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星照耀中国· 举国迁移(节选)》阅读答案

 中小学阅读写作 2021-08-07

名著选读(10 分)

                    举国迁移(节选)

①蒋介石预料到红军企图渡过长江进入四川,于是从湖北、安徽和江西抽调了大批兵力,用船急速向西运送,企图从北切断红军的进军路线。所有的渡口都有重兵把守;所有的渡船都被撤到长江北岸;所有的道路都被封锁;大片地区的粮食都被劫掠一空。南京方面又另外调动大批兵力进入贵州,增援地方军阀王家烈的“双枪兵”。王家烈的部队最终被红军困住。南京方面还派遣部队前往云南边界,在此设置障碍。

因此,红军在贵州遇到了 20 万军队的堵截,敌人沿途设置障碍。迫使红军在贵州两次调转方向进行大规模行军,并绕着省会贵阳进行了大范围迂回行动。

②红军在贵州用了 4 个月的时间实施机动作战。在此期间,他们共消灭了敌军 5 个师,攻下了军阀王家烈的指挥部,占领了他在遵义的西洋豪宅,招募了 2 万名新战士,并且到该省大部分村镇召开群众大会,在青年中间建立共产党组织。他们的损失非常小,但仍然面临着横渡长江的问题。蒋介石在川贵边境迅速集结兵力,狡猾地封锁了通往长江的便捷近道。他现在将“剿灭”红军的主要希望寄托在阻止红军渡江上,无论红军在哪里渡江,他都企图将红军进一步向西南地区驱赶,或者把红军逼进西藏的无人区。他给手下的各个指挥官和地方军阀发电报:“将红军阻截在长江南岸,关系到党国命运。”

③红军于 1935 年 5 月初突然调头南下进入云南,这里是中国与缅甸和印度支那交界的地方。红军经过4 天急行军,抵达距离云南省会云南府 10 英里的地方,地方军阀龙云紧急调集全部兵力进行防卫。同时,蒋介石的增援部队从贵州赶来,紧追不舍。蒋介石和蒋夫人原本一直留在云南府,此时连忙登上法国火车南下前往印度支那。南京方面的大队轰炸机继续每天在红军上空狂轰滥炸,但红军还是继续前进。不久,这种恐惧的气氛消散了,原因是南京方面发现,红军向云南府的挺进只是由小股部队实施的佯攻。红军主力部队正在西进,目标显然是在龙街——长江上游为数不多的几个通航点之一——横渡长江。

④在荒芜的云南山地,长江深入巨大的峡谷,急速穿行。山峡中突起高耸的山峰,长达 1 英里多,两岸矗立着陡峭的石壁。政府军早已全数占领少数几个渡口。蒋介石非常高兴,此时他命令将所有船只拖到长江北岸烧毁。随后,他指挥他的部队和龙云的部队在红军周围进行包抄,企图在这个富有历史盛名的、暗藏危险的江岸上将红军一举剿灭。

⑤红军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仍然继续兵分三路向西朝着龙街方向疾进。那里的船只已被烧毁,南京方面的飞行员报告称,红军一支先头部队开始建造竹桥。蒋介石更加有把握了,造桥需要好几周时间。不过有天晚上,红军的 1 个营突然不知不觉地调转方向,经过一天一夜的强行军,奇迹般地行进了85 英里,在黄昏时赶到附近另一个可能的渡口——皎平渡。夜幕降临时,他们身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进入城镇,神不知鬼不觉,悄悄解除了国民党驻防部队的武装。

⑥船已经被撤到了北岸——可是没有被烧毁。(红军还在数百里之外,并没有往这里来,为何要烧掉船只?政府军之前大概就是这么想的。)不过,要怎么搞条船到南岸来?天黑之后,红军押着一个村吏来到江边,让他向对岸的哨兵呼喊,说政府军已经到了,想要一条船。对岸的哨兵毫不怀疑地派来了一条船。这些“南京”部队的一支分队就这样进入到船舱内,很快就在北岸登陆——终于到达四川境内。守军当时正舒舒服服地打着麻将,红军的潜入让他们吃了一惊。红军没有动武就将他们堆放的武器没收了。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长江文艺出版社,作者:埃德加·斯诺)

班级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3. 标长征路线——小组讨论将⑤⑥段描述的战斗命名为“夜袭皎平渡”,并标注到“红军长征路线图”中,你认为应标注在ABCD 的哪一处?(2分)

  

14. 明长征战略——红军在贵州、云南的胜利展现了新战略的威力。请你用文中的一个关键词来表述这个新战略。(2分)

15. 绘长征画面——小荆读到上文画线句子觉得特别有意思,请你发挥想象,向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3分)

16. 悟长征精神——小楚说:“我觉得红军长征能取得胜利靠的是紧密团结群众。你看,红军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还到贵州大部分村镇召开群众大会,在青年中间建立共产党组织。”请仿照小楚的说法,说说你悟到的长征精神。(3分)

阅读答案:

13. C 

14. 迂回

15. 我红军一路队伍身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登船靠岸,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敌军营地,只见守城敌军正悠闲自在的打着小麻将,随着一声呐喊“举手投降”,这群守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被我红军战士团团围住,他们不知所措,便乖乖的举起了双手。

16. 示例:我觉得红军长征能取得胜利靠的是具有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你看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在陕北胜利会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