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肝硬化性血氨升高的原因

 吴海香 2021-08-08

一、氨清除下降

1. 由先天性代谢异常引起的代谢紊乱

先天性代谢异常(IEMs)(如有机酸尿症或肉毒碱缺乏症),通常在儿童时期发病,但尿素循环障碍可影响尿素循环中的任何酶,可出现在成人患者当中。以X连锁隐性遗传模式为特征的鸟氨酸转氨甲酰酶(OTC)缺乏是最常见的尿素循环障碍的病因。OTC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可从昏睡和定向障碍到深度昏迷。这种酶缺乏症限制了肝脏将氨转化为尿素的能力,导致非肝硬化性高氨血症,并可持续无任何症状。

2. 门体分流

自发性门体分流在肝硬化患者中很常见。先天性门体分流可能是肝内分流也可能是肝外分流,并且常在新生儿期诊断。

导致门体分流的门静脉血栓形成(PVT)可也导致非肝硬化性高氨血症(将氨分流到体循环中),这种情况下的脑病表现轻微,患者保留有部分肝功能。

3. 某些药物

某些药物会破坏尿素循环,特别是丙戊酸,已知其可诱发非肝硬化性高氨血症。丙戊酸增加丙酸水平,后者可抑制尿素循环的限速酶——氨甲酰磷酸合成酶。据报道,丙戊酸诱导的高氨血症的患病率为35%-45%,患者通常无症状。

高氨血症也可由甘氨酸引起,其他可能引起高氨血症的药物有卡马西平、利巴韦林和磺胺嘧啶,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二、氨产生增加

1. 肌肉分解代谢增加

癫痫发作、饥饿和创伤都与高氨血症有关。这些情况会导致肝脏不能处理增加的氮负荷的患者(如尿素循环障碍患者)出现高氨血症性脑病。值得注意的是,一项对17例短暂性高氨血症的回顾性研究发现,高氨血症可能与全身性癫痫发作有关,尽管其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可能与癫痫发作期间持续的肌肉收缩有关。与HE时血氨水平波动相比,癫痫发作的患者血氨水平会迅速恢复正常。

2. 全胃肠外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TPN)中的高蛋白质负荷可导致尿素循环障碍。成人服用仅含必需氨基酸的全胃肠外营养素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在这些病人中,鸟氨酸(尿素循环中的底物)的缺乏损害了氨解毒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