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原生父母亲有精神障碍,如何促进其孩子健康成长?

 社工客 2021-08-09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刘平

    单位 | 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我曾经是一名从事了将近两年精神卫生领域的社会工作者,近期承接了事实孤儿社工支持服务项目,其中有部分儿童父母亲属于精神障碍患者。众所周知,精神障碍是一种特殊的疾病,而且社会大众绝大部分人会用有色眼光看待精神障碍患者,给精神障碍患者和家属带来的强烈的病耻感,据说儿童是家长的复制品,当原件父母亲有精神障碍,如何促进其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在服务中需要突破的难题。   

服务初期时,我们会去了解孩子们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因为父母亲疾病的原因,孩子们多数是由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家人陪伴长大,当然也有部分儿童由于其他原因,是由居家康复的父母亲陪伴长大。结合儿童现状,我们实行了分类分级管理,采取以入户走访为主的个案服务形式,下面就服务中的实际情况及其感悟,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摆脱家长病情的阴影

社工在服务中,发现有其他家人陪伴的儿童,其家人会将儿童学习成绩不好,归结为其父母亲疾病的影响。小利的母亲是一名精神残障人士,其父亲去世后,小利居住在幺爸家,小利不喜欢上学,其幺爸幺婶会经常抱怨,觉得小利就像她妈妈,社工在走访中,倾听其幺爸幺婶的抱怨,了解其家人为小利成长的付出,小利的户口在农村,其幺爸幺婶为了小利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把小利带到重庆主城上学,由于其户口原因,小利所读学校离家较远,小利又是女生,幺爸幺婶自己的儿子上学都没有接送,却要天天接送小利上学放学。

社工一方面引导小利感谢幺爸幺婶的付出,一方面了解到其幺爸幺婶儿子学习成绩也不好,促进其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其幺爸和幺婶在教育孩子父母,没有达成共识,互相抱怨对方,社工陪同其回顾小利的成长经历,小利小时候和父亲在工地长大,颠沛流离,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社工引导其家人降低对小利学习要求,减少念叨其母亲病情影响小利智力的频率。儿童学习成绩好坏,不仅仅与其父母亲遗传有关,还与其家庭环境,监护人的教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相关。

拓宽监护人思路,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愿景

有家人陪伴的儿童如果学习成绩好,其家人的一些不正确认知会影响儿童的成长。昊昊10岁,学习成绩好,会帮助班级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能够正确面对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精神发育迟滞的病情,昊昊告诉社工,他的理想是长大以后去当兵,监护人昊昊外婆告诉他:成绩不好的孩子,才会去当兵。

昊昊有些气馁,社工为昊昊介绍,如果学习成绩好,可以去考军校,既满足了昊昊当兵的愿望,还有可能当军官,也需要成绩好,昊昊觉得自己有了学习的动力。由于监护人年迈体弱,和社会脱节,对于社会的认知有一些偏差,导致其无力引导儿童,让儿童缺乏前行的动力。社工的介入,激发了儿童内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儿童及其家人与时俱进,增强其家庭的抗逆力。

运用儿童发展思路,改变其患者家属认知

还有部分儿童,由于监护人家庭等其他原因,无法履行监护人责任,由居家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自己履行监护权。晗晗的母亲是一名长期服药的精神障碍患者,父亲去世后,晗晗很长一段时间是由外婆照顾,外婆不堪重负,去世后,晗晗的监护人是其舅舅,基于舅舅要照顾年迈体弱的外公,舅舅还有自己的家庭,晗晗实际是和妈妈一起居住,其母亲因为服药的原因,较嗜睡,担心早上无法起床给晗晗做早餐,晚上九点就睡觉,晗晗自己管理自己,做完作业就打游戏,有时候会打到凌晨,其母亲怀疑学校的水和午餐不健康,导致晗晗不在学校喝水,不吃学校午餐,疲于天天回家就餐,晗晗在班上几乎没有一个好朋友,除周末陪妈妈买菜,晗晗几乎不外出,天天都在上网,玩游戏,作业会拖拉直到最后才完成,其母亲催促,晗晗就哭,其母亲觉得孩子哭心疼,就不再说晗晗。

通过社工入户走访,为儿童购买食品,水杯,还陪同其吃早餐,引导其了解到外面的食品,水也是可以食用的。社工还鼓励案主母亲有自己的朋友和生活,陪同晗晗及其母亲一起探索未来,读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晗晗会面临的住校问题,为晗晗链接资源,让其到社工站学习英语,一周有两天能够得学习上到指点。社工运用儿童未来成长,发展的思维,来引导儿童改变患者母亲的偏执认知,鼓励儿童融入社会,拥有美好人生。

倾听家人倾述,培养儿童及家人同理心

都说孩子是父母亲的心头肉,但有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却没有这样的认知,林林的父母亲都是长期服药居家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林林和婆婆及其父母亲一起生活。林林虽然只有8岁,但他会要求其父母亲去找工作,林林父母亲出去就业也处处碰壁,有一天,林林回家,发现父母亲在偷偷吃东西,看见林林放学回家,就把门关掉,林林眼巴巴望着父母亲关闭的门,气得嗷嗷痛哭,其婆婆也抑制不住,流出了伤心的泪。精神障碍患者由于药物的原因,会特别喜欢吃东西贪吃,嗜睡,导致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体型偏胖,病情复发时。

社工在入户走访时,会给其家人讲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常见病症,督促其家人监督精神障碍患者服药,观察其眼神,睡眠情况,是否有自言自语等症状,促进其家人理解精神障碍患者,也让儿童及其家人学会理解照顾患者。

社工在服务其父母亲是精神障碍患者儿童时,除了常规的走访,社工会关心儿童的安全,会观察精神障碍患者情绪,关心其服药,引导儿童适应其成长环境,接纳照顾自己患病的父母,协助其制定成长规划,促进其努力学习,争取改变家庭命运,让自己的家人可以生活得更好。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人生,非婚生子的豪豪和贵贵,其母亲是一名精神障碍患者,从出生他们就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在派出所登记的时候,要求为孩子取名字,其母亲为自己的孩子取了富豪和富贵的名字。

据说,美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事实孤儿社工支持项目执行一年,项目组社工们为孩子们链接了社会资源,让20多个孩子每个月获得社会爱心人士结对的帮扶捐赠,还有重庆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学院的大学生周末免费为孩子们补课,还组织儿童和家属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项目还在继续,生命是一列勇往直前的小火车,沿途有美丽的风景,也会遇见困难和挫折,无论遇见什么,都无法阻止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脚步!愿孩子们努力健康快乐的成长,拥有平安幸福的人生。

2021年我们一起拿社工证

60天社工备考挑战开始啦

我们已连续举办3届

广受社工证备考小伙伴的欢迎

2021年我们重新迭代了不少内容

协助大家高效备考

欢迎加入,与全国小伙伴打卡学习

克服拖延,一起过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