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峰灵应岩有求必应

 僰俗 2021-08-09

作者:刘宇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有“灵应岩”

灵应岩,又称五龙岩,是唐代均州太守奉旨祈雨的地方。因此,灵应岩在武当山道教发展史上实为功不可没。

武当山志记载,唐贞观年间,天下大旱。均州太守姚简就来到这里祈雨,结果天下果然下了一场透雨。唐太宗就此诏令在武当山建五龙祠,从而揭开了皇室在武当山建庙宇的序幕。

道教有道教法器,其中有一件是桃木剑。

桃木亦名“降龙木”,是我国民间伐邪制鬼所用的重要材料。桃符也是我国春联的原型,古代门口挂桃符,可以镇灾避邪。而“桃木剑”则为道士施法必备利器,攻击力居首

接下来看回我们中峰的灵应岩。

看看这些石刻,是不是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的画风?

是不是极似插入土地的大宝剑 ?

上图永城的大宝剑

道教法器还有拷鬼棒,木制棍形,上面刻有各种符箓,据说有驱鬼降妖的功效,用于道教开坛作法或平时驱赶鬼魅、妖邪之用,又称“打鬼棒”。

灵应岩除了大宝剑外,那些火柴棍的样子石棒棒是不是打鬼棒呢?

前不久,綦江道教协会副会长元然子道长考察中峰大鹏山,说中峰大鹏山源至道教。

如果是豌豆滚入屁股遇了圆的话:

武当山弟子在元明时期传教到中峰修建大鹏山,效仿武当山弄灵应岩,让信众有个“有求必应”的场所呢?

道法场所得有法器啊,就在那些石壁上弄上斩妖除魔的桃木剑与打鬼棒哟。

我们中峰遇到大旱之年有求雨的传统,又有神灵边放几条木棍子(打鬼棒?)传统元素;武当山大鹏山都为道教,且都有灵应岩。

真还说不定我们大鹏山是武当山的分公司呢!

中峰灵应岩有求必应!

欢迎读者留言作讨论,特别是中峰镇的乡邻,谢谢!

份图片来源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刘  宇 ,綦江区中峰镇应子山人,企业管理人员,中共党员。








《僰俗》征稿启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