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王朝:老四下江南赈灾,抓住老八一党使绊子证据为何没揭发?

 宋安之 2021-08-09

《雍正王朝》电视剧上映于1999年,距今已有22年之久,可谓是经久不衰,这部电视剧之所以经典,不只是剧情精彩,演员演技精湛,而且还特别贴近现实,所以又被称之为职场教科书。

那么这部电视剧蕴含了什么样的职场道理,有多贴近现实呢,今天宋安之就以剧中的老四下江南赈灾,抓住了八爷党中老九的把柄为何不揭发来说说。


在这里依旧老生常谈说一次,本文章
只谈剧不说史,并非是将电视剧当成正史来诉说。

一、老九把柄落入老四手中,老四之所以不揭发,是因为这封书信有大用


老四下江南赈灾,其实
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赈灾,而是在于如何与八爷党隔空斗法,赢了他们就等于赈灾成功了,因为老九通过江南巡盐道任伯安来控制当地官员和盐商,与老四这个下来赈灾的钦差大臣对着干,专门使绊子,至于上百万灾民的死活,八爷党可不在乎。


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干实事有多么难,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很正确的事情,却因为门户之见和各种利益链,反而变得很复杂,甚至是举步艰难,最大的困难往往不是事情的难度,而是人心的复杂,是人性的黑暗。

经过一系列斗法,老四拿到老九写给任伯安的信,这时候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将信交给康熙,将其与八爷党的矛盾公开化,并且短时间内还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会使得重视亲情的康熙为难,更是会认为老四无能,赈灾不力,还得让他这个老父亲出手干涉。


二是借机要挟任伯安带头捐款,带动盐商们积极捐款,有了银子,赈灾自然是马到成功,解决了国库空虚,无力赈灾的尴尬情况。


很明显老四选择了第二种方法,这说明他是一个干实事,并且很有办法的孤臣,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是不拘小节,讲究实际,不是那种迂腐的孤臣。

二、回顾老四的赈灾步骤,从头到尾堪称经典


老四从下江南赈灾伊始,
第一步可谓是打蛇打七寸,是直击要害,直奔老九的大本营,八爷党的小金库扬州


至于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老四很清楚下江南赈灾的关键是钱,而江南被八爷党控制,自己去了肯定步步维艰,所以干脆主动出击,直奔扬州这个关键地方。

第二步则是利用干吏田文镜打开新局面,是利用真正的孤臣田文镜来挑战当地的官僚集团,这说明老四功课做的很足,知道自己到了扬州,面对有着八爷党撑腰的扬州群臣,不只是筹不到款,更是办不了事,所以就任用被当地官僚集团孤立,并且不怕得罪人,还很有能力的田文镜,将扬州知府这个关键职位,是想办法先让田文镜署理。


这样一来,对立的任伯安一方少了一个关键职位,而老四一方则是多了一个关键职位,此消彼长。

第三步则是守株待兔,坐等鱼儿上钩,老四任用田文镜,不只是让他赈灾,还让他成为逼得任伯安一方坐立不安的尖刀。


先是让田文镜认真赈灾,大建粥棚,是一天两顿,粥插筷子不倒,使得周边州府的老百姓知道去了扬州饿不死,于是纷纷跑到了扬州。


这样一来扬州粮食不够了,田文镜只能想办法问盐商捐钱,可是任伯安早与老九有通信,得到了命令,下令盐商是不得捐款,每个人象征性捐200两就行了,于是局面僵住了。

这时候老四出招,让田文镜多带一些人去要,意思是他可以组织灾民去问盐商要,当然,为了防止向盐商要钱演变成杀人放火和光天化日之下抢劫,是选择性给盐商家门口挂“乐善好施有求必应”的白灯笼,再派机灵的李卫去带动灾民去抢盐商,同时为了以防万一,又让年羹尧多派官兵去巡逻。

这样一来,扬州的盐商还有像任伯安这类官僚自然是人心惶惶,害怕下一个轮到自己家被抢,任伯安自然是要写信给老九求助,老四算准了这一步,特意让年羹尧派人到各个路口去守着。


任伯安去信,老九气急败坏,老八是个聪明人,说道如果灾民将盐商钱都抢了,老四拿什么赈灾和修河堤呢,意思不要着急,老九一听有道理,于是回信让任伯安按兵不动。


不过老八再聪明,也只是一开始说道要派绝对亲信去送信,道上不得出半点差错,却也想不到
老四一直主动出击步步为营,其实一开始就想要的是老九写给任伯安的信,要抓住这个把柄,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于是老九写给任伯安的信就这样落到老四手里,至此老四已经完成了最关键的一步,只差最后一步。

第四步也就是最后一步,则是先杀鸡儆猴再上压轴戏!


任伯安仗着有八爷党撑腰,其实并不把老四和老十三放在眼里,所以当老四要以田文镜取代扬州知府车铭之际,任伯安是公开反对,并且是直接拂袖走人,双方可以说是撕破了脸。


面对这种“硬骨头”,老四和老十三想到一个好办法,先请包括任伯安在内的扬州大小官员,还有盐商们吃饭,然后将池州知府李淦抓来,这个
李淦跟任伯安一样,有背景,背后是大阿哥,也是仗着自己的背景硬顶老四和老十三,老四和老十三让他召集商号纳税捐款,竟然给顶了回来。


于是在这种场合,池州知府李淦就被当成典型处理了,李淦是拿大阿哥做挡箭牌,老四三言两语就说得他哑口无言,说他们皇子是一父同体一朝为臣,是休戚与共,肯定不会因为自己私事耽误朝廷大事的,李淦这是要将过错推到大阿哥身上,是挑拨他们关系,说的李淦连说自己不敢了,最后老四是将他
官服扒了捆到了外面,并且抽了三十鞭子

老四之所以那样做,那样说,其实就是让任伯安看得听的,任伯安自然是被吓住了,铺垫好了,就上压轴戏,将任伯安召唤到跟前,老四问了问有没有与老九通信什么的,老十三随后将信拿上来,任伯安一看自己主子老九的把柄在老十三手上,又想到老四和老十三的狠辣,不得不就范,被逼着捐了20万两,他这么一带头,盐商们自然只能大笔捐银子了,于是老四是轻轻松松筹到了款,解了朝廷燃眉之急。


最后总结来说,老四下江南赈灾的方法可谓相当精彩,知道重点在哪里,知道如何下手,主动权一直在自己手中,把一个大难题短短一段时间就解决了,真可谓是老谋深算,虽不按套路出牌,但问题却是切切实实解决了。

而能办了实事,能解决了问题,最高领导康熙自然高兴,所以老四煽动灾民闹事,逼盐商捐款,也就不是问题了,所以后来太子肯定了老四以后,觉得老四功劳太大,威胁到了自己,因此又说到以德为本这方面老四是不行的。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避开了这个话题,意味深长地说道天津进上来的萨琪玛,用的是真狗奶子加蜂蜜,和御膳房做得不一样,其实意思是只要做得漂亮,方式接地气也没什么,不必拘泥于形式,是既隐性肯定了老四,还没伤了太子的颜面,其帝王心术真是炉火纯青。


这里面蕴含的职场之道,还有言语表达的高明之处,大家看懂了吧?


第324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原创分析,一样的电视剧,不一样的点评,持续分析中,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