仕的不易)

        天性恬淡的陶渊明,终于选择了彻底离开。(出世)

        田园山水,修篱种菊,才是与他心性最为相宜的。(这是多少尘世人的渴望)

        晋宋人物,虽标榜清高,却总迷恋官场。而陶渊明,偶尔涉足便厌倦至极,终于决然而去。毕竟,官场从来都不是斜风细雨的地方。而他真正想要的,无非是花间篱下,诗酒趁年华。(所以,人生于世,最好能让事业与爱好结合)

        于他,东篱有诗,南山有酒,便足够了。(最好还有买酒的银子)

        尘世仍是那个尘世。后来的他,再与喧嚷无关。(离开那个门,从此自为神)

        鲁迅先生说,陶渊明是个非常和平的田园诗人;还说,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的确,固穷守节,安贫乐道,是极高的境界。(一般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穷并不能影响陶的精神境界,的确不易)

        后世之人仰慕陶渊明的不在少数,然而没有几人能像陶渊明那样活着。旷达飘洒的苏东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终不及“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的陶渊明来得自然。陶渊明能够“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忘。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苏东坡未必可以。虽都是旷世文人,终究心性大为不同。(相信这种比较并无高下之别。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景,陶有陶景,苏有苏景)

        山水田园,是陶渊明完成自我泅渡之处。(每个人,最好活在最适合自己的地方)

        那里,与富贵无缘,与名利天关,只有一个真实澄澈的自己。(活得脱尘超俗)

        他就在那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就在那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与人一样,令人神往)

        那里,也正是我泅渡的方向……(表明对陶的追寻)

        陶的最终归隐,是在数次返俗之后。入得多入得深,最后才出的彻底。“久入樊笼里,幸得返自然”,一个“幸”字写出了逃脱之后的喜悦。

        读陶渊明的诗,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发掘其高尚品德,从而“粉”之慕之。

        嘉晋完成了一次高雅的精神洗礼。

        我难以对一个十余岁的孩子对陶的向往感同身受,但是我告诉过这些娃,未来的路上你可以如隐者般出世,但你一定先要积极投入到社会中去实现你的价值。

        深入入世后的“归隐”才是真正的归隐。

        这才是“晨兴理荒秽”的陶渊明与一般的农夫根本的区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