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的变化——河图“四变”

 心理咨询诊所 2021-08-08

在上一章中我谈到了河图的五维认知空间。为什么要谈这个呢?因为不从质心的思维角度去读易经,我们就无法真正地认识易理。易经是谈阴阳状态的转化的,这种状态的转化是双方同时在变,而不变的是中五。生数变了,成数跟着变。上卦变了下卦也会跟着变。同时,阳五阴十中又同时包含着双方,既有生,也有灭,既有始,又有终。所以读易经要有高思维,全局的思维,周全的思维。因为阴阳无非是量子,能量就有叠加态,物质就有正反属性。所以我们偏一端就无法明晰易理,执一念而不成变化。阳卦多阴,阴卦多阳;中医不是为了治病而医,是为了无病;兵法不是为了战争而战,是为了止战;求仁不是为了善,是因为制恶;道家不是为了无为,而是为了无不为,凡此种种,才是易理的核心。不以质心的思维去看这些易象,去解易理,便会觉得矛盾重重。

在河图中有四种变化,就是四个生数:一,二,三,四。这四个变化为什么是一二相对,三四相对?有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二七会在一六的对面呢?还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理解呢?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里的水,既是水,也不是水。是水,是因为古人只能看到水生万物的现象,潮湿的环境容易产生一维生命,所以古人可能认为是天上的阳气下来凝聚成水分,然后水分滋生了各种蝇虫腐菌,所以认为这是成就一个六级空间的原因。而说不是水,是因为水不能直接用水分去理解,而是内敛、凝聚,润下的一种五行属性。用我们现在的科学理解,就是聚变。是阳气下行,与阴结合,产生聚变作用,从而形成了单细胞。地六,说明了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所谓流水不腐,死水才会长满各种细菌。

易经的变化——河图“四变”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这句话就是单细胞产生裂变,形成了多细胞体。这种裂变是增殖方式的,所以称之为火。而这种增殖性质也就是五行火的属性。天七,说明这是个相对动荡的环境。我们常说母亲在怀孕时,要多适当地做运动,四处走走,就是这个理。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说的是生命体形成后,经过天地阴阳两气培育,成长为成熟的生命体。这种变我称之为育变。就像树逐渐成长成熟的过程。地八,说明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才有助于培育新的生命体。有些人培育花花草草,常常要去关心它长得怎么样了,这边动动那边动动,结果把花草都给养死了。同样,一个安全文明的社会,正是我们培育孩子的最佳环境。所以以前看那些“狼爸”“虎妈”的报道,说是为了孩子的独立性,其实我看都不是。孩子就应该在童年快快乐乐地成长。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个道理:孩子童年快乐了,他接受后天阳气就充分一些,大脑在处理阳气的能力也更强些。而后天阳气与先天阴身结合,形成的是思维和思想。所以孩子幼年到10岁前是接受后天阳气并适应、处理后天阳气的重要阶段。这段时间决定着孩子聪明与否。而人为管教多了,就是后天的阴进入大脑,相当于人为地把计算机的CPU处理能力降低了。这样对孩子哪会有好处呢?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说的是生命体成熟后,产生果实,果实又凝结种子,繁衍新的生命体。所以我称之为殖变。什么是天九?王弼称九为天之德。是说六爻俱为阳,才称为九。而天之德又是什么呢?其实用现代科学讲就是量子的能量态。能量态表现的就是叠加态。天之德就是这种能量的平等、自由态。在传统文化里就是积德行善。所以为什么现在人动不动就有不会生育或不想生育呢?其实就是天之德不够,天不成之,谋之也无用。用现代话讲是能量不足,身体虚弱,用传统话讲就是积德不够。

这四句话并不是单指生命体的演变,而是我为了更直观更简单地表述这种变化拿生命体的演变来说明这四句话的内涵。这四句话其实是阐述了易经中的变化,从聚变开始,到繁衍不息,也体现了易经的发展观。所谓三生万物,生生不息,就是因为一个事物,一种变化会不断地演变下去,从而形成大道的不变。

很显然,有些人马上就看出了这四变的奥秘了——一二变是先天的,三四变是后天的。这就是为什么后来会有先天向后天的转变的原因。这个我放在后面讲。这里只是提前说明一下先天八卦变为后天八卦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也提前说明一下后天八卦的来源依据。

一变二变是延续的,就是先要聚变成一个细胞体,然后再由细胞分裂成一个多细胞的生命体,这是在前一个完成后一个才能开始的。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由阳到阴的完整链。用圆来表示,就是一个完整的闭合环。

易经的变化——河图“四变”

而三四变不是这样一个闭合环。一棵树不可能长出果实就要死去,一个人不可能有了下一代就要死去。相反,树在长出了果实证明它处于成熟期,一个人有了下一代也表明了他正处于盛年期。而这正是中五的特点。也是易经六爻中第五爻的性质——最盛时也是新事物的开始,也是衰老的开始。而当易处于第六爻时,表示旧生命体衰老,而新生命体处于成长的最快最好的时期。

所以易经阳在五爻,阴在二爻为中为正。在易经中,一个现象或一个事态新旧交替周期是四变,而生命周期是六变。这点很重要,因为在预测和推算过程中的应期中要先明白这个道理。比如推算人类目前的文明周期,天地数55个黑白点,一个点用4变乘以365年算,则是55*4*365=80300年,而一个点用6变乘以365年算,则是55*6*365=120450年。你说是哪个比较合理呢?当然是用6变的合理些。反过来,你推算朝代更替周期,就用4变比较合理了。所以说,读易经一定要尽可能地把自己放在中五的位置去思考一些易理。现在的量子密钥据说就是根据量子的纠缠理论,把解密和加密放在一起同时进行的,从而产生绝对的安全性。这种解密和加密并存其实就是中五质心的第五维思维。就是易经中阳五的位置:生灭并存,终始相随,正反相依。

河图的这四变不仅于物质,事态如此,于思想也是如此的。一个念头,产生聚变,引起想法,形成逻辑后,又开始裂变,形成体系。体系慢慢被证实被补充,达到育变,最后传播给众人,众人利用这种思想体系,再殖变成丰富多样的新内容、新体系。所以说,简单的这四句话,却道出了天下诸多变化的规律。

那么,为什么二变在一变的对面?还有先天八卦在河图中是怎么样排列的,如何演化成洛书的?这些问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诸多迷题。我们现在大致知道了河图的样子,我们接下来就一步步地解,看能不能了解易经的真实面貌。尤其是先天八卦,现在可能在中医和道家中保存得最多了。我几天前看到一个关于张至顺道长的帖子,大体是解“巽风吹在水面上”还有什么“左眼阳右眼阴”的,我一看就知道是先天八卦的内容。所以我觉得中医和道家中应该保存着相当多的先天八卦的知识。那么我们下一章就进入这先人的先天八卦里转一圈,看看我们会不会迷路!如果能解开先天八卦的东西,也许对于我们了解中医和道家将会大有益处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