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称霸一方的匈奴鲜卑契丹来自哪里,如何崛起的,后来去了哪里

 一国之君历史 2021-08-09

匈奴、鲜卑、契丹都是曾经称霸草原的游牧民族,只是他们称霸的时间不一样而已,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是游牧民族,都生活在北方的草原上,最为重要的是,三个游牧民族一度都被汉化,只是汉化的程度不一样。

三个游牧民族之中,匈奴出现的时间最早,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也最长,鲜卑其次,契丹最晚,存在的时间也最短,其中匈奴与鲜卑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段时间是共存的,但是后来先后消失了,三个游牧都建立过政权,不过后来都灭亡了,其中匈奴亡于羯族人,鲜卑亡于隋朝,契丹亡于蒙古。

一、匈奴

按史书的记载,匈奴就是华夏后裔,《史记》上说匈奴是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的后裔,夏朝灭亡时,有个叫淳维的夏桀后裔带着族人逃到了北方草原,从此脱离了华夏,与不断与原本就生活在北方的部落进行一系列的融合,同时与华夏进行了数千年的纷争。

匈奴族

由于北方的地理环境,匈奴养成了游牧的特性,也就是说匈奴从夏朝末年就开始存在了,一直到西晋末年,存在了1900多年匈奴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是从秦朝末年到西汉中期,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中,此时的匈奴处于不断地扩张期。

匈奴在鼎盛时期,统一了整个北方草原,打败了东胡、吞并了楼烦、赶走了月氏、侵袭了汉朝的河套地区与月氏的河西走廊,并用武力臣服了西域诸国,其势力范围东到大海,西至西域,北到贝加尔湖,南到黄河河套地区,只可惜匈奴遇到了更为强盛的大汉王朝。

匈奴与汉朝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汉武帝时期,派出卫青与霍去病率军大败匈奴,使得漠南漠北无匈奴王庭,并打通了河西走廊,开辟了丝绸之路,到了汉宣帝时期,匈奴内部由于权力斗争,出现五个单于争位,并且分裂为南、北匈奴。

汉匈战争

南匈奴以呼韩邪单于为首,投降了汉朝,北匈奴以郅支单于为首,最终被汉朝西域都尉甘延寿陈汤所杀,余部远走中亚,消失在中国历史之外。

到了东汉时期,依附于汉朝的原南匈奴再一次因为权力斗争而分裂为南、北匈奴,以日逐王为首的南匈奴再一次称臣东汉,而留居漠北的北匈奴被东汉的窦宪耿秉率军打败,一部分人被杀,余部再一次远走中亚,再一次消失在中国历史之外。

而留在汉朝边境依附于东汉的南匈奴一直就是东汉的附庸,三国时期的匈奴依附于曹魏政权,曹操还把匈奴分为五部,到了西晋时期,匈奴大量内迁,与汉人杂居,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时期,匈奴人刘渊起兵反抗西晋,刘渊去世后,汉赵政权终于在313年攻破洛阳,316年攻破长安,彻底灭亡西晋政权。

汉匈和亲

刘渊是匈奴人,之所以用汉朝国姓,就是因为此时的匈奴已经汉化一半了,汉朝灭亡后,匈奴皇族自认是汉朝公主之后,便改用了刘姓,刘渊是冒顿单于的后裔,是于扶罗的孙子,刘渊所建立的政权也有一个汉字,除了敬仰汉文化,他们也自认是汉朝的继承者。

刘渊的政权以匈奴人为主,除此之外还有羯人和汉人,汉赵政权的最后一任君主刘曜因为猜忌羯人石勒,后被石勒打败,汉赵政权也被羯人为主的后赵政权灭亡,这一年是公元329年,刘渊、刘聪、刘曜都是匈奴人,他们所建立的政权是匈奴人最后的政权,汉赵灭亡后,匈奴人流落各地。

那么匈奴人最终去了哪里?主要有三个去处:

1、融入汉族

绝大多数匈奴人是融入汉族了,从西汉开始,不断有匈奴人投靠汉朝,比如霍去病时期,匈奴休屠王与浑邪王率领数万部众投靠了汉朝,休屠王有个儿子叫金日磾,还成为汉武帝的托孤四重臣之一,这两个匈奴部落数万人,改汉姓,生活在汉地,并与汉人通婚,就直接成为汉人了。

