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压服司马懿?曹操轻描淡写下藏着大学问,可惜曹叡曹爽没学好

 j2hb 2021-08-09

司马懿历经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几朝。为啥在曹操手中时,司马懿老老实实干活,辛辛苦苦卖命。而到了曹叡手里,就开始尾大不掉。而到了曹芳曹爽手里,就能绝地反击,搞掉了曹魏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

有人不假思索地说:曹操能力强,曹爽不争气。能力上压不住司马懿。

这是一种表面上的答案,如果我们这么说,也未尝不可。但这种论点,你是不是觉得不够过瘾?你为什么会觉得不够过瘾或意犹未尽?因为,这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看似有理,你看完了也觉得对,但对你没有任何帮助。

为啥没任何帮助?因为它很模糊。你也可以说袁绍刘备孙权能力赶不上曹操,所以最终成就没有曹操大,但这种正确的废话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它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

如何压服司马懿?曹操轻描淡写下藏着大学问,可惜曹叡曹爽没学好

那么,怎么从本质上看问题?我们回到本文主题,曹操为什么可以牢牢控制住司马懿,而曹芳曹爽不行?因为他们没抓住司马懿们的本质。而曹操看透了司马懿们的本质并利用其牢牢控制住司马懿们。就这么简单,但具体什么是司马懿们的本质,曹操如何分析出来?又是如何牢牢抓住?这才是本文要告诉大家的。

我的风格一直是致力于阐述一种思路,而不是讲一个故事。另,本文精华在第三第四章。

一、司马懿们的本质

1、司马懿是世家代表

司马氏源远流长。周宣王时,先祖程伯休父平定徐方有功,恩赐司马为族姓。司马懿的十二世祖司马卬随项羽灭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内。汉朝时成为河内郡,司马家族世代居住在此地

如何压服司马懿?曹操轻描淡写下藏着大学问,可惜曹叡曹爽没学好

世家大族

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儁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晋武帝司马炎诏书说:“本诸生家,传礼来久。”

这是司马懿家族,大家可以看到,诗书传家,有势力、有实力、有文化,典型的世家大族。

出身这种家族,很容易出人头地,如果确实有才华,就是带领家族兴旺之人。但是,享受了家族的红利,也要背负家族的重担——凡事要以家族利益为重。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而曹操听说他的名声,征辟他到曹操府上任职。他推辞了。

之前一年(200年),曹操刚刚在官渡击败袁绍,获得了关键性胜利。

可以看到,家族本来是让他现在郡中任职,站稳脚跟。所以推荐他任州郡上计掾。而曹操这个突发征辟,出乎司马家族意外。

其实这对司马懿个人是有好处的,因为曹操关键性战役获胜,越早加入曹营,资历、机会就越多。但司马懿并没有立刻同意,而是装病拒绝了。这也是司马懿一生中唯一一次拒绝曹操。

这次拒绝,既有袁绍尚未死去(202年去世),司马家族不确定曹操能否彻底征服北方。也有曹操本身不是士族出身,世家对其观感不佳的原因。

可见,司马懿考虑问题是以家族为前提的,这也是那个时代世家子弟的普遍想法——家族利益第一。

如何压服司马懿?曹操轻描淡写下藏着大学问,可惜曹叡曹爽没学好

而曹操怕司马懿骗他,特意夜里派人查看司马懿是不是真病了,被司马懿装病骗过去了。虽然骗过曹操,但司马懿知道了一个事实——曹操不是一个好忽悠的主上。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他如果还和以前一样躺在床上不出仕,便将他逮捕

注意一个疑问,这次曹操为什么突然强势起来?

原来此时,曹操已经彻底灭掉袁家,平定乌桓(公元207年),大体统一北方,这是司马屈服的一个主要方面,消灭了北方的主要竞争对手曹操有了灭掉司马这种家族的实力。那么,有没有其他方面原因呢?当然有。

司马懿这次很痛快答应了,这是第二个疑问,为何他不再扭捏一下?

