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鼠亦为多情物【读书人】

 丁丁读书会 2021-08-07

(本书的故事梗概见【线上读书】音频)

因为拆迁而流浪三年,不过不是人,而是一只老鼠,他的名字叫斯特凡。

尽管斯特凡的爷爷的尾巴曾经被公猫卡尔罗咬断过,但爷爷经常告诫他们不要为难卡尔罗,因为卡尔罗这时候已经老得连爪子都秃了。

究竟是作者为了体现人类的尊老爱幼而文以载道,还是动物世界本来就如此呢?

自己险些丧命,且不少孙儿们都死于卡尔罗之手,不但不告诫孙辈们牢记灭亲之仇,反倒劝他们得饶人处且饶人,用人类的标准,斯特凡的爷爷应该有六七十岁,在做人生的减法了吧。当然,卡尔罗也不例外,要不然斯爷爷也不会拿家族的性命开玩笑,万一卡尔罗突然攻击他们呢?

不论动物世界是不是跟人类一样,但猫和老鼠的共处一定不只是童话或者传说,甚至老鼠对猫的胜利也一定不只是人类对弱者战胜强者的意淫。

但人鼠共处要相安无事就得看情况了。

斯特凡居住的慕尼黑天堂大街要拆迁,重建的大楼都是钢筋水泥,打不了洞也进不去;爷爷“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垃圾”的说法也不再灵验,垃圾都是从专门的通道倒出去的。在将自己的城市焕然一新的时候,人类大概从不会想到,一群老鼠会因此遭受巨大的动荡。

如果不考虑鼠疫,斯特凡们消化人类产生的垃圾,多快好省,不用担心焚烧带来的二次污染,是再完美不过的生物链。

可人们见鼠色变,当斯特凡的妈妈为一家的生计担忧而侥幸摸到走廊上,却被大楼里的一位白领女士发现。所幸生姜还是老的辣,爷爷经历的事情多,全家才幸免于大楼里冷冰冰的老鼠夹子。

我们常亲切地朗读“兔妈妈”、“鸟妈妈”、甚至“猪妈妈”……但我们很少说“鼠妈妈”。之所以不这样称呼,大概是怕老鼠玷污了神圣的“妈妈”这两字。

其实不论我们多么不喜欢老鼠,它们都是有妈妈和孩子的。当我们在老鼠不适合出现的地方看到老鼠们时,或许,那只老鼠正如斯特凡的妈妈一样,冒着生命危险,只为她的小鼠们不挨饿。

既然天堂大街无以为生,斯特凡只好每天穿过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来往于火车站。令斯特凡兴奋的是,火车站让他憧憬一个地方——老鼠的天堂瑞士国。

上帝终于成就了他的梦想。圣诞前的星期五,斯特凡不小心在火车上睡着了,而这节车厢再也不会回到慕尼黑,斯特凡瞅准时机跟着一位女乘客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瑞士。

不过,瑞士哪里是老鼠的天堂,瑞士的老鼠们早就想移居法兰西了!至于邻家的那只狗曾经告诉他的,瑞士老鼠在奶酪上钻孔的故事,完全是童话,根本不是事实。原来动物们也会创作儿童文学,读起来真让人忍俊不禁。

既然如此,斯特凡和瑞士的乡下鼠威廉结伴而行,准备冒险闯荡巴黎。大概全世界的城市人都比乡巴佬要见多识广,乡下老鼠威廉也不例外。

当他们上到豪华的列车,威廉竟傻呆在地毯中央不知所措。而斯特凡不但应付自如地躲藏,还出奇招攻击列车员。让人笑喷的是,当威廉紧张地问接下来怎么办时,斯特凡泰然自若地说“这些人一辈子没见过老鼠……先美美地睡上一觉。”

好一只能干、洒脱、见多识广、勇往无前的城市老鼠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想起“咪咪流浪记”里的马甲,那个从小靠讨吃讨喝的流浪孤儿,在和咪咪一起流浪的途中,好几次都是他出谋划策才化险为夷。

斯特凡和威廉从瑞士到巴黎,再从巴黎到英国,又从英国到慕尼黑,每一程几乎都是逃亡,斯特凡的确表现了非凡的机智。尤其是在巴黎被一只巨大的黑猫追捕,千钧一发,要不是他灵机一动颇为轻俏地爬上清洁工人的裤管,那一下必死无疑了。

对猫那么友好的巴黎,自己怎么会被清洁工人狠狠地踢成瘸子呢?是人类喜怒无常,还是……那只追捕斯特凡的大黑猫一瘸一拐,落寞而悻悻地退场时,应该在苦苦地思索这个问题。

历经千难万险,斯特凡终于到家了。一家子都健在,只是爷爷得了风湿病,妹妹咳嗽不止,都是天堂大街拆迁的那段时间,他们不得不住在通风管烙下的病根子。

三年久别,他们彼此拥抱。

“你都哪去了呀!”

“当初为什么不辞而别?”

……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潮水般向斯特凡涌来。

而妈妈却说:他们饿坏了,先让它们安安静静地吃点东西,往后讲故事的时间长着呢!

是的,母爱伟大而细腻,不是只有人类才有母爱。动物世界同样温情脉脉,要不然当那只狗认出斯特凡时怎么会说:你就是邻家失踪的那孩子。你回来了,这下你父母要开心死了。

在斯特凡失踪的这三年里,他的父母大概也跟我们人类一样,在悲痛地寻找,望眼欲穿地等待斯特凡有一天会突然回家!

我宁愿相信,动物跟我们一样,亦为多情之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