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泽州碑刻奇文】石牌坊上的二篇珍贵史料

 锦溪苑 2021-08-08

【泽州碑刻奇文】

石牌坊上的二篇珍贵史料

在泽州县北义城镇黍米山村,至今还耸立着一座贞洁牌坊,其砂石构筑,在朝晖夕阳的映射下,显得金碧辉煌。其中部镶嵌着两块硕大的青石匾,镌刻着两篇清代公文的记录,保存完整,弥足珍贵。

面西的一块为省府县地方官《为旌表李氏建坊呈报记》,它勒石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楷体竖书,正文约600字,内容为当地为凤台县原任大同府儒学导师周官调查李氏请求旌表的文书、代理山西泽州府正堂的知府洪某上呈山西布政使司的呈状,以及巡抚部院的成某的回复。

东面的一块为《户部给银旌表建坊文》,是清礼部户部奉旨拨银建黍米山村牌坊旌表李氏奉旨批复。

此两匾保存良好,雕刻文字清晰完整,为我们展示了黍米山旌表建坊的来龙去脉,是研究封建社会旌表制度及其行文流程细节的珍贵资料。

之一

【泽州古碑白话】

清嘉庆年旌表李氏建坊呈状及批复

为了呼告恳求朝廷,拨银两建造石坊,以旌表本地的模范人物的名声气节,广示皇帝的仁善鸿恩,以便更好地在地方维风化事。事情的缘由起自鲁村乡已故的黍米山村民牛万育之妻李氏。

李氏为邻乡人,幼年就熟知《女箴》这本书,把女子在德才举止等方面应遵循的规范都记载心里,长大后也能遵守奉行为人之母应循的教导。嫁入牛家后敬待夫君,入室登堂更是以孝道侍奉公公和婆婆。李氏这时16岁,便得到了一个好的归属。

正当夫妻二人像鸾凤和鸣一样和和美美过日子的时候,谁知才过了二年,就不幸悲痛地失去丈夫,变成孤身一人。他痛苦悲泣的声音好比孟姜女一样要使塞上的长城崩塌。看着两位白首的老人无人照料,自己又怎么忍心化作没有生命的山头上的望夫石呢!随后的岁月,李氏顽强生活了下来,身虽为儿媳,但担起了代替儿子来行孝的重任,就像古人说的,即使水煮豆为食,再清贫也要赡养父母。

李氏过继了一个本家侄子为自己的子嗣。为了教育好孩子,像古时候人们把熊胆制成药丸夜里咀嚼一样,以苦志提其精神,艰难度日。李氏仅凭纺纱织布,以及缝补、刺绣等针线活来换钱维持生活。夜以继日的劳作,以至于十指出血,两眼昏花。在五十八年的岁月里,立志守节就有四十一载。这虽然是李氏的贞节之心,但更是皇上仁教恩德感化的结果。

因此乡绅请求凤台县学政(相当于今天的县教育局长)大人,仁慈明察,根据我们调查整理的情况,依照惯例报告上级官府,让深恩大惠像雨露一样同时施与这里的乡土。如果有道德而不向外人炫耀,那就像隐藏起来的光辉。惟有建立一种集表彰、纪念、导向和标志作用的石坊,才能使这种精神永存不朽。从近处说,这是李氏节妇之荣耀,从远处来讲,这也是对乡民行为的劝勉。在这里难以能说尽百姓抬头仰望祈盼到极点的情景啊。

特此向上司呈报。原任大同府儒学导师(府学的副长官)周官等,于皇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十二月十八日。

曾得到皇上加五级和十次记录奖励的,如今代理山西泽州府正堂的洪某,为公众推举节孝之人李氏一事,在接到下级呈报后即刻上报山西省布政使司(当时朝廷管理省一级事物的行政机构),在嘉庆二十四年(1819)三月初九,已经得到了布政使邱大人的批示文书。

批文说:本年正月十九日承蒙巡抚部院的成大人,对泽州府代理知府洪某报送的呈文给予了批复。

经审查了解到凤台县黍米山村已故民牛万育之妻李氏,所具有的体性资质纯洁善孝,操守坚贞。年仅十六岁吟诵《桃夭》这首诗歌嫁入夫家。令人悲伤的是仅过去二年就不幸“破镜”,失去了丈夫。但是她尽孝赡养公婆于堂上,从没有亏待过。同时爱抚儿子于膝前,加倍努力地教育培养。

李氏历经四十一年之苦志,邻里都认可赞扬,没有任何闲言碎语。李氏五十八岁,母仪风范美德足可以成为楷模。这完全符合一个妇女守节达到年满五十岁就应该得到表彰的规定。

在此依据凤台县儒学训导周官确认核实的李氏事迹,备置办好相关的文件和评语,由泽州府呈送。经过布政使司下属的办事机构,转送呈报学院,以及相应的衙门,敬候省布政使司的布政使大人,将材料汇集审核后,写成奏本上奏朝廷,予以旌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