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为(1928年一1996年),湖南省衡山县宋桥乡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九岁开始就给地主家放牛做工,十七岁时去了湘永煤矿井下挖煤,从小受尽了地主、资本家的压迫剥削。1949年湘永煤矿解放,他积极的投身了煤矿的的重建工作,担任了矿团委书记工作,1952年加中国入共产党,随后被组织上送到北京煤炭部干部学校为期半年的培训学习,还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新中国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煤炭当时作为第一能源,国家建设急需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1952年,湖南成立了第一支专门的煤田地质勘探队,文少为同志是这支队伍的开拓人之一,他先后担任了原166队、140队、114队的领导职务,是煤勘系统有名的”文队长”。他的足迹踏遍三湘大地,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间参入指挥了全省几次大的勘探会战,曾转战于怀化、邵阳、郴州、娄底、衡阳、常德等地区,为探明湖南的煤炭资源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指导了我省煤矿企业的发展。
由于长年的野外工作,使他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和冠心病,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的身体,1978年调他到湘潭市担任省煤田地质勘探机械厂党委书记直至退休。煤田地质勘探在解放初期是相当艰苦的,勘探设备落后,道路不通,要翻山越岭困难可想而知,特别是在湘西山区更是危险无时不在,那里最艰险那里就有文队长的身影,文少为同志于1960年,1970年曾二度被派往怀化工作。文少为同志一生对党忠心耿耿,爱憎分明,严于律己,尽管”文革期间”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仍然是保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忘我工作,兢兢业业,从不为个人向组织上提任何要求。他生活上艰苦朴素,清正廉洁,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文少为同志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育有三子一女,妻子周守珍也是早年参加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干部。 文少为同志不平凡的一生在湖南煤田地质勘探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记忆。
供稿:文超
编辑: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