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樱桃沟与樱桃相差甚远,望文生义就会大错特错,就文字来说,过去有一种说法,难字认半边,这种认法往往要出现错误。樱桃沟没有樱桃,就像雁栖湖没有大雁一样。既然没有樱桃,没有大雁,为什么叫樱桃沟,雁栖湖呢?这个说法是前人留下来的,也许在远古时期,樱桃沟确实缀满了像红宝石一样的樱桃;雁栖湖也到处都是栖息的大雁,但历史演变之前的东西,后人是无法见到的。我们还是说说现实中的樱桃沟吧,十几年前,我就是受了樱桃沟这个名字的诱惑,去了一趟樱桃沟。没去前,我满脑子装的都是樱桃沟里会有一片红灿灿的樱桃,去了才知道樱桃沟徒有虚名,这里一棵樱桃树也没有看到,更别提樱桃了。不过这里确实是一条沟,有山,有水,有翠竹,有绿树,人在树中行,也还有一番滋味。这里有一块石碑,记载着一群大学生走向抗日前前线的誓言,也是一个历史的见证地吧。后来听说樱桃沟的资源被破坏了,主要是水的资源,特别是近几年,樱桃沟的水都已干涸,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天灾?人祸?是人祸,不知是从哪里传出来的,说是香山、樱桃沟的水是圣水,甜而能长寿。这消息就像风一样刮遍京城,立刻就有人不远百里地去到香山打水,也有人组织起来,形成队伍搬锅提桶,还有人四处传言香山的水能治百病。瞬间,成千上万的人奔向香山、樱桃沟去抢水,这路大军远远超出了去香山游玩的人们。说来这种现象非常可笑和愚昧,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背后却让人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京城这么多人到这里来抢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迷信在支配着他们,是圣水吗?说到迷信,自然想到了教育,教育的不发达,教育的扭曲都为迷信的生存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们的教育在教书育人上能起多大作用呢?值得深思呀!经济因素也渗透在这里,有些人吃水看水表走,香山有一个不花钱就能喝上水的地方,为什么不去打呀,这些人不是少数,一个字—穷。香山本是旅游胜地,祖国的大好江山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有一部法律保护山清水秀吗?没有,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大法,只有当地的管理部门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法律不健全,执法人又不能尽职尽责,仅有的一点规章制度也不是严格执行,造成了无人管理的现状,人们想怎么着就真没着。这使我想起了京城足球场上的京骂,它们为什么屡禁不止呢?官方也想尽了许多办法,甚至让球迷现身说法,告诉球迷不要京骂,结果如何?京骂还是风靡球场。顽症在哪里?一个是法律,一个是执法者,法律不健全,面对京骂没有严格的法律制裁条文,再有,许多执法者有视无睹,装听不见。的确,大家都口带脏字,执法者确实无法执法,法不治众,执法就会起到反作用。可是,为什么不在萌芽期就消灭它?樱桃沟河水已干涸,管理部门不得不采取用铁丝网围住水源的办法,但这是不得已的下策,本来是一个旅游胜地,却人为的变成了一圈铁丝网,是与管理部门的愿望相悖的,不这样做不成,就是这样做了,也有人将铁丝网剪了一个大洞,仍然偷水,管理部门怎么办?香山、樱桃沟会不会在几十年后将变成一座臭山,臭沟呢?  散文集《鲜花摇曳的地方》之《樱桃沟》 作者: 刘学友,情感专题作家,现居北京。1986年开始在邢台晨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公安报、生活时报、消费时报、北京法制报、劳动午报、天水报、郑州日报、沈阳铁道报;《海内海外》杂志、《民生》杂志、《工会博览》杂志、《赤子》杂志、《金盾》杂志、《人民公安》杂志等报刊发表散文300余篇。出版散文集《春的性格》、《鲜花摇曳的地方》、《听雨》等。出版小说:《爱情才露尖尖角》、《玫瑰在墙外飘香》、《爱情也会变色》、《老王之死》、《李娟的一天》、《李村有一个张二》等百余万字作品。 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丰台区作家协会会员、海淀区作家协会会员、《慈善北京》杂志特邀记者。 鲜花摇曳的地方||刘学友 鸽子与人相伴||刘学友 小山村||刘学友 孤顶红||刘学友 飞天||刘学友 雪中惊雷||刘学友 捉蜻蜓||刘学友 两盆菊花||刘学友 可怜人 ||刘学友 东边日出西边雨||刘学友 彩虹||刘学友 烧纸钱||刘学友 门票||刘学友 情人节||刘学友 蛙 鸣||刘学友 打火石||刘学友 雏 鸡||刘学友 种 菜||刘学友 山是蓝色的||刘学友 赵州桥||刘学友 藏情风光||刘学友 天堂之路||刘学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