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办法总比困难多!靶向药耐药的出路在这里!

 何裕民 2021-08-09

这是位肺癌脑转移的病人,有ALK基因突变,到现在已经6年半,目前在吃二代靶向药——赛瑞替尼,差不多已经2年半。5年前开始在我们这联合中医药治疗,一直到现在,而且二代药已经让她减量服用。

最近一次复查结果提示,肺部、脑部病灶非常稳定。也许有人会说,这都是靶向药的功劳,没中药什么事吧。但要注意,患者着重跟我们说的是,她现在精神状态很好,生活质量很高。

原来她一直有严重的焦虑抑郁失眠,睡眠不靠安眠药(阿普唑仑)基本就是彻夜不眠,而且阿普唑仑的量很大,基本一晚至少服用3颗,而现在,减到了只服用1粒就能安然入睡,睡眠质量也大有改善,基本上一觉到天亮,性格也变得很开朗。

#1

靶向治疗,耐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靶向药物问世的初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希望和信心,所有人都以为攻克癌症的春天即将到来,然而,在欢欣鼓舞之后,很快就出现了困扰和忧虑。

众所周知,靶向药物治疗的原理,是基于通过基因检测,找到突变的靶点,然后选择对该靶点有作用的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核心部位,进而起到抑制肿瘤,实现治疗效果。但是人体内存在的基因千千万万,跟某一疾病有关的基因可能就有成千上百,虽然核心基因对于某种疾病影响重大,但基因也不是独立工作的,它们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相互间彼此缠绕,相互影响。

确实,相较于常规的放疗或化疗,靶向治疗虽然更加精准,对人体的损害也相对较小,但靶向治疗,并不是真的没有毒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就有皮疹、腹泻、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心功能损伤等。而且,大多数靶向药都可能在短期内出现耐药性,一般6-8个月就可能耐药。

著名肝癌专家汤钊猷院士就曾说过:“多吉美(索拉非尼)这种治疗肝癌的靶向药,虽然平均延长了患者三个月的生存期,但也会促使远处转移。”所以,耐药及毒副反应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我们应用靶向药的第一天起,就需要考虑到后面如果耐药该怎么办的问题。

#2

中医药延缓/逆转靶向药的耐药性

很多患者认为靶向药就是肿瘤治疗的最后手段,一旦耐药就无药可治。其实,这是不对的。虽然,针对耐药问题,现在没有统一的答案,只有根据不同的肿瘤类型、靶点、耐药原因等分析和考虑,以期更好的治疗肿瘤。但换个角度来想,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下其他治疗手段?如中医药措施等。

我们都知道肿瘤是一种内乱,但也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单纯治内乱,不处理好环境影响,后面还会出别的内乱。中医药的优势所在就是调整和控制,维持脏腑功能阴阳平衡,阴平阳秘,再加上其他非医学手段(饮食,体能,心理),稳定整体,配合靶向治疗,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近年来,中医药在靶向药物治疗方面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较多,多项研究证实,中医药可以延缓,甚至逆转靶向药的耐药性。

#3

中医药,不仅是调补身体那么简单

人们总以为,中医药只能调补身体,对于肿瘤的治疗没什么大作用,最多也就作为化、放疗的辅助手段。其实不然,这一认识大错特错。在癌症治疗过程中,中医药自有众多优势和特点,只不过人们未充分加以利用,以至于其无法很好地发挥而已。

中医药治疗癌症方法的多样化,既符合肿瘤的复杂多变性,从而满足我们对个性化治疗的需求,同时还能体现整体和长远总体疗效。

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比如说乏力、失眠等,中医药也是“有一手”,虽说“覆杯而愈”有点夸张,但是短时间改善是不争的事实。

一位乳腺癌肺转移的患者,来看诊的时候是坐着轮椅来的,自诉乏力,心慌胸闷,不能活动,一活动就喘不过气来,我们根据患者的情况予以辨证用药,回去后2天,家属反馈说,吃了2付药后,患者心慌胸闷减轻了,也能起来走两步了,虽然走的也不是很远,但是跟原来连坐着都困难,只能躺着比起来,好的不是一点两点了。

临床碰到不少这样的肿瘤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放化疗后,体质很差,来看诊的时候,基本都是坐轮椅,家属搀扶着进来的,经过一段时间中医药治疗,都很快能改善体能状况,实现生活自理,这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Advice

前文述及的病例中,患者开始患有严重的焦虑、抑郁、失眠,并且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我们都知道长期抑郁、失眠是肿瘤的催化剂,而中药除了对靶向药物起效和延缓耐药有着很大的保护作用外,越来越多的中药、中药复方被证实可以调节改善抑郁症、失眠。

该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中医药治疗,不仅肿瘤控制的很好,抑郁、失眠也都大有改善。因此,当失眠、焦虑、抑郁和肿瘤一起找上门的时候,不妨试试中医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