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祈嗣真诠》白话版(五):存神 ▏泽正健康

 秋荷荷 2021-08-07

聚集精气的要旨在于涵养真气,涵养真气的要旨在于保存元神。元神和真气的关系就像母与子,所以真气随着元神凝聚或消散。如果只爱惜精气,却不知道保护元神,那么就跟只吃花却忘记了根。

图片

然而元神是有形象可以循迹的吗?

孟子说“神圣又不可知的东西叫做神”,所以元神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东西。就像写文章不能不思考,但是文章最绝妙的部分却又不是通过苦思而来的,那都是神来之笔。写符箓的大师每下一笔,都是在念头没有起来的时候,这样的状态就是混沌初开之时。有意感人的东西动情浅,无意感人的东西才能动情深老年人的心灵气不足,儿童的心则反之;醒着的时候心思灵气不足,睡梦中反之。这些都是元神运化的作用。

图片
图片

《易》中写道“天下何思何虑!”这是元神本来的境界。圣人之所以能够不思不勉,都是元神在运作。达不到这样的境界时,是不能改变天命的,这一点需要注意。

道法尊崇观妙,是凝聚意念的方法,但不是保存元神的方法。习惯于攀缘附会,难以忘记思虑,但是也只能通过这样的方法逐渐地走上正途了。

  • 有存真神于泥丸一窍的人,称元神在最上,从头顶贯通各条脉络,保有它可以出有入无,神游八级,失去它却使人常常眩晕;

  • 有存真神于眉间一窍的人,称有五位真人在面门的位置出入,保有它可以收摄圆光,失去它会让人面红耳赤;

  • 有存真神于上颚的人,称齿缝玄珠,三关都通透了,保有它可以贯通鹊桥,打通任督二脉,失去它则让人精气不能返回;

  • 有存真神于心中正穴的人,称骨骼肌肉都与心相连,保有它可以保养元神收摄意念,头发胡须一直是黑的,失去它则让人局促不畅达。

图片

多数人随意受持任何一窍都可以有收摄己心的效果。如果不能受持,那就一定会有祸患。只有既守又不守,既取又不离的状态可以没有弊病。《老子》里讲“绵绵若存”,称存就是存在,称若就是不存在。所以道家的宗旨就是以空洞无边为元窍,以知道又不固守为法则,以不起一念为功夫。

遍索万卷经书,也不外乎这些。禅宗的止观的方法是保存元神的要诀,第一叫做系缘守境止,就是将心系于一处;第二叫做制心止,心不系于一处,一旦发觉念头动了,随即就使它停下来,所谓的不起念,就怕发现动念迟了;第三叫做体真止,俗世因缘万种,但是真心不动,一切顺境也好逆境也罢,心都不会攀缘,这样体真才能有止。

图片

观的方法很多,《华严经》讲的是法界观,说日常所见一切方法,都像梦幻泡影一般虚无,一切的众生都从无中幻化而来,持实有诸法会让人心生疑惑自造业障,堕入六道轮回不得解脱。若常想一切功名利禄和爱憎亲疏、三界六道都不是实体,而是虚幻,那么欲念恶意自然变淡,慈悲智慧必然生长。也就是将诸法当作梦幻来看。

图片

法界观里还有三个分类。

第一个是时常观遍法界,只是一味的清净真如,没有差别,以其观察智慧,也是一味的清净真如。

第二个是倘若意念起时,就升起觉悟心,这个觉悟心就叫做观,但是这种觉悟心本来是没有一种觉悟的外相。

第三个是附会心意便是错,一动心念就不对,要让心没有栖寄,这样冥冥之中便会与理应和。所以也叫做真如绝相观,又叫做事理无碍观,就是说日常观察一切诸法,都是起于无,达于真理。比方说,看波涛是湿的,湿的是波涛,所以《起信论》说:离念的诸法,老实说就是法性无生。然而因缘和合,自己所作的善恶之业以及苦乐等报,那又是不失不坏,丝毫不爽。

图片
图片

天台宗有假空中三观,大概也与此相似。有的单修一种观法,有的逐渐深入都修习,有的同时修习,都可以入道。行房的时候,太过在意受孕,必然难以如愿,自然的行房,在不知不觉中,反而容易怀孕。通过这件事就可以理解与天地交感的大义了。

图片
图片

吴少冲老师

中医世家 | 中医师 | 中药师 | 五行针灸师

高级公共营养师 | 幼秉家学

 曾读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跟随父亲学习中医。

擅长亚健康体质的调养、妇科不孕症等的整体调理。

2013年创办广州泽正健康管理公司,从事未病养生及健康调理工作。以有机农耕及药膳为基础,实践自然疗法完善身心健康为宗旨。

目前研究方向:传统中医养生治未病学,五运六气与先天体质学,中医美容与抗衰老,中医妇科不孕症的调养。

预订购泽正田园有机药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