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转移!陷入这5个误区,后果不堪设想

 美中嘉和 2021-08-08

处于肿瘤康复期的张大爷,最近突然觉得腰部隐隐作痛,怀疑自己发生骨转移了,赶紧跑到医院找医生“救命”,经过检查,张大爷并没有发生骨转移,而是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腰部疼痛,真是虚惊一场!

相信很多肿瘤患者对“转移”都异常敏感,有的人过度关注,有的人对于“肿瘤转移”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这些错误认识可能会耽误治疗,影响康复,甚至危及生命!

本篇为大家总结了关于肿瘤转移常见的误区,以期能够纠正大家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肿瘤的复发转移!

疼痛就是转移了

骨转移是指癌细胞偷偷地钻进骨头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而且发病率较高,平均每5个患者中就会有1个发生骨转移,是让肿瘤患者及家属闻之色变的一种病情进展。但并非肿瘤患者出现疼痛,就代表肿瘤转移了!

肿瘤患者一般年龄偏大,年龄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半月板损伤等非肿瘤原因也会导致相应部位的疼痛。

另外,肿瘤治疗也可能会导致疼痛,如化疗导致的周围神经痛、胸部手术后肋骨疼痛,以及腰部手术后的腰背痛等。

那什么样的疼痛需要警惕转移呢?

  • 疼痛程度随着时间逐渐加重,常在夜间发作,吃止痛药多数没有效果。

  • 疼痛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进食困难、虚弱乏力等。

CTC\CTDNA等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转移了

单纯的肿瘤标志物升高,是没有办法确诊肿瘤转移的!

循环肿瘤细胞(CTC)是癌症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从癌症组织脱离释放到血液当中的一小部分癌细胞。

循环中的脱氧核糖核酸(ctDNA)是原发肿瘤甚至是转移形成的新肿瘤上的细胞破裂掉落下来的DNA片段,进入了外周血循环系统。

这两个指标在预测肿瘤转移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肿瘤标志物水平的一次升高,并不能说明癌症一定出现了复发或转移,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连续测量,动态监测,结合影像学检查,才有参考价值。

只要过了5年生存期,就不会转移了

我们常听说,肿瘤患者如果安全度过5年生存期,就相当于临床治愈了。很多患者就认为,只要过了5年生存期,肿瘤就不会转移了。

这种说法并不确切!研究显示,首次治疗的1~3年,为肿瘤复发转移的高危时期。之后2年的复发转移概率相对低一些,5年之后复发转移概率会更低一些,但并不代表不会转移!

以乳腺癌为例,其复发转移时间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在手术后的2-3年,特别HER-2过表达及一些高风险的患者,第二个高峰是在术后第7-8年,主要是激素依赖型的乳腺癌患者。因此,即使过了5年生存期,我们仍不可掉以轻心!

手术切除了就不会转移

手术往往只能够切除瘤体及瘤体附近的肿瘤组织,很有可能有一些肿瘤细胞在手术时已经“渗入”到其他看似正常的组织中了。在天时地利的情况下,手术后“潜逃”的肿瘤细胞继续“生长”,仍然会导致肿瘤转移。

也正是因为如此,多数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还会辅助放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尽量消灭“潜伏”的癌细胞,减少复发转移的几率。

发生转移就没救了

很多人都认为肿瘤发生了转移就等同于生命快走到了尽头,简单来说就是等死。其实并非所有的癌症复发转移后都无药可救,根据肿瘤的类型和转移的方式,会有相应的应对方法。

癌细胞发生转移先不要着急,如果仅仅转移在单个器官中,转移病灶比较小,往往可以通过手术或放化疗将转移病灶消除。

有些发生转移的朋友知道自己的病情之后就丧失了治疗的信心,心情跌倒谷底,抗拒治疗,这样的情绪下,不仅会错过治疗时机,还会加重病情。所以,在得知复发转移时,应该听从专业医生指导,配合治疗。

写在最后

肿瘤患者应定期复查,及时发现转移病灶,及早接受治疗,这样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