匈奴骑兵

在汉朝与匈奴数百年的战争与融合中,不断有匈奴人投靠汉朝,与汉族人融合,即使汉朝灭亡后,匈奴也没有忘记汉人,连匈奴皇族都改为汉朝国姓“刘姓”,并且刘渊所建立的政权也叫汉国,虽然匈奴政权最终被羯人政权所灭,但部分匈奴人还是融合了汉人。

2、融入鲜卑与乌桓

还有一部分匈奴人融入了鲜卑,东汉时期,匈奴没落,鲜卑开始崛起,东汉时期的匈奴再一次分裂,南匈奴依附于东汉,而北匈奴则势力进一步衰弱,在东汉、南匈奴以及鲜卑的打击下,北匈奴越来越弱,被窦宪大败后,一部分逃到中亚了,另一部分被鲜卑人征服,臣服鲜卑,也就融入鲜卑人了。

另一部分匈奴人投靠了乌桓,乌桓与鲜卑同祖不同族,在东汉时期兴起,乌桓多次跟随东汉一起与匈奴和鲜卑作战,白狼山之战,乌桓主力被曹操打败,余部融入了鲜卑,而匈奴与乌桓和鲜卑都彼此融合,他们的后代被称为铁弗人,铁弗人在南北朝时期在河套地区还建立了胡夏政权,后来被同为鲜卑人的北魏所灭亡。

匈奴融入了鲜卑

3、逃到了中亚与其他民族融合了

匈奴人还有一部分逃到了中亚,一次是甘延寿与陈汤杀死郅支单于后,北匈奴余部向西逃走,有人说400年后在欧洲大陆称霸的匈人就是匈奴人,还差一点灭亡了西罗马帝国,但这个说法是有争议的。

另一次是窦宪耿秉大败北匈奴时,北匈奴余部逃到了中亚的康居国和乌孙国,康居国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乌孙国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这一部分匈奴人后来的去处史书就没有记载了,大概是融入了当时的民族吧。

二、鲜卑

鲜卑的祖先来自东胡或者东夷,《后汉书》与《三国志》上记载鲜卑是东胡的后裔,东胡是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从商朝开始就生活在中国北方,战国时期,东胡与赵国、燕国多次发生战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曾打败了东胡,战国后期的赵国大将李牧也打败过东胡,赵国的骑兵中也有部分东胡人。

鲜卑人

《晋书》上说鲜卑人是有熊氏部落的后裔,有熊氏就是黄帝的部落,如果属实的话,鲜卑人也是炎黄后裔,《国语 晋语》中说周成王大会诸侯时,鲜卑首领与楚国国君熊绎一起负责守望火种,说鲜卑来自东夷,所谓的东夷,就是生活在东方的非华夏部落,东夷的部落很多,存在的时间也很长,从夏商时期,东夷就有部落存在,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并入华夏。

所以鲜卑与华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西汉时期,匈奴最为强大,东胡曾经被匈奴征服,成为匈奴的别部,匈奴衰弱后,东胡也崛起了,不过分裂为鲜卑与乌桓等部落,到了东汉时期,鲜卑与乌桓相继强大起来。

东汉中期,鲜卑臣服于东汉,并与东汉一起打败了北匈奴,北匈奴余部逃到中亚后,鲜卑开始接收了匈奴的地盘与部分族人,开始在草原上强大起来,东汉晚期,鲜卑部落首领檀石槐统一了鲜卑各部落,并与东汉发生战争,一度击败了东汉军队,这是东汉时期鲜卑唯一的一次强盛。

鲜卑骑兵

檀石槐去世后,鲜卑分裂为若干个部落,主要有步度根和轲比能两大势力,轲比能势力越来越强,几乎要统一鲜卑,诸葛亮北伐时期,还派人联络轲比能一起攻打曹魏,此时的中原处于曹魏政权统治期间,曹睿时期,幽州刺史王熊派出刺客韩龙刺杀了轲比能,鲜卑再次陷入四分五裂。

