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卡吧!吃货团》:美食综艺走向户外,“好好吃饭”深入人心

 昵称71217366 2021-08-07

蟹粉明虾卷、酱油毛蟹、菊花对蟹形、蟹粉小笼……由王宝和酒家蟹宴第二代传人王浩大厨带来的这一桌全蟹宴,瞬间勾起了观众的食欲,也打开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美食记忆。

由东方卫视和欢乐传媒联合出品的户外美食趣味真人秀节目《打卡吧!吃货团》,于8月7日起每周六晚八点档播出,完整视频在百视TV上线。丁禹兮、THE9-刘雨昕、杨迪、岳云鹏、郑恺(按姓氏排序)组成的吃货团,将在整个旅程中完成6大城市的美食打卡。首期吃货团来到上海,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人文风情都在这趟旅程中悉数展现。

以美食为切口

展现上海人文气质与城市基因

如今的上海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是中国对外的一张靓丽名片。在这样的光环下,上海作为历史名城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却鲜为人知。《打卡吧!吃货团》以美食为切口,来展现上海在国际化大都市之外独特的人文风情。

节目开场,吃货团就收到了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刚”:粢饭糕、油饼、油条、豆浆,上海人日常生活的一天就这样被拉开。而后的全蟹宴,可以说是给观众的一场视觉盛宴,也揭开了上海人吃蟹的故事背景。

早在五千年前,上海就有蟹壳出现,如今大闸蟹已是上海人钟爱的美食之一,年消费量达到5-6万吨。吃货团打卡的王宝和酒家创建于1744年,酒楼是黄浦区文物保护点,王宝和蟹宴烹饪技艺也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听王浩大厨介绍每道菜的制作方法,能感受到他对美食和这份职业的热爱。而传统技艺得以百年传承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代上海师傅的坚守。《打卡吧!吃货团》对百年老字号的宣传,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对于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正向意义。

而后吃货团穿梭于上海的街头巷尾寻找美食,自然进入市民在饭店用餐的画面里,双方如同身边的朋友一般自然地问候交流,并且所遇到的市民都积极给他们提供帮助。

节目不吝惜把镜头聚焦于普通人身上,比如跟妈妈逛街突然被岳云鹏拉来玩石头剪刀布劈叉游戏的小朋友,顺风大酒店里解答“老CP”线索的阿姨,邀请杨迪和THE9-刘雨昕上二楼用餐的老弄堂面馆老板等。上海人热情周全的待客之道,这座城市的生活景象和社会风貌就这样被勾勒出来。

整期节目,从早餐到全蟹宴,再到浇头面、排骨年糕、草头圈子等被吃货团打卡的九道特色菜,上海的美食图鉴逐渐丰富完善。此外,节目在呈现美食的同时,还对每道菜品的烹饪方式、风味口感加以注解,对背后的历史渊源进行普及,让观众进一步感受到上海的文化基因。

以个体视角打开时代记忆

引发群体共鸣

美食节目一直是综艺市场上重要的品类。纵观以往的美食节目会发现,场景大多集中在室内,表现形式也局限在厨艺对决上。而《打卡吧!吃货团》实现了类型融合的创新,把美食题材户外游戏挑战类节目相融合,让美食节目走向户外,给人耳目一新的观感。

据悉,整季节目将前往祖国天南地北的六座城市,在每座城市的行程中都会有1位嘉宾作为当地向导。本地向导除了在搜寻美食上有着强大优势,他们与家乡的独家记忆也能赋予观众更真切的体验。

第一站来到上海,吃货团的丁禹兮和郑恺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们的本土优势显露无疑,用上海话与市民无障碍交流,集思广益之下,带领同队的岳云鹏迅速破解了腌笃鲜、四喜烤麸、排骨年糕等美食。


打卡鲜得来的排骨年糕时,郑恺久违地找到了小时候的味道。在1921年,鲜得来创始人何世德在弄口的一个摊档上开始售卖排骨年糕,由此诞生了这道上海家喻户晓的美食。郑恺回忆起小时候爷爷带着自己去吃排骨年糕,虽然要走上半个小时路程,但那份要吃到美食的激动支撑着年幼的自己一路走下去。

当下社会,越多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故乡拼搏,常年在外拍戏的郑恺也不例外。长大后,排骨年糕的味道成为了郑恺与爷爷的专属回忆。

可以发现,《打卡吧!吃货团》以美食为介质串联起两条叙事线,明线是吃货团的打卡之旅,暗线则是当地向导的故乡寻味之旅。亲切的乡音、熟悉的街景、记忆深处的美食,无疑能够治愈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心。

上海这座城市的特殊性在于,有着世世代代居住在此的老上海,也有大批因学业工作而来并扎根于此的“新上海人”。探寻城市文化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打卡吧!吃货团》从当地人的视角出发,从个体的视角入手,让更多观众产生代入感,用普世的情感最大限度地引发群体共鸣。

传递正向生活态度:

追梦路上,别忘记好好吃饭

录完一期《打卡吧!吃货团》,吃货团共同的感受是,要吃上一顿饭太难了。与其他美食节目相比,艺人需要完成各种趣味打卡任务,只有打卡成功才能品尝美食。

首期节目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团魂考验、夹字游戏、石头剪刀布劈叉等玩法。第一个早餐任务就让吃货团陷入了豆浆“魔咒”,直到第五轮THE9-刘雨昕得到岳云鹏的视频提示,才顺利汇合。面对阻挡自己吃全蟹宴的夹字游戏,吃货团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把两个字的词语生拉硬拽成近三十个字的长句。

与节目组对决失败,艺人还要完成“羞耻行为惩罚”,比如THE9-刘雨昕在街头跳女团舞,杨迪向客人撒娇,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

节目采用美食打卡的形式,不止于给观众带来欢乐,更深层的目的,其实是强化吃饭这件事的仪式感。享受一日三餐本是人最基本的需求,而当日常被琐碎的事情填满,吃饭的优先级被迫不断降低,对生活的热爱也逐渐消磨。

正是因为洞察到这一社会现状和年轻人的痛点,节目设置了打卡成功才能享受美食的玩法。打卡任务以及服装、经费上的限制,对应着现实生活中年轻人会面临的种种难题,比如饭点被临时安排加班、被家人催促加快人生进程等,而战胜困难后的美食奖励自然更加香甜。

《打卡吧!吃货团》把好好吃饭的仪式感与重要性植入欢乐的旅程中,也十分契合当下年轻用户的审美取向。通过吃货团的身体力行,节目向年轻人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无论追求梦想有多努力,都别忘记好好吃饭。

结语

整体来看,《打卡吧!吃货团》不仅实现了美食与户外真人秀类型融合的创新,更是少有的扎根生活、脚踏实地的节目。从当地特色美食的选择到背后历史渊源的介绍,可以看出制作团队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索。节目以打卡美食为主线,拓展至手艺、方言、休闲等层面,让观众全方位感受到一座城市的人文风情和历史底蕴,并在吃货团为吃而战的过程中,传递出快乐与”凭本事吃饭“的奋斗精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