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俺村“活雷锋”——张贵林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1-08-09

我的家乡张家峪,是邢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我们张家峪有位爱管闲事的好大哥,人们都称他是“活雷锋”。他叫张贵林。

张贵林大哥年轻帅气,勤劳能干,凭自己的双手买了台拖拉机,在我村的矿山上拉矿石跑运输。那时候,我村的矿产资源特别丰厚,开采不不少的小铁矿,基于此,俺村多了往外运输矿石这个行业。我村的这位小帅哥就是其中的一员名将。

那时候,拉矿石的车太多了,整天的不是这个车坏在了路上堵住了路,就是那个车翻倒在了路边沟里,张大哥看在了眼里,疼在心中。于是,他主动承担起为人义务修车的大任。每当遇到有车坏到路上,只要他遇见了,都会主动上去帮忙,能修则修,用拉则拉。为了这些车,他可没少吃苦头,所流的汗水比任何人都多,所付出的心血无法估量。

那次在帮小五子修车时,由于操作不甚把胳膊扭伤了,但他没吭声硬是把车修好了,他才去医院检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那天下午,他开车来到“挑断沿”,碰见邻村的一辆拉矿石的车翻在了路边沟里。

他停下车,二话没说,上前询问人家怎么回事?之后就帮人家把车上的货物卸下来,再一点点的用木杠子把车扶正修理好,又帮人家一起把货装上车。此时已是伸手不见五指了……就这样,他一天天在这条山路上服务着,忙碌着。也就是这种精神打动了当地的每一位车主,大家纷纷称赞他是“活雷锋”。

张哥默默奉献从不要报酬的精神打动了冯聚花嫂嫂的心,未见两人花前月下缠绵,而总能经常在这条路上看到两个人一起为他人忙碌的身影。

就这样不知又过了多少年,为保护环境,我村的矿禁止开采了。这两口子把车卖掉了,但并没有失业,却又悄然加入到我村红白理事会中来了。

我村曾经没有这个组织,每每遇上村里谁家有红白事,都是同姓一大家子主动前来帮忙。所用的桌椅板凳、盘盘碟碟都是东借一家,西凑一户。大家只是各用其长,往往是择菜洗菜的一大堆,没人动手能炒菜。

对用量的多少,做饭几锅,更是没人把握,不是剩多了,主家不高兴;要不就是也不够吃了,主家没脸面了。就是因为这样不分主次,经常在这些事上不是闹意见,就是闹笑话,常常给外人留下不少笑柄。

看到这些笑话,张哥认为,这些不光光是主家没脸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张家峪人没脸面。他决计牵头成立了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没料到张哥不但是名好车手,而且在管理红白事方面还很有造旨。

每当遇到谁家有喜事,他一般都要忙上。第一天,他来到事主家,与主家进行详细的策算,有多少亲戚会来,朋友又有多少,帮忙人员多少等等。再根据人数算定食菜的需用量,计算出多少桌,用多少桌椅板凳、盘碟碗筷等等。

接下来就是计划谁来干什么,主事的统一分配,结合村里这些帮忙的人各有什么特长,谁又适合干什么样的工作,按排什么样的活,列出清单,按单派人,秩序井然。这样,张哥把每件事情计划得那么周到,那么详细。第二天,他会早早来到主家里安排工作,逐个检查每个环节是否有疏漏或是否合理等等。

第三天,这是最重要的环节,一点都马虎不得,他明白,理事会一帮人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我们整个村的形象。所以他更是细而又细,待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又帮帮那个,总怕我们这些帮忙的人有错漏。他经常挂在嘴边这么一句话:人家既然让咱来管,那是给咱面子,看得起咱。咱必须全心全意的给人家办好,只有这样,主家才有面子,咱村的形象才能被外村人看好,

也正因为我村有这样一位周到细致,办事稳重的好大哥才没有出过乱子,更没有出过差错。每当人们说起这事,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点赞的。

张哥既有做红事的才能,又有做白事的胆大心细。凡有经验过的人都知道,理事长白天安排好工作以后,一般晚上就没什么事了。可他却与别人不同,他会主动留下与孝子一起守灵做伴。张哥常说,老人这一辈子,就这一晚上在家,自此之后再不回还,因此要好好陪陪逝者,多多唠叨唠叨心里话,归往西天的路上不孤单。这又是我们这些人无法可比的。

特别是下葬时,这又是张大哥和我村的大力士张群岭两个人最卖力的时候到了。每当大家一起把土棺抬到墓地,下到葬坑后,有阴阳先生拿着罗盘调方向。听从阴阳先生指令,摆动棺材这可是个又要卖力气,又得拿准头的活。这时候,我们这些人只能围在四周干瞪眼。

我们农村有句说法,称土不过三,意思是土坑与土棺的体积是有一定尺寸限制的,所以每次挖的土坑总比棺材要大那么一些,也就是只能一个人勉强站到土坑里摆弄棺材方向。这几百斤重的土棺平放到一个一米二三深的地坑里,人都没法站脚,怎么才能搬动一口大棺材?又不至于伤着自己。这时候,总是张哥和大力士张群岭主动跳到葬坑一起完成这一高难动作。

要我说我们村家家都欠张哥的情,户户都欠张哥的意。这就是我们心中的“活雷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