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之不要在七夕过情人节,应在春暖花开的三月三【读书课堂】

 丁丁读书会 2021-08-07

题记

2018.08.13

我们在古朴的边城品读【郑风 溱洧】,回到长沙,恰逢火热的七夕。

七夕主要有什么风俗呢?

妇女们进行穿针比赛,看谁最先将线穿进七根针眼,谁就会像织女般心灵手巧。妇女们还相互赠送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

所以,凤姐女儿出生于农历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

即便有牛郎织女相会,也仅一年一次,之后又要相隔天遥地远,作为中国的情人节,是不是有点凄凉呢?

其实,《郑风 溱洧》里早有记载,农历三月三,官民都要在流水边洗掉宿垢,剔除不详。青年男女趁此机会竞相游玩,表达爱情。

所以,还是在桃花盛开的春天,有情人来约会吧!

郑风   溱洧

溱(zhēn)与洧(wěi),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jiān)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cú)。且(qiě)往观乎?

洧之外,洵(xún)訏(xū)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溱、洧:郑国两条河名。

▷涣涣:春水盛貌。

▷士:未婚的青年男子

▷蕑:一种芳香的兰草。

▷且(cú):同“徂”,去,往。

▷且(qiě):再。

▷洵訏:实在宽广。

▷浏:水清貌。

▷维,伊:发语词。

当时郑国之盛时,民风开明,每值风日融和,良辰美景,青年男女竞相出游。

三月三日上巳节,正值“三月桃花水下之时”,这时候的溱洧两条河流,冰释奔腾,一派生机盎然(溱与洧,方涣涣兮。)。舞象之年的男子和豆蔻年华的女子,佩戴着芳香的兰草(士与女,方秉蕑兮)徜徉在溱洧河的岸边。

其中,“秉”,《诗经原始》认为:身秉之,不必定是手执也。且手中既秉蕑,又秉芍以赠,亦不合矣。

一名女子来到男子身边,娇羞地说:咱们一起去那边看看(女曰观乎?)?(哈哈!没想到那时候女孩如此大方,怎么后来偏得男子追求女子才像话呢!传统明明相反啊!

这位男子见有女子邀约,似乎要摆点架子才是,说:我已经去过了呀(既且)!没想到这女子执着:去了再去看一次嘛(且往观乎?)!

可以看出,诗人笔下的镜头由远及近,由全貌到具体,从溱洧河岸众多的青年男女着笔,到一对具体男女的特写镜头,非常唯美的电影画面。

接着,诗人又收回焦点,描写远景。

放眼看去,洧河岸边视野开阔,这些青年男女们快乐极了(洧之外,洵訏且乐。)。他们相互调侃说笑,并赠送芍药花(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赋比兴是《诗经》六要义之三,反复叠唱增强诗歌节奏感。

诗歌第二段描写溱洧河水清澈见底(溱与洧,浏其清矣。),众多青年男女在河边徜徉游玩。

以下与上同。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诗歌中的芍药,有香草一说。但多认为即牡丹。唐玄宗始,将木芍药于宫中,因呼牡丹。

不过,远古时代,“芍”与“约会”之“约”形近音同,象征着“后会有约”与缠绵的爱情,这才是男女“赠之以芍药”的理由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