随后的几十年间,鲜卑一直处于发展期,并分裂为很多部落,主要有慕容、宇文、秃发、拓跋段部、乞伏部等,一共有36个部落,有些史书上记载为46个部落,如此多的部落,鲜卑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西晋时期,凉州鲜卑部落首领秃发树机能发起声势浩大的反晋起义,大败晋军,先后杀死了晋朝的三任凉州刺史,最后司马炎派出文鸯、马隆等将领率军打败了秃发树机能。司马炎去世后,先是杨骏弄权,接着是贾南风乱政,然后是八王之乱,最后是五胡乱华,引发了北方的混乱。

五胡乱华

先是匈奴人刘渊起兵,建立了汉赵政权,他的继任者灭亡了西晋,然后汉赵政权又被羯族人石勒为首的后赵政权所灭亡,再之后,后赵政权被汉人冉闵为首的冉魏政权所灭亡,而冉魏政权又被前燕政权的慕容儁所灭亡,慕容儁就出自鲜卑部落慕容部。

五胡乱华时期,直到前秦政权的符坚统一了北方,才短暂和平,符坚是氐族人,但在淝水之战,符坚败于东晋,北方再次陷入混乱,此时在北方建立政权鲜卑人的主要是鲜卑慕容部,慕容垂在河北建立后燕政权,慕容泓慕容冲在关中建立西燕政权,拓跋圭在代地建立了北魏政权。

公元394年,西燕政权被后燕所灭亡,北魏又打败了后燕,北魏用了几十时间,到太武帝拓跋焘时期,统一了整个中国北方,到孝文帝拓跋宏时期,北魏迁都洛阳,开始大规模汉化,整个南北朝时期,是鲜卑人最强盛的时期,而北魏则是拓跋鲜卑最强盛的时期,占据了整个中国北方,并建立政权长达一百多年

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

拓跋鲜卑汉化后,皇族把姓都改成了汉姓“元”,北魏末期,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和西魏只能算傀儡拓跋部鲜卑政权,后来,东魏被北齐代替,西魏被北周齐代替,北周是宇文部鲜卑政权,北齐是汉人政权,北周灭亡了北齐,最后,隋朝代替了北周,统一了整个中国。

从此之后,鲜卑人为主体的政权不存在,那鲜卑人去了哪里?

鲜卑族融入了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族

以统一中国北方的北魏来说,虽然是鲜卑人为主体,但基本上就是个大杂烩,其统治区什么人都有,有匈奴人、鲜卑人、羯人、氐人、羌人、汉人,这是民族大融合,五胡与汉人不断通婚,北魏皇族连鲜卑姓氏都放弃了,改为汉姓了,皇族还带头与汉人通婚,彼此间已经融合了。

北魏迁都洛阳并汉化

到了隋朝统一天下后,其政权内部也有为数不少的鲜卑人,唐朝取代隋朝,同样如此,比如西魏八柱国,其中三个是汉人,五个是鲜卑人,八柱国中的李虎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独孤信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岳父,也是李渊的外祖父,更是北周皇帝宇文毓的岳父,这说明当时汉人与鲜卑人通婚是很正常的,皇族、权臣、百姓之间都进行通婚与融合。

之后鲜卑这个民族也消失了,绝大多数融入了汉族。而唐朝又是华夏历史上,对外族最开放的政权,唐朝内部有很多不同的民族共存,共同创造了大唐盛世。

三、契丹

关于契丹的起源,史书也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东胡与鲜卑的后代,另一种说法是匈奴与鲜卑的后代,《后汉书》上说契丹是鲜卑宇文部,宇文部建立了北周政权,后被隋朝所取代,北齐与北周并存期间,北齐皇帝高洋还打败了南下的契丹部落,俘虏了10万余人,并使契丹不敢南下。

契丹人

到了隋朝时期,契丹部落在辽西地区游牧,并臣服于隋朝,隋末天下大乱,契丹又臣服于强大起来的突厥,唐朝灭亡了突厥之后,契丹又臣服于唐朝,唐朝名将李光弼就是契丹人,此时的契丹已经形成了部落联盟,其首领最初为大贺氏家族,后来因内部权力斗争转入遥辇氏家族,到了唐朝末年,又转入耶律氏家族。

