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狠人曾国藩

 醉倚西风 2021-08-08

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于是,集中精力,在电脑面前写了两个多小时,两千多字,却因没有保存而归零。按我的性格,若非真的想写,实在不想回头重操旧刀了。

但我还是耐住性情,喝杯茶,重新打开电脑。

因为喜欢,想一吐为快,就再写一遍吧!

什么是狠人?狠人就是在某些方面有过人能力的人。曾国藩是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于清朝“中兴第一名臣”,曾经连升十级,官至一品,完全符合儒家所说的“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是个真正的狠角色。

曾国藩说过,读书贵在有识。对于这位圣贤,应把他放置到生活中去看待。对于这个狠人,作为读者,我们能从他的身上得到哪些启发呢?

我认为,他的“狠”首先表现在实干上。

作为读书人,喜欢舞文弄墨,喜欢高谈阔论,喜欢坐而论道。因此,人们的印象中,读书人就是“手无缚鸡之力”,喜欢夸夸其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事功上,却非得实干不可。曾国藩是个读书人,一代大儒,自然有着读书人的长处,读书人会的,他做得都很好。作为狠人,他难能其贵的是避免了读书人的短板。他敢于死嗑,能够较劲,敢于下功夫。真正把读书作为了工具,把读书落脚在致用上。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带兵打仗上。

41岁那年,他因母亲病逝而回乡奔丧,此时,太平天军起义已席卷两湖之地。那时,他开始帮助地方团练,后来组建了“湘军”。44岁,奉命出征太平军,以十年的军旅生涯,终于平定了太平军,成为清代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

不惑之年出征,十年苦斗露峥嵘。

文人封武侯,是狠人曾国藩留给世人的最大亮点,最能体现他的实干精神。

带兵打仗,可是真刀真枪,哪敢玩虚的。曾国藩懂得这个道理,他带兵的要决不是三十六计,也不是孙子兵法,这些他懂,但是,他把功夫下在“扎硬寨,打死仗”。他曾在家书中写道,“筑墙须八尺高,三尺厚;壕沟须八尺宽,六尺深;墙内有内壕一道,墙外有外壕二道或三道;壕内需密钉竹签”,这种笨功夫,正是打仗的真本领。他曾作一联送给弟弟“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息,既要精到,又要简捷”。这哪里有书生气,简直是江湖老手。

带兵打仗,他注重“强毅之气”,什么是强毅之气?就是“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勾心斗角,相迎相拒,则报复无已时耳”,做人如此,打仗亦如此。就是要早起,要庄敬,要劳苦,要有恒。他特别注重早起,并以身作则,认为早起练兵,能振奋精神,提升士气。就连他的优秀学生李鸿章,也不敢在老师面前睡懒觉。他带兵注重勤劳,常常“早作夜思,以求有济”。

治军之道,以能战为第一要义。他告诫弟弟,“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他说“探骊之法,以善战而得珠,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官绅为第三义”,不是说爱兵如子不重要,不是说团结协作不重要,如果没有了战斗力,一切都是白扯。他的三弟就以能战而闻名。

作为一介书生,曾国藩带兵的狠功在于敢于用人。在他的幕府内,广罗天下英才,只要有本事,他都能容得下,并给予重用。他留给后人的,除了家书以外,据说还有一部《兵鉴》,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识人术。他曾在家书里写道“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整顿营规、讲求战守次之”。正是懂得协调,擅于用人,不断放大格局,才能成就大事。

狠人曾国藩最大的狠招不是对别人狠,而是对自己狠。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曾国藩是个笨小孩儿》,文中提到曾国藩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人,他也曾经在会试中两次不中,但是,他注重用功,能够坚持不懈,最终,于28岁考中进士,踏入漫长的仕途之路。重要的是,曾国藩并没有把读书作为敲门砖,而是把读书作为终生的日课,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终身学习者。他在给家人的来信中,提及最多的也是劝子弟读书。他说,读书与考试互不相碍,不可因考试而读书,读书是传家之宝,这不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吗?在书信中,他还提到了很多好的读书方法,例如,读书要学以致用,读书要专而有恒,读书要有耐心和恒心,“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这些劝诫直到今天,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狠人曾国藩对自己狠,主要表现在勤劳上。他曾说过,居家以勤劳为要,后来干脆把“勤”字直接改作了“劳”字,他说“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他勤勉做事,只问积劳,不问成名,坚持把小事做好。世间哪里有那么多大事,即使大事,也是由一件件小事累积而成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积少成多,点点成线。他不但注重早起,注重读书,还非常注重习字做文上,“宁少勿断”,每天都写,他的书法圆润清秀,自成一家。他的诗文既讲求文采,又注重实用,被梁启超誉为“桐城派之大成”。他善于治家,每封书信都情真意切,字字玑珠,成为家庭教育,家风传承的典范。

狠人曾国藩对自己狠,主要是严于自律,对生活充满了敬畏。他常常告诫家人,不靠当官发财而遗后人。他还说,乱世居华屋广厦,尤非所宜。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怒。虽然身居高位,但他熟读历史,懂得退让,懂得守缺,他说“守其缺,才能成其全”,他把书斋定为“求缺斋”,在盛名之下守住自我,身居高位也不为人忌。

狠人曾国藩把一生的精力都用在修身上,己立才能立人,修身之后,才能齐家治国。曾国藩也有很多毛病,他也把这些毛病记在自己的笔记里,例如,喜欢美女;例如,戒烟屡次失败;例如,发过脾气;例如,打过败仗……曾国藩在他的面前放置了一面镜子,常常照见自己的“小”来,并不断反省,改进。他要求自己和家人,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他强求自己不断反省,改过。自强者胜!他不是一个完人,却一直走在完人的路上。他也不是一个圣人,却一直朝着圣人的目标前行。

对比狠人曾国藩,像我这样的读书人真的十分汗颜。读的书很多,也不专,更不深,还不能致用,读书除了养成自己的一身坏毛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好逸恶劳外,真的一无是处。多年前,有位尊贵的师长曾当面指出我的缺点,做事要稳,要准,我不以为意,岁月蹉跎,时日虚掷,华发徒生,奈何奈何!如果说人的一生都在修行,那么,做难事者必有所成。少点主义,多点致用;少点幻想,安于琐事,才是普通人的行走之道,向圣贤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