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风堂笔阵】徐渭与社会

 小藏身馆 2021-08-07
图片

徐渭与社会


     徐渭作为腐朽、黑暗社会的一个受害者,他的一生真可以说悲惨荼毒、无以复加。
     撇开家庭的不幸和矛盾不论,10岁时,他名下的四个家奴竟然炒了他的“鱿鱼”!他的生母也因家庭生活困顿,而被嫡母卖出。25岁时,又为毛姓乡绅夺去祖业,诉讼失败,荡尽家产,沦为“无产阶级”。从出生到1558年38岁入胡宗宪幕府,他的人生可以说是在黑暗中的挣扎,苦难、屈辱,这一切,当然是社会加诸于他的。但他并不反抗这个社会,他应该知道自己改变不了社会,但可以改变自己。亦即孔子所说的“不患人不知,患不人知”,韩愈说的“不患有司之不公、不明,患业之不精、行之不成”。所以他发愤读书,一心参加科考,以跻身社会的上层, “出人头地”,给那些曾经欺侮过我的人“看颜色”,让他们一个个痛哭流涕地向我忏悔当年对我有眼无珠的冒犯!

图片


     然而,从17岁到20岁,两届应童子试均未中。不中童子试,则连乡试的资格也没有,何谈科考晋身?于是,在20岁那次不中之后,便渡江至杭州,《上提学副使张公书》,张可能为张岳;又《上萧宪副书》,萧为萧鸣凤,系徐渭的远房亲戚。上书极尽阿谀权贵之能事,自诩“宝树灵珠”而“钟期未遇”、“方皋泯迹”,而二位大人正是高明的具眼,希望能拔我于泥涂。于是给了他一个复试的机会,始得入县学为诸生,算是取得了乡试的资格。但直到41岁,八次乡试,八次落第!其中,尤以35岁的第六次乡试最令人扼腕。事先,他已拜托刚到浙江总督军事的胡宗宪加以关照,以胡的权势,徐在初试中竟得了个第二名;想不到复试时,复试官曾遭徐的嘲贬,而胡又没有给他打过招呼,结果还是落选!

     每一次考试,徐渭都是抱有极大的自信、极大的希望的,但他热情地想进入这个社会,这个社会却一次又一次无情地拒绝了他!

图片


     终于,1558年他正式加入了胡宗宪的幕府,直到1562年胡宗宪因严嵩的牵连入狱、不久又死在狱中。这五年间,徐渭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春风得意,此前的种种苦难、屈辱一扫而空!他热情地歌唱这个社会,尤其是主宰了这个社会的严嵩。在1559年代胡宗宪所写的《贺严阁老生日启》中,对严嵩极尽逢迎吹捧:“施泽久而国脉延,积德深而天心悦,三朝耆旧,一代伟人,屹矣山凝,癯然鹤立。”歌功颂德,认为严嵩可比周公,国家的太平,百姓的安宁,都是因为有了严嵩的施政。

     在这段时间,胡宗宪不仅把他奉为上宾,对他的自高自大在面子上给予充分的认可;对他“藉宗宪势,颇横,以酬不快”,也即仗势欺人,尤其是报复过去欺侮过他的人,种种横行霸道,也给予他尽量的满足;还给了他大笔银子,在杭州置产、娶妻。徐渭一生结过几次婚,但基本上都是“招女婿”,只有这一次,才是真正有了家产的“娶老婆”。人生得意,让他对这个社会满怀感恩,自在情理之中。

     但是,1562年胡宗宪与严嵩一并倒台之后,徐渭的命运又从天上掉到了地下。因为害怕与胡宗宪的关系被一并查办,他竟发了疯!其实,他即使得意时常要向人炫耀:“胡宗宪如何看得起我,胡宗宪的机密事都是我给操办的……”对这样的夸夸其谈,市井无赖或许会信以为真;稍有一点头脑的人都明白:胡宗宪的核心圈,你徐渭是根本进不去的!朝廷当然也根本不会去查办他的。


图片


     然而,他自己吓自己,竟然吓出了精神病。几次自杀,惨烈之极,竟然又都没死。本来,一个疯子,自杀也好,不自杀也好,只要不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当时的政府是绝不会理会你的。但他后来疑神疑鬼,怀疑自己的妻子张氏有外遇,便把妻子杀了!这就犯了罪,被逮捕入狱,时在1567年47岁;直至1575年55岁,在张元忭等朋友的帮助下获释出狱。

