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性格论》(六十六)

 燕山茶社 2021-08-09

前面讲了许多虚荣的基础理论,现在讲一下虚荣外显的整体行为特征:

第一,虚荣只会主观思维。这无需过多的解释,我们前面刚讲过“虚荣是每个人自我真实精神需求的本能的表面化”。真实的精神需求当然是个主观行为,这代表着虚荣对于自身而言原本就是个主观意识,就此我们可以推论认知的越主观也就越狭隘,必然也会越虚荣。反之越客观,认知越广泛也就越不虚荣,不过那是虚伪,是权衡后的虚伪,而只要是对自我真实精神有所隐藏的虚伪,都是务实而不是真实(我们讲的“务实”,不要理解成那种世俗上狭隘的纯粹对于实际利益获取的务实,而是对于自我获利的同时可以保证社会发展和社交延续的务实,社会和社交一旦丧失,一切真实的精神需求都将变成镜花水月般的最不真实。因此他们可能是隐藏真实需求的目标和目的,必要的时候可以亏损或者转向其他利益,但也可能只是隐藏真实的需求强度,放弃利益最大化的原始虚荣本性。另外要理解务实不一定有效,也不一定合适,只是一种违背自我真实意愿的对于客观社交环境的协商和迁就,其结果依然取决于自我认知和社会社交环境状况,但这就是将虚荣从完全的原始本性精神走向人文社会精神的变化过程)

第二,虚荣大方。首先单就虚荣本身而言肯定不会吝啬。因为追求必须要有付出,世界的一切就是这样,从肤浅的直观上讲有得必然要有失,不舍得付出也就不会有任何获得的希望。那虚荣得到什么?当然是“自信”,归根结底说到的就是自信,人情互动的自信,社会认可的自信,甚至连自己都会对自我能力产生迷幻的自信。尽管可能有些虚假,但好处是这无需真实的能力较量,而为了躲避较量那就必须要有所付出,也就是“大方”(执着于比较的,必然是因为拥有充足的自信,无论是真实还是虚假,总之他们只有对荣的追求而不虚,不虚那就是纯粹的感情交流因此很难大方,或者说他们大方的面与世俗利益追求无关,因此会表现的很窄)。再说有了自信以后,谁敢说哪一天不会变成真实的荣耀?当然到底有多大方也要看其他具体条件的配合。

第三,虚荣爱吹牛和说谎,或者用文明的叫法:“浮夸”。至于爱吹什么与吹牛时相互的社会位置以及具体的身份地位有关,比如商业的爱吹人脉,中下层爱吹自身的重要性,上层爱吹未来的辉煌,年长爱吹过去的功绩,底层实在没有什么吹的就吹地域和经历(因此可以解释最排外的性格为什么一定是社会最底层的原因,当外来的人员一旦也拥有了与他们同样的地域身份,就等于消灭了他们唯一的骄傲和自信,所以即便不产生什么利益的竞争,其精神上的矛盾也比较难以调和)。观察一下,所有的虚荣共同爱吹的一个主题必然会是重感情,多仗义,有能力,因为这些特性在任何社会阶层群体里都是普世价值的闪光点,又都是在短时间内无法验证的,既然和身份地位无关,所以世人皆可吹之,岂能不记乎。吹只不过是夸大,但是总要有点依据,当什么依据都没有的话就只能编一点,或者借用别人的经历,这就上升到了说谎,由此也容易习惯延伸到对于自我行为和利益的谎言,而这时候就真实的来到对于自我信誉的破坏。其实再深入观察一下吹牛的目的性都是很强,也就是有针对性的自己捧自己,以追求社交对方的接受,信任和重视,理论上没有人会去特意吹一个对方不感兴趣的事情,出现的话不是情商太低,就是已经浮夸到了骨子里。总之浮夸必有其浮夸的原因,这样就权当个人广告看看而已,既然是广告,那至于疗效就需要见仁见智。

第四,虚荣不耐“捧”也不抗“激”。虚假的荣耀必然缺少客观的赞扬,既然如此,有意而为之的“捧”就是虚荣不可缺少的精神渴望。只有“捧”的存在和对“捧”的向往,其虚荣才有自我存在的可能性,他们是虚荣的安全基础和成长养分,既然“捧”是虚荣的生理需求,那当然对此既没有抵抗力又缺乏警惕心。至于说“激”,那是“捧”的对立面,一般而言“捧”是针对虚荣未来的“荣”,而“激”则是直接针对虚荣现在的“虚”,也就是说“激”是直接去威胁虚荣的当前的安全甚至是生存的基础,自然要受到其最激烈的对抗,因此对于“捧”而言,他们更不抗“激”。

第五,虚荣爱找别人麻烦但是也爱帮助别人。当身边的人忘记了“捧”的时候就要提醒注意,当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时候更加不能放过,具体手法这同样和当事人所处的身份位置有关。强势的习惯于打击他人,在贬低对方的同时必然会相应的抬高自己,因此这个办法最经济和效率而且立竿见影(这也是自大的行为习惯的原因)。但是弱势和不那么自信的就要依靠去帮助别人,人力,物力,精神的花费当然也会稍大一些,虽说具体方式不同但是他们的行为本质一样,一致选择了对比法,这就是其他人越黑则显得自己越白。打击他人是直接贬低对方而变相的表扬自己,帮助他人是直接的表扬自己,也顺便的贬低了所有的其他人。那他们的帮助和真正的人情道德有什么区别?其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工具而后者是目的。人情道德既然就是目的,当然是以达到目的即可,而虚荣在这里只是工具,那就要争取去达到自我夸耀的目的。因此他们必然会发挥工具的最大价值,所以其行为会显得趋向极端,帮助则尽显高调,打击则会过分的严厉并且极具攻击性,甚至刻薄和恶毒。就此我们可以认定刻薄和泛人性主义是虚荣同时存在两种行为特征,道德的虚荣,人情的滥觞,强迫式的要求提供帮助,或者要求接受帮助,都属于这种泛人性主义,因此他们也存在着虚荣的另一个特性,方向不见得错误,但是程度必然过于夸张。

第六,虚荣爱推卸责任但是也爱揽责任。面对一些明摆着的或者已经无法补救的问题,虚荣当然要推卸责任。谁也不能去捧一个已经发生的错误,自己有了污点吹牛也是负担,更不要说这是直接打击虚荣安全感的把柄,那理所当然的需要推卸给其他人。不管真假,虚荣至少要在表面上做到看似白璧无瑕,以此来说,虚荣大多都会伴随着一定倾向的完美主义式的强迫症,这时候我们可以推论当虚荣放弃了对自我外在形象的追求,那基本上就是走到了自顾不暇的思想混乱阶段。但是和第四条同样的道理,弱势或者不那么自信的虚荣,有时候就要反其道而行。依靠替其他人背黑锅来树立在真正责任人面前的位置,让责任人因其亏欠而感激,并且报答或者认可自己,以此还能从心理和道义上给自己树立起一些拯救他人的优越感和自信(自卑性格由于自身的吝啬和怨恨而不会轻易的替他人背锅,但是再加上虚荣的动力就可以,因为这就成为了实现自我追求的谄媚手段之一,当然事先对其进行风险和利益的评估也是他们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推断自身的自卑性越强,追求的利益值越低,其评估的也就也会越严格苛刻,只不过信息能否对称也是个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推卸责任是虚荣广义的普适社交情结,而揽责任则只是虚荣有针对性的具体社交特需行为。

(六十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