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单|若想读《论语》,我建议你先读这三本书

 韦海生 2021-08-08

这是 书邦人 的第 124 篇原创文章

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为什么说读不通《左传》,就读不懂《论语》?》,说到了《左传》与《论语》的关系。

不过大部分人读《论语》并非为了学论文,做学问,也不必像李硕写《孔子大历史》一样,对《左传》典故信手拈来。

我们只是想在《论语》中读出一点道理来,就不需要去啃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甚至连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都可以不读。

因为对于大多数文言文不过关或没兴趣读原文的人而言,他能放下手机游戏,去读《于丹<论语>心得》也是好的。我接下来推荐的这三本就不难读,却让喜欢《论语》的朋友有所收获。


01


《华杉讲透<论语>》

华杉写的这本是大部头,全书共680页,近70万字,相当于把《论语》原文扩充了近五倍。可读起来却很流畅,就好像一个人在耳边跟你聊天一样。

我这样说,并非这本书写得很浅或像写流水账一样,而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绝不是作者的主观臆想。

比如《论语》中的这句:「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从字面去看不难理解,说的是言论笃实诚恳是好事,但我们也得区分他是真君子,还是装模作样的伪君子。

而在本书中,作者还做了一些考证,历史上朱熹怎么说,刘宝楠的注解是什么,张居正怎样理解,钱穆认同谁的解释,甚至连这句话的标点符号变化等,都一一说明。

尽管如此事无巨细地罗列各家观点,读起来也不枯燥,在《论语》每句话的解读结尾,作者除了做一些个人总结,还联系生活中的例子以及跟其他书的观点,融会贯通。


比如在讲「子张问善人之道」这句,作者还讲到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日本剑道的「守破离」,拓宽了读者的视野。本书书名说是讲透《论语》,至于是不是真的讲透,我不肯断定,它讲得比其他书更细是看得见的。


02


《论语三百讲》

傅佩荣写的这套《论语三百讲》共三册,936页,66万字,篇幅和《华杉讲透<论语>》差不多,也讲得比较细,目前能把《论语》讲得如此深入浅出的,我只看到这两本。

它也是一句句讲解的,先是列出一句原文,接着是白话文解释,再是诠释这句话,引用到一些古籍,最后是联系当下,如何学以致用。

此外,作者还对《论语》原文有所阐发,加入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我认为不是牵强附会,而是把我们一直以来较为形式化的理解延伸出去,让读者看到某一句话还可以那样读。

比如曾子的那句「吾日三省吾身」,虽然后面接着的是三件事,但「三」这个字在古代一般指多数,不一定正好三件事。像曾子这样的大孝子,孝在他生活中也是格外反省的。


在曾子看来,孝顺可不只是赡养父母,让他们吃好喝好而已,还要让他们在走不动时,还可以帮助他们继续实践善的事。

就像曾子给眼睛看不见的父亲每餐准备酒肉,待父亲吃饱了还请示他剩下的酒肉给谁,父亲自然很高兴,人虽然老了却还能行善,把剩菜分给穷人——这便是曾子的孝。

在读这套书时,类似的例子和讲解还有很多,我们可以从中慢慢读懂《论语》。


03


《丧家狗》

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里介绍《丧家狗》时,说李零教授是有脾气的,我读过这本书之后才了解李教授的脾气是什么。

本书封面那句「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就看出一二,而他说自己读《论语》的结论是用孔子的话来讲话,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拍人民群众的马屁,也是一种脾气。

不得不说,李零教授在本书中表现出来的怨气还是有点大的,当你读过其他温柔敦厚,又安全感十足的《论语》解读著作之后,这种反差就很明显。

不过它是一本好书,当你读过之后再认真读一读《论语》,你的收获一定很大这种收获不仅在对原文的理解,还普及了不少与《论语》相关的基础知识。


比如在本书的自序里,作者讲了自己为什么读《论语》,读什么,如何读,以及阅读这本书的历程;本书四篇导读也非常精彩,讲到了孔子、孔门弟子、古人怎样读《论语》,现代人读《论语》的方法和基本参考书等,即使你不读全文,自序和导读部分也让你受益匪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