唐朝末年,契丹开始强大起来,唐朝灭亡的同一年,耶律阿保机称契丹可汗,并利用盐池之变,杀死了反对他称可汗的其他七个部落首领,并统一了契丹的八个部落,分别是: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于部。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仿汉人制度,废除可汗制度,自称皇帝,建立“大契丹国”,这就是辽朝的前身,耶律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定都临潢府,也就是今天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临潢府也被称为上京。

耶律阿保机建立大契丹国

此时的中原正处于五代十国的乱世,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以割让幽云十六州的条件,让契丹出兵协助其攻灭了后唐政权,947年,契丹南下灭亡了后晋政权,同年,契丹改国号为“大辽”,从907年唐朝灭亡契丹建立,到辽朝灭亡的1125年,这218年的时间,是契丹人建立政权的存续期。

契丹人建立的辽朝一心想统一中国,但遇到了赵匡胤建立的北宋王朝,双方实力相当,谁也无法消灭谁,只能维持现状,与此同时,西北地区又崛起了一个西夏政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辽朝到了晚期,内部权力斗争激烈,同时又要面临北方崛起的女真人,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开始起兵反辽,1120年北宋与金进行海上之盟,决定联合起来灭辽,1125年辽朝末代皇帝天祚帝被金后俘虏,辽朝灭亡,其人口、城池大多被金朝所吞并。

契丹武士

那么契丹人去了哪里?

大多数契丹人留在了原地,成为金朝的百姓,与女真人融合了。宋金联合灭辽后,金人发现北宋不堪一击,于是继续南下灭亡了北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大半个中原地区被金朝占领,不光是契丹人,很多汉人也处于金朝的统治之下。

金朝统治期间,部分契丹人被强行迁移到东北的中北部地区,受到女真人的压迫,此外还有一部分契丹人不愿意接受金朝的统治,逃到了蒙古高原和新疆一带,公元1132年契丹贵族耶律大石在今新疆额敏称帝,建立西辽政权,西辽存在87年,后来被蒙古军队所灭亡,其属民则臣服于蒙古。

西辽灭亡后,有部分契丹人在契丹贵族八剌黑的带领下,在今伊朗南部靠近波斯湾的克尔曼地区建立了一个伊斯兰化的“库图鲁厄汗”政权,也叫“起儿漫王朝”,这个王朝臣服于蒙古和伊尔汗国,存在了80年,中国历史上称为后西辽,最后这个王朝因为内乱而灭亡。

契丹族人

1212年,辽朝宗室耶律留哥隆安(今吉林省农安县)、韩州(吉林省梨树县)一带起军反抗金朝。耶律留哥自称辽王,建立东辽政权,依附于蒙古,东辽存在了57年,后被元世祖忽必烈撤消,东辽灭亡。

1216年,耶律留哥的弟弟耶律厮不叛变,在澄州(今辽宁省海城市)称帝,建立了后辽政权,1220年,蒙古军队讨伐东辽,耶律厮不被部下所杀,其部将耶律乞奴率九万契丹人越过鸭绿江进入高丽境内,1230年,后辽因为内乱灭亡。

从辽朝的历史来看,契丹人因为历史的原因开始分散各地,有留在中原的,有到达蒙古与新疆的,有留在中亚的,还有到达今伊朗一带的,也有逃到了朝鲜的,此外,契丹人也跟随蒙古人一起南征北战,最后灭亡金朝,也有契丹人参与,契丹人也分散在世界各地了,但大多数留在了中国

契丹人流落各地

根据DNA技术显示,现在的达斡尔族是契丹人的后裔,现在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以及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

此外在云南地区,有阿姓、莽姓、蒋姓的“本人”也是契丹人后代,分别属于汉、彝、布朗、佤等十多个民族,这里的“本人”是一个称呼,跟汉人这个称呼是类似的作用,并在当地一块《阿公碑文原序》的墓碑上也记载了他们来自辽东,是耶律阿保机的后裔,这些契丹人后裔分散居住在云南省保山、大理、临沧等地州。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yiguozhijun_lish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