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20%癌症患者因为营养不良丧命,专家呼吁癌症患者注重营养摄入

 寿尊众牛樟芝 2021-08-08
根据台湾卫福部统计,近年来,国人十大死因,癌症连续38年位居榜首。
如今,人人都是闻癌色变,也因此癌症成为国人最担心的疾病,患癌人数也在逐年不断攀升。
台湾肠癌病友协会荣誉理事长王辉明表示,营养不良是癌症患者面临的最严重问题,其中与治疗的副作用有着极大的关系,大肠直肠癌的治疗方式非常多样化,包括手术治疗、标靶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案可能会遭遇不同的副作用。例如疲倦、恶心、呕吐、拉肚子、胃口不好、口腔溃疡等,进而影响癌症患者的进食情形,甚至无法进食,因此产生营养缺乏的状况,更可能导致后续的治疗无法顺利进行。


临床显示
每5位癌症患者就有1人因营养不良而丧命

王辉明表示,癌细胞会让身体机能失衡,身体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肌肉量不断分解,人也会不断消瘦。根据外国研究调查显示,约80%癌症患者都曾经出现营养缺乏的问题,进而被迫中止治疗或降低药剂量,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在临床中,每5人就有1个癌症患者死于营养不良而非癌症本身。

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研究显示,有50%癌症病人都会出现恶病质症状,恶病质会让病人的营养状况变差,其中近40%的患者都因恶病质而死亡。因此除了鼓励癌症患者尽量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在癌症成为慢性病化的趋势下,正确补充癌症专用的营养补充品,让抗癌之路得到更有力的支持。

营养介入后
7成癌症患者体重增加
生活品质改善

台湾肠癌病友协会秘书长糠荣诚指出,癌症治疗的效果与病患的营养介入密不可分,因癌细胞会产生诱导发炎的细胞激素,增加蛋白质及脂肪的分解,导致异常的代谢、能量及营养素过度消耗等问题,加上患者因接受治疗会产生食慾不佳的副作用,如未及时补充营养,导致营养不良,不仅体重下降、体力不支,更可能影响治疗耐受度,甚至无法继续进行治疗。
一项针对癌症患者的营养介入调查,与全台湾共45家医院合作,共计近200位患者参与,分别在参与营养介入计画时及介入后访谈。
其结果显示:超过7成的癌症患者体重增加、食慾增加,超过8成癌症患者活动力增加与生活品质获得改善,更有超过9成的癌症患者,因为有完整营养支持,可以维持疗程计画,让抗癌疗程不中断,可见积极补充正确营养是抗癌的关键。


营养补充的三大关键:
低糖、优质脂肪、高蛋白

糠荣诚说道,癌症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就是营养介入,且介入的时机也非常重要,癌症患者是否能顺利度过抗癌期间,就是有没有正确的补充营养,因此透过治疗前后的营养状态评估,拟定自身所需要的营养需求策略非常重要。
其中最重要的三大关键就是低醣、优质脂肪、高蛋白。
癌细胞的热量来源都是从醣类(碳水化合物)来的,碳水化合物建议摄取佔总热量来源的30%~40%,且多数癌症患者有高血糖的问题,主因是癌症会造成胰岛素阻抗性,影响胰岛素功能,所以不建议摄取过多的醣类。
同时癌细胞会释放一些促炎细胞因子及肿瘤因子,使脂肪、蛋白质消失,造成癌症患者肌肉萎缩,因此建议摄取优质脂肪及较多的蛋白才能协助组织再生及避免营养不良的情况,脂肪的部分则建议摄取总热量来源30%~50% 。
糠荣诚强调,照顾患者的过程中发现,手术或化放疗造成的食慾不振也是造成营养不良的凶手,因此营养补充不能马虎,日常持续性的营养介入,可让治疗过程顺利,帮助癌症患者打造更强韧的后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