     在这十三年里,徐渭的精神或正常或不正常,而以不正常的时候为多。从他的诗文中,可见出他对这个社会乃至每一个人的恐惧。既像希望又不是希望,既像绝望又不是绝望,既像怀念其美好又不是怀念其美好,既像反抗其黑暗又不是反抗其黑暗……总之,相比于他早年的既不满社会又努力想进入这个社会的上层、中年的热情歌颂这个社会,作为一个疯子,我们只能说,这一时期他对社会表现为“无态度”。

图片

     出狱之后直到去世,徐渭的精神还是或正常或不正常,而以正常的时候为多。从他的诗文包括书画中,可见出他对这个社会充满了绝望,充满了怨恨,而不遗余力地予以抨击。尽管出狱之初,他还曾有过“宝剑一跃丰城寒”、“欲跨白马唤银鞍”的进入上层社会的憧憬,但很快便破灭;蔑视权贵、反抗社会、乃至仇视每一个人包括他的朋友和儿子,成为他晚年的基本社会态度。


图片



     我们通常的说法,是称赏徐渭的“反抗社会黑暗”,并作为其人品高尚、精神优美的学习榜样。诚然,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黑暗的社会;但具体又可一分为二,1562年之前,为严嵩所当权,是更为黑暗的社会,但徐渭并不作出反抗,反而努力想挤身这个社会的上层,在入幕之后更高度赞美这个社会。之后,严嵩为徐阶扳倒,徐阶虽然不是一个清官,但绝不是严嵩那样的大奸巨恶;徐阶当政的时代,社会虽称不上清明,但绝无严嵩时的暗无天日。然而,对这个社会,徐渭不遗余力地予以抨击,在《氛何来》中,他写道:“氛何来?由公工,连水木。”意为严嵩时代的光明世界,一下子沦落为黑暗如磐,全是因为松江的徐阶造成的!又作《雪竹雪梅图》题诗:“云间老桧与天齐,滕六寒威一手提;折竹折梅因底事,不留一叶与山溪”、“万丈云间老桧栖,下藏鹰犬在塘西;快心猎尽梅林雀,野竹空空雪一枝。”“云间”指徐阶,因为他是松江人;“老桧”是把徐阶比作陷害岳飞的秦桧;“竹”指严嵩,因其字介溪,而“个人介介”喻竹;“梅”指胡宗宪,因其号梅林。

     此一时期的徐渭,不仅反抗扳倒了国家的奸恶同时也断绝了其个人前途的权贵;就是曾经而且仍在给他帮助的权贵,如李春芳、张元忭等,他也一并反对,认为他们不过是“以闾里饮羊绾辂之夫,一旦得志,即跨骏食肥,目不知长老”——这个“长老”便是他自己。

     进而,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也绝不信任,甚至怀疑他们要谋杀他,所以在袖中藏了铁槌以防其害。父子闹得很不开心,最后只有一条狗陪伴着他一直到终老。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首自题《墨葡萄图》诗众所周知。他所抨击、所反抗的,不只是权贵的社会,而是整个社会;不只是因为这个社会损害了国民,更是因为损害了我。就像李白,对权贵是不是持“摧眉折腰”的态度,不在于这个权贵是利国利民还是祸国殃民,而在于他能否“使我开心颜”。

     晚年的徐渭,一反早年还强忍着的“不患人不知,患不人知”、“不患有司之不公、不明,患业行之不精、不成”,而是极端地高视自己,极端地仇视、抨击这个社会和社会上几乎全有的人。盖其病,迫害狂癔想症,已入于膏肓矣!

图片




图片

徐  建  融

1949年出生,上海人。198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淅江美院)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著名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书画鉴定家、书画家。

工诗文,擅画山水、花鸟,长期从事美术史论研究、书画鉴定和美术教育工作。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辞海》编委暨美术卷主编,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获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风堂笔阵」

上海市书协微信公众平台(下简称:平台)特邀请徐建融先生为平台开设「长风堂笔阵」专栏,平台每月刊登徐建融先生的专栏内容一篇。欢迎各位书友为平台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专栏作者语:    

圣人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欧阳修以文艺之事归于立言,其说:立德在己,无关时运、才干、天赋,我欲仁,斯仁至矣,故人皆可以为尧舜。立功在时,才干次之,得时运则窦宪无赖可以勒铭燕然;不得时运则李广大将卒至终生无功。立言在天,天之付与,君子小人无常份,皆可灿然出众。而忠义为天下之大防,文艺为儒家之下科。故文艺家当先器识、后文艺,德成为上、艺成为下。不此之旨,虽勤一世究心于文艺间者,不足恃,皆可悲。

余三复斯言。

——徐建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