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高祖刘邦贪酒好色,早年间痞气十足,萧何、张良为何始终跟随他

 昵称v3C3lRo9 2021-08-09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句话用在汉高祖刘邦的身上简直再合适不过了!草根出身的刘邦由于家教不好,总是让人觉得他一身痞子气,如同市井流氓一般好说大话、不爱干活儿,且整天吊儿郎当、贪酒好色。

然而,这个在外人甚至家人眼里看来都是个市井流氓的痞子,最终却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想来,也是令很多人感到费解。

最重要的是,如刘邦这般贪酒好色之徒,身边却有着萧何、张良等能人异士始终忠心追随着,这又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痞气十足的刘邦为人甚是豪爽,喜爱结交各方好友,即便生活非常窘迫,内心却异常地清高孤傲,不甘下流、讲义气是他的代表性标签。

正所谓“食,色,性也!”,刘邦好酒及色不假,但他却“宽仁爱人,意豁如也”,相比起楚霸王项羽的屠城和杀降,刘邦则显然要宽厚得多。

“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悟性高,是刘邦初见张良之时,留给张良的第一印象,在张良看来,这是刘邦最大的优点。二人谈论兵法时,刘邦不但细心聆听,且还可举一反三。不但如此,作为一个领导者,刘邦还能听劝,也善于采纳正确的意见。相比起狂妄自大、听不进别人意见的项羽来说,这种悟性是天生的。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聪明的刘邦向来知人善用。他将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以及供应粮草之时全部交给萧何负责,又将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事交给张良负责,至于南征北战、攻城略地的事情,自然就交由韩信负责。“如今,我刘邦得此三杰,对他们敢用且善用,试问,怎能不得天下!”由此可见,以刘邦的胸怀及胆略,这些悍将及谋士能不争相跟随、为之效力吗?

更重要的是,和贵族出身的楚霸王相比,粗鲁无文的刘邦却更懂政治,刘邦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在推翻暴秦以后,刘邦为笼络秦国百姓的民心,美女一个不要、珠宝一件不取,这和他平日里的作风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精于帝王权术的刘邦,任用刚刚投奔自己的陈平当护军,以此来打压周勃、灌婴等老部下的骄傲心态;他还借着萧何力荐的理由,启用了默默无闻的韩信为大将,以牵制沛县老人,从而巩固自己的主导权;在分封功臣时,他故意抬高萧何贬低曹参,为的就是制造两派对立,以便自己居中制衡博弈。

所以说,开朗大气、不装不作的刘邦身上自带着一种英雄的豪气和游侠的义气,充满着乡霸痞气的他集江湖气、市井气和英雄的霸气于一身。刘邦的身边能聚集如此多的良将奇才,就说明了他有着过人之处,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因此,如张良与萧何这样的能人谋士才会死忠于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