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王朝逊位后,紫禁城午门争夺战打响,两家博物馆因何明争暗斗

 清風明月逍遥客 2021-12-07

紫禁城的午门前,自北向南依次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朝称承天门)、大清门(明朝称大明门),午门后有太和门(明朝称奉天门,后来改称皇极门,清朝改称太和门),各门之内,两侧建有廊庑,形成用门庑围绕形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是受到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之影响。

午门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

在封建王朝午门是颁发皇帝诏书之处。每年农历腊月初一,在午门举办颁布翌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到重大战争,军队凯旋时,在午门举办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明朝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是在午门前举行。民间传说中有所谓“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也是指午门前,但将此处作为杀人刑场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是民间传说而已。

每逢重大典礼以及重要节日,均在午门前陈设体现着皇帝威严的卤簿。明朝时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的上元节,午门悬灯,皇帝赐宴百官。《类腋·天部·正月》引孙国敉《燕都游览志》:“立春日,于午门赐百官春饼。”皇帝在立春日赐春饼,端午日赐凉糕,重阳日赐花糕。清朝时,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日,在午门“颁朔”,颁发次年历书。

午门前还设有两根红杖。两名护军手持红杖坐在门下,亲王以下人员经过时不起立。若有不报名便擅入门者,护军可举杖便打。午门下的两处小房原是明朝锦衣卫值房,东西两厢以及禁门站满了禁军校尉。

1911年2月12日清王朝逊位,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根据《清室优待条件》“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也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等清室成员可以继续住在紫禁城的后宫中,尊号、待遇、年号保持不变,但紫禁城的前朝部分划归民国政府所有。

紫禁城的前朝部分收归国有本是好事,但不曾想从1914年至1930年的十六年间,两家博物馆为了午门的所有权,它们相互竞争,争夺游客。

古物陈列所于1914年10月在故宫文华殿和武英殿成立,首开皇宫社会化的先河,成为北京最早对外开放的博物馆。该所主要保管陈列清廷辽宁、热河两行宫114600多件文物,代表了我国20世纪20年代博物馆的水平。当时古物陈列所仅有武英殿一处展室,因此有时也用武英殿代称古物陈列所。

最初古物陈列所的开放并未引发舆论关注。北洋政府仅在开幕当天准备了一些展览券分送政府各机关,并未进行宣传,这样的作法是怕刺激居后宫的逊清皇室。1914年10月24日鲁迅参观古物陈列所时感觉“殆如骨董店耳”。再加上门票价格偏高,且名称并未以故宫作为标榜,所以关注古物陈列所的人不多。到了1916年以后,古物陈列所的那些引人入胜的艺术品逐渐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观众。

1926年10月10日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国立历史博物馆虽然在三家博物馆中算是开放最晚的,但却是最早筹备设立的。

1912年7月9日民国教育部于国子监设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17年,教育部决议将紫禁城端门至午门一带划为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址。1918年7月,国立历史博物馆奉教育部令52号从国子监迁入午门、端门一带。国立历史博物馆迁入午门、端门一带之后,将午门城楼作为陈列室,城下两廊作为储藏室,午门三门封闭以后,将端门作为国立历史博物馆正门,左右阙门作为旁门,自端门到午门中间的区域变为封闭的院落。

国立历史博物馆由于缺乏经费,在筹备成立后很长时间也未能对外开放。1924年8月1日,国立历史博物馆在午门城楼举行展览并正式对外展出。后来在洪业的资助下,国立历史博物馆终于在1926年10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

对午门的管辖归属,古物陈列所与国立历史博物馆双方存在分歧。

1930年1月2日,古物陈列所突然开启午门正门售票,并且在1月到2月(即从公历元旦到旧历春节之间)的三个时段,共计开启午门16天。古物陈列所还在午门两旁横贴标语,招揽游客。古物陈列所开启午门,是由于经费困难,亟需吸引更多观众购票参观。古物陈列所成立之后,观众从东华门、西华门出入,数量较为有限。1928年,为方便嘉宾参加在太和殿或者太和门举办的北伐胜利庆祝大典,午门正门曾经开启一天,民众蜂拥而至。所以古物陈列希望开启午门以增加观众。

此举引发管理并使用午门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的不满,1月2日午门首次开放当天,国立历史博物馆即派员同古物陈列所交涉。此后历史博物馆致函中央研究院,请该院向内政部交涉解决。国立历史博物馆还以“午门洞开,防范必须周密”为由,从1月4日起停止参观,并且关闭端门中门,在午门前栏起绳索以封锁午门。由于午门如果长时间开启,国立历史博物馆将失掉从午门到端门之间的封闭院落,所以历史博物馆坚决反对开启午门。

1930年1月8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从开封刚回北平,便亲自到古物陈列所协商,又在1月10日再度命国立历史博物馆派人到古物陈列所重申关闭午门的要求。1月16日古物陈列所关闭午门之后,1月17日傅斯年再到古物陈列所交涉。1月19日,双方举行了最后的谈判,但谈判陷入僵局。

1930年1月29日,《内政部勘电北平古物陈列所,午门扃闭向由该所管理,仰即据理力争由》,内政部在其中称“午门启闭向由该所管理,原案具在。仰即据理力争,可也。”此后古物陈列所致函国立历史博物馆,认为国立历史博物馆为了保护午门旁边的铜炮而设铁丝,实际上是“有意妨害本所售票,阻碍民众交通”,要求国立历史博物馆将午门前的绳索移开。国立历史博物馆对此强烈反对。1930年1月30日,获悉国立历史博物馆不会自动撤除绳索,古物陈列所遂强行派人剪断了午门前的绳索,“即时开启午门正门,设桌售票”。随后古物陈列所致电内政部,称“职所迫不得已,业将当门铁丝及绳索撤去数尺,特先奉闻。”国立历史博物馆则呈文中央研究院求援。1930年2月12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致信南京国民政府前内政部长樊象离,请内政部公正执事。1930 年3月26日,内政部训令古物陈列所,“提议两种解决办法,是否可行”,实际上承认了国立历史博物馆对午门的监管权。午门争夺战告终。

古物陈列所在这场午门争夺战中失败,表面上是两家博物馆的事,其实背后体现的是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的争斗。

自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古物陈列所的地位就开始削弱了。古物陈列所原是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倡立,直属内务部,开办费是北京政府从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中拨出的二十万元。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古物陈列所,开始进行开始机构改组、冗员裁汰、经费核减、文物清点,致使古物陈列所地位急剧下降,一度改归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北平档案保管处管理,编制遭缩减,所长改称主任,地位和影响一落千丈,最终在1948年并入故宫博物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