2、司马懿的世家本质

从上面的事实可以看出:

曹操实力大涨,具备灭掉司马这样世家的实力。

司马家族以家族延续为第一要务。

由此,司马家族只需要再确定一件事:曹操具备灭族实力,他对不配合世家手段如何?

司马懿们完全可以质疑,万一曹操是个宽厚善待士族的人呢?那么不就可以讨价还价?

事实上,曹孟德早已用无数士族的鲜血证明他是个严苛对待不合作士族的人。

曹操的家世之类我们不再多说,总之,他对世家大族的观感不佳。该动手从不手软。

边让,兖州名士。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进入兖州,平定兖州黄巾军,自领兖州刺史。而边让仗着自己的才气,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多次轻视和贬低曹操。有边让同乡人向曹操诬陷边让,曹操则让郡中官员将边让就地诛杀。

孔融,三国名士。袁绍兵败后,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

如何压服司马懿?曹操轻描淡写下藏着大学问,可惜曹叡曹爽没学好

孔融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讨乌桓,孔融又讥笑他。

三国时饥荒战乱,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

最终,曹操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

以上种种,特别是杀孔融,让世家们知道了曹操对世家的态度——不从即杀。孔融死后一年,曹操征辟司马懿,司马懿乖乖来了。

1)司马懿是个以家族利益为考量的人。

2)曹操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3)曹操展示了对待不配合世家严酷的一面。

那么,很容易就可以推导出下面结论:如果司马懿不听话,曹操就会搞掉他本人,而且还不算完,还会搞掉他的家族。

这就是司马懿终曹操一世,都为其老老实实打工的根本原因所在。

大家可以看到,曹操洞悉了世家两大本质——一以家族利益为第一,二某些世家子弟为了家族利益可以妥协,而某些不会妥协。

怎么对付?能妥协的就留下来用(如司马懿),不能妥协的就坚决干掉(如孔融)。不但干掉本人,连家族一起干掉。顺便为其他中立世家立威。

如何压服司马懿?曹操轻描淡写下藏着大学问,可惜曹叡曹爽没学好

这就是司马懿们的世家方面的本质。

所以,终曹操之世,司马懿老老实实。为啥?曹操可以用家族胁迫他。而他要为整个家族着想。个人想法不重要。所以,在日后孙权想搞掉关羽向曹操称臣时,司马懿在分析孙权时,公开效忠,支持曹操称帝,为什么?保全家族而已。

《晋书·宣帝纪》:既而从讨孙权,破之。军还,权遣使乞降,上表称臣,陈说天命。魏武帝曰:“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答曰:“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

3、司马懿个人本质

而曹操还看透了司马懿个人的本质——畏强欺弱

第一次以礼相待请你你不来,第二次统一北方,外加杀了孔融,你怕了就来了。这是什么?

这就是畏强欺弱啊。

两次的接触,虽然曹操和司马懿还没碰面,却已经摸透了他的个人本质:

一开始不老实,敲打几次就老实了。

对付这种人怎么办?不停敲打,让他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司马懿在曹操那里,任劳任怨,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曹操为了保持对他的压力,搞了个啥理由?“鹰视狼顾”

如何压服司马懿?曹操轻描淡写下藏着大学问,可惜曹叡曹爽没学好

鹰视狼顾

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排除真正的厌恶,曹操说这些话打击司马懿,无非是让他有危机感,曹丕出面保他,他就会死心塌地在曹丕手下干活。一打一拉,仅此而已。

就这样二招,之后威震天下的司马宣王被曹操控制得服服帖帖。

二、从曹叡开始,曹家逐渐驾驭不了司马懿

曹操这一套,曹叡就没学会,或者说学会了,没学好。

1、曹叡不会驾驭司马懿个人

魏明帝曹叡是个宽厚有担当的人,他看不透司马懿本人的特质。反而被司马懿发现了他的宽厚担当这个弱点。

如何压服司马懿?曹操轻描淡写下藏着大学问,可惜曹叡曹爽没学好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司马懿逼迫张郃追击,借诸葛亮之手趁机搞掉了张郃,从此开始在西北军中威望大涨。而曹叡不但不敲打他,反而在战后增加了他的封邑。

