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踪《北平古物陈列所》——您真地知道“故宫”始于何时吗?

 昵称76496706 2021-08-08

您在故宫过大年,我在家里看故宫。泡杯浓茶翻翻重头文章“故宫早期刊物的特色及其历史意义”都缺载的《文献》,还有这些“故宫导引”与“故宫简介”……细瞧老北平的“北平古物陈列所”与“《故宫博物院》”

——朋友,当您从故宫的正门“午门”步入《《故宫博物院》》时,恐怕并不知道在1948年前多半是踏进了《北平古物陈列所》吧?!

只可惜,时代的烙印如过眼云烟,全都被忘记了!

“故宫” 始于何时


故宫,几乎成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有名词,令人不会想到沈阳和南京也有故宫。

故宫,若问它始于何时?许多媒体与白纸黑字都说它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即紫禁城,是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没人怀疑这1925年?因为谁也不会琢磨这个“故”字。

因此本文先要从汉语的“故”字掰起。“故”,有多种意思;但故宫的“故”,只是老、旧、死、过去、原来的意思,最常见的民间的“故居”就是死人活着时的居所。“故宫”呢?当然是“死”了已成历史的封建皇帝的皇宫或紫禁城了。

由此可见,故宫之“故”,应从它故去之时算起;故宫之故也是故宫之始,一死即一生。

这样,问题就简单了,故宫之“故”当然是在1911年(清末溥仪皇朝的宣统三年)的辛亥革命了。是它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帝制、故掉了封建皇帝、取消了封建皇统、建立了共和国家;您想,皇上都被故了,紫禁城还不一起“故宫”了!

再从现代的产权或物权来看,紫禁城的权属?虽然溥仪居住宫里直到1924年才被迫搬出离开京城,但那皇宫早已不是他的;那么它在1925年何“故”之有?所以故宫之“故”并不能从那时算起。

故宫博物院官网的院史编年

民国共和,宽待旧帝制定了《清室优待条件》允许溥仪“暂居宫禁”,也只是紫城的“后寝”部分,只能算无偿“借”给他,那紫禁城的产权已经属于了全体国民!

您可能会说,抠这么个“故”字,有意思吗?我觉得挺有意义,追溯故宫之“故”,在封建王朝天下万物都是皇家的,紫禁城与老百姓没一毛钱的关系;是哪个皇帝也不会让出金銮宝座交出皇产?所以得感谢辛亥革命“故”去了皇朝,建立民国天下为公,将紫禁城变成了国民可以自由参观的“国立博物馆”。

看看今天满荧屏的清宫皇帝戏,全都忘记了故宫之“故”,或许更有抠抠这“故”字的价值了!

最早的故宫应是北平古物陈列所


《北平古物陈列所游览指南》

笔者前面说出了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不能算是故宫之始或最早的故宫,还有更重要的理由,因为在它前面十多年早有了《北平古物陈列所》!

正是它,在辛亥革命胜利后接受民国政府的使命、占据管理使用了紫禁城的午门前朝的大部分达34年之久。

据载:“古物陈列所图说:古物陈列所,系就故紫禁城南部外廷各殿设立。紫禁城内周六里、围墙一千六十八丈三尺二寸,外廷约居其半;所属城门凡三,南曰午门、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城之东南西南二角,各有重楼高矗云表;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位居中央;文华殿位于东,武英殿位于西,各殿宇軔于元修于明清朝,因之间有增饰……自民国三年移运奉天、热河两处行宫宝物庋藏于此,并于各殿内添制柜格分类陈设公睹国人,而古物陈列所乃于焉成立……”

如今的《故宫博物院》官网的介绍也承认以上的事实:

“古物陈列所:1914年2月4日成立,所址设在紫禁城外朝部分,治格任所长。此前,当时的内务部与逊清皇室将盛京(沈阳)故宫、热河(承德)离宫两处所藏宝器二十余万件运至紫禁城,交由古物陈列所保管。对外开放后,所内举办了大量展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1915年,在已毁的咸安宫的基础上,建设了近代第一座专门用于文物保藏的大型库房--宝蕴楼。抗战时,其随故宫迁运文物。1947年,正式并入《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作为近代第一座国立博物馆,其成立与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1920年代,燕京大学组织参观北平古物陈列所

从《北平古物陈列所游览指南》刊载的全图可见,北平古物陈列所确实占据了“故宫”正门以北的一大片宫域;而《故宫博物院》呢,偏居在两侧。

有人或许会提出:还有个《国立历史博物馆》,如今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都说它是第一个国立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的说明

那就请细看最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官网说明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10月10日,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寻踪北平古物陈列所


那么,《北平古物陈列所》是怎么回事呢?幸有“古物陈列所的兴衰及其历史地位述评”文章(《故宫博物院院刊》作者段勇)披露,笔者缩写如下:

《北平古物陈列所》成立的渊源  

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不难明白它是源起西方博物馆文化的传入,时间主要在清末,有识之士提出了仿效外国开办博物馆、建设皇家博物馆的构想。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张謇“奏请皇太后、皇上颂赐内府所藏”在京师设立帝室博览馆。1913年(民国二年)再次提出将紫禁城改为博物苑、图书馆。 


宣统二年(1910年),还有金梁提出用皇室收藏建立博物馆,在民国后从保护皇室财产以图复辟的目的,向溥仪建议设立博览馆。

然而个人的努力无奈于世界的大势,国家应是民之国家,国之一切应当为全体国民所有;于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皇朝,将皇产归为国家代表之国民;民国政府保护旧帝财产文物,提出了成立国立博物馆。1912年的“内务部官制草案”规定内务部礼俗司职掌“关于保存古物事项”。1912年10月1日,内务部筹设古物保存所上呈“查古物应归博物馆保存……博物馆尚未成立以先……于京师设立古物保存所一处”

古物陈列所的来源



研究认为,以上事件是“古物陈列所”成立催化剂。 


前者,在1913年7月熊希龄从热河都统任上调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后,盗卖热河避暑山庄的文物成风。熊希龄奉袁世凯令派许世英查办,案情扑朔迷离,以追回被盗漆木器、织绣品、玉器、瓷器等229件了草结案。直接导致“由民国政府备价收归国有”,将承德避暑山庄和沈阳故宫的文物运回。

熊希龄

热河的1949箱1877件共119500余件,分七次费时一年运京。沈阳的1201箱共114600余件在1914年内务部派治格等人分六次运回北京。

“1914年反复辟”,事因刮起了复辟风。民国二年新年,民国政府派代表向逊帝溥仪拜年,民国三年被人称为复辟年。袁世凯祀孔,用三卿士大夫的官秩,设清史馆擢用前清旧臣……有劳乃宣与宋育仁等公然宣传'还政于清’……

于是,总统袁世凯派内务总长朱启钤、司法总长章宗祥“与清皇室接洽,以遏乱源” ,在《清室优待条件》上达成七条善后办法,规定“清皇室应尊重中华民国国家统治权”废除了逊清皇室的爵赏、刑罚等权力。 


与此同时,北洋政府为绝逊清觊觎,决定将收归民国的紫禁城的前朝部分改成公共性质的“古物陈列所”,“由美国退还庚款内拨给二十万元为开办费”——北平古物陈列所瓜熟蒂落,从此向国民打开了紫禁城厚重的城门。

中国第一个国立博物馆



中国的博物馆事业,从“国产”看,是从1905年张謇创建“南通博物苑”起步;从“国立”看,1912年到1914年10月11日正式开放的北平古物陈列所、英文名The National Museum(国立博物馆或国家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博物馆,还创造了中国博物馆的不少“第一”。

古物陈列所,规定全年360天无节假日地开放,门票分“定价券”、“联合券”(即通票)、“半价券”(节日或优待票)、“军人券”、“免费券”(优待清华学校教职员学生等)。   

古物陈列所特别展览券

   

古物陈列所,还陆续接收了京师与各地的文物,1934年藏品达28万余件,与《故宫博物院》一样经历了抗战南迁与运台,古物陈列所的学术活动,在1919年完成书画目录,1925年基本完成馆藏总目,1927年成立了鉴定委员会,在30年代开设了国画研究室,编辑出版丰富;1926年11月拓印商周青铜器铭文,1928年后编成《 宝蕴楼彝器图录》(哈佛燕京学社印行),从1916年2月自印明信片,翻印历代帝王像,印制《北平古物陈列所全图》,发印古代绘画、人物画像、花鸟画、 山水册页、书法碑帖、缂丝、照片、地图、游览指南等82种。 

文物南迁

古物陈列所,还在1914年5月安装了紫禁城里第一部电话,在当年安装了自来水……只可惜,它的知名度在1928年后南京国民政府时,到了顶点;此后,因名称的定位不利又不善营销,反被偏居的《故宫博物院》抢得了故宫、紫禁城冠名的无形资产,又因牵连北洋被南京打入另册,在与《故宫博物院》的竞争下每况愈下。故宫之午门,也便经常成了一门进三馆(古物陈列所、故宫博物院与历史博物馆)。”   

太和门北望太和殿 ,五人合影居中者为吴瀛,1924年受聘为清室善后委员会顾问,清点故宫文物,后任故宫博物院秘书。 20世纪初摄

到抗战胜利,1946年民国政府再次决议将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其藏品除运去台湾的都留在了南京博物院,到1948年北平古物陈列所终于完全消失了。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