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省博、临沂市博、徐州汉画艺术三家博物馆藏“胡汉交战”主题汉画像石嗨赏

 Michael430 2021-08-08

Image

汉匈战争,又称汉匈百年战争是指西汉初年,对匈奴的一系列战役,双方各有胜负,前后历经130余年的战争。此一期间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是以和亲政策和战争政策互相存在,另外,汉武帝的元狩二年(前127年)开始修筑“汉长城”。

汉匈真正的战事一直延续三百年之久,直到东汉永元三年(91年)大将军窦宪耿秉深入瀚海沙漠,出击鹿塞(内蒙古磴口县西北七十公里)三千华里,大破匈奴于金微山(今外蒙古杭爱山),彻底解决汉朝历时三百年之久的匈奴之患。

东汉虽彻底击败北匈奴,但始终无法占领漠北之地,对领土扩张并无助益。另一方面,东汉击破北匈奴,使得鲜卑摆脱匈奴的威胁而壮大,鲜卑取代匈奴成为中国的边患。

在反映战争内容的汉画像石上,“胡汉战争图”居多。有关胡汉战争图的汉画像石中,有胡汉交战、车骑过桥、武卒对阵等内容。

山东省临沂市博物馆相启春先生认为,对于这些胡汉战争图已有四种理解:一是表达了墓主人的功绩。墓主人因为参加过对胡人的战争,成为其戎马生涯中最值得炫耀的事情,故特意刻画以记之。二是一种流行的通用画像题材。胡汉战争图在全国各地的汉画像石上多有发现,由此看来,它是东汉时期比较流行的一种画像题材,“可能是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天下太平的祈求、希望,是“胡虏殄灭天下安”吉祥平安思想的真实反映。三是辟邪的需要。胡汉战争图一般刻画在墓门部分,因为墓门是保护墓主人的第一道屏障,刻画在此,是用血淋淋的战争场景恐吓邪魅,含有辟除不祥、保护墓中人之意。四是表现引领墓主人的升仙之路。胡汉战争图“有的代表的原始寓意可能是引领墓主人的升仙之路,这桥是象征以达到阴阳的界桥,即奈何桥。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画面上为胡汉交战场面,前有七骑作仓皇逃窜状,马上似为胡人(胡人为尖帽、高鼻、胡服),前面一骑已窜入山中(仅露马的后腿),后面五骑胡人,边逃边回身弯弓后射,还有一骑胡人已从马上栽下,被已经追上的汉军士卒割下头颅,另有一骑汉兵正在策马追赶胡人。边饰菱形纹、栏杆。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山东省博物馆


东汉风伯、胡汉交战画像,嘉祥县五老窪出土,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藏。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临沂市博物馆


胡汉战争图:武卒对阵(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埠北头村出土)。画面分两格,右格为十二汉兵,上刻十人左手持盾,右手执环首刀;下刻一人持戟,另一人一手持还首刀,一手执链球。左格刻十五胡兵,用力张弓。两军在中线两端严密对峙。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本内容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文字摘自博物馆展览公开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