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黄芬芳野菊花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1-08-09

文/张坤棉
早晨醒来,突然想去野外走走,享受一下久违了的徒步快乐。野外空气是湿润的,清新的,有着淡淡的芳香,那是泥土的清香、玉米收获后粉碎秸秆甜甜的香、秋天野花的浓香的大集会。
 拐过一道弯,和路边的野菊花撞了个满头。这些小黄花犹如漫天繁星,争奇斗艳,散发着淡淡的芳香。
嫩黄色的小花,中间是圆圆的花心,花心上有密密麻麻的小孔,是花种子的宫殿。
花心四周的花瓣,尖尖的。小菊花的形状像向日葵,只是太小了,它们开得密密麻麻,一层一蓬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无拘无束,快乐烂漫。
仿佛一群稚嫩的小孩子,你推我搡在看热闹,满脸的兴奋、欣喜。
我忍不住牵来一朵,把鼻子凑上去,闭上眼睛,丝丝缕缕的花香,飘飘荡荡,钻入肺腑,亲近而温馨。我深呼吸,再深呼吸,贪婪的嗅着花香。那香味袅袅的,熏醉了看花人。
宋代诗人杨万里写有《野菊》,给了它诗情画意。“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天色已晚,诗人旅途劳累,正要归宿休息,却被野菊的丰姿和妙香所吸引,连忙折取一枝来来观赏。
他赞叹野菊小黄花生在山野,无人观赏重视,却是幽闲自得,不减妙香,不慕赏识,不像庭院中的菊花,有人栽培,却也正好不受人们的干扰,表达了诗人对小野菊花的关切赞美之情。
我采了一些小菊花回来,放在锅里蒸30分钟,拿出来,晾在篦子上,干了就是野菊花茶了。
捏几个放在茶杯里,热水一冲,黄色的茶汤就出来了,那颜色浑厚纯正,惹人垂涎。喝一口,倍感凉爽,还夹杂着纯正的药香,满口芬芳。
这菊花茶去火效果非常好,我一天喝一次可以,如果上午喝一次,下午再喝一次,就会寒得咳嗽了,霸道吧?也有人采摘回来晒干,装进布袋里做菊花枕头,有助于安眠。
野菊花味道有点苦,是清热解毒药,性质比较平和,可以归到肺经、肝经和肾经,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疼、眼睛红,平肝明目,药效比普通的菊花更强。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些漂亮的野菊花,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凭借顽强的生命力,繁衍生存。
它们在河畔、沟边、田埂旁、土路边,安家落户,默默无闻,静静开花,独自欢笑。
我被这小黄野菊花感动了,没有人松土、施肥、浇水,却是没心没肺地开得一塌糊涂。
它安然的呆在在路边,接受着晨露的滋润,阳光的温暖,默默地守候着过往的农民、车辆。不管有没有人欣赏它,都尽心尽力的去绽放,快乐地迎风舞蹈,做着自己该做的事。
这又像经常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朴实的农民,在广阔的田野上辛勤耕耘收获,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做着该做的事情,守望着来年的期盼,贡献者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者简介:张坤棉,女,54岁,内邱县作家协会会员,内丘县文化馆诵读班学员。热爱大自然,喜欢写作、诵读、户外运动。尤其喜欢亲近大自然。热爱学习,不求质的飞跃,但求每天进步一点点。作品发表在《牛城晚报》《内丘报》《鹤岗日报》等多个自媒体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