宣王(司马懿)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曹叡的宽厚与担当,被他当成了软弱可欺。

如果司马懿是个淳朴君子,或者是没什么家世可以被拉拢的人,曹叡这么做,会让他感激涕零。可惜他不是,他还是那个畏强欺弱的司马懿。

他更加肆无忌惮。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病逝五丈原那次)。期间,想尽办法逼迫司马懿出战,甚至连送女装都想出来了。

司马懿不愿意出战,也不想自己的名声和威严受损。面对众将的责难,他把不出战的责任推到了曹叡身上。说皇帝不让我出战。这是什么行为?

诿过于上

让皇帝给你担责任,把屎盆子往皇帝身上扣。曹叡还就认了。派人监军并发了诏书禁止出战,为司马懿不出战的行为背书。

这样,其实曹叡的威严受到了损失,而司马懿丝毫不损。

如何压服司马懿?曹操轻描淡写下藏着大学问,可惜曹叡曹爽没学好

曹操不可能这么惯着司马懿

如果是曹操,会很开心看到司马懿被众将所刁难,然后狼狈不堪,威信大损时,给他个戴罪立功的待遇。这样反而司马懿会老老实实。

2、曹叡不会驾驭司马懿家族

曹叡执政期间,司马懿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无数。曹叡对其信任有加,每次都有奖赏。最终,司马懿本人封太尉,儿子都是列侯。这让后面的皇帝怎么玩?

不但如此,他还重用司马家族之人。

如何压服司马懿?曹操轻描淡写下藏着大学问,可惜曹叡曹爽没学好

司马懿兄弟

曹叡继位,欲启用司马孚,问身边的人:“司马孚有他兄长的风范吗?”身边的人回答说:“和他的兄长很相似。”曹叡说:“我有司马懿兄弟二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于是任命司马孚为度支尚书。度支尚书,魏文帝曹丕时开始设置,掌管国家财政。

兄弟俩一内一外,一个掌控内政财务大权,一个掌控外部军队。

尤其是曹真死后,司马懿在世家的属性上,增加了军中威望一项,司马家就已经不是普通世家大族而是牵涉军政两界的庞然大物,还能一手掌兵权一手掌财务。魏明帝何其糊涂。

显然,曹叡没有洞悉世家的本质——家族利益第一,一旦有什么事和家族利益相违背的,必然生变。

司马孚貌似忠厚,这老头子活了九十多岁,死的时候还宣称自己是魏臣,高平陵政变时可一点都没手软,同司马师一起屯兵司马门,控制京师。你真信了他骨头都剩不下。

如何压服司马懿?曹操轻描淡写下藏着大学问,可惜曹叡曹爽没学好

“大魏纯臣”司马孚

三、曹爽看不透司马懿的命门所在

曹爽辅佐曹芳继位,逐步让共同辅政的司马懿靠边站了。但是,曹爽还是忘了一点:如何彻底拿捏住司马懿?他的命门在哪?

1、子嗣对老人更重要

对一个世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家世传承。

那么,以世家为最重的司马懿,最看重的东西是什么?这个东西也就是他的死穴。能够拿捏他的死穴,就能让他俯首帖耳为曹爽所用。

是子嗣啊,是杰出的子嗣啊!

如何压服司马懿?曹操轻描淡写下藏着大学问,可惜曹叡曹爽没学好

没有优秀的后代,司马懿为啥要玩命一搏?即使自己赢了,儿子掌不住局面,后面不还是会被翻过来的吗?所以还不如老老实实当忠臣当到死。

而司马懿有两个好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啊。

知道如何控制司马懿吗?将二子带在身边,时刻不离。敢有异动,这就是人质。

要知道,司马懿不是四五十岁的人了,他当时已经六十多了,他不可能再有机会生出或者培养出这么杰出的后代了。所以,如果控制了二子,也就控制了司马懿。

同样,这两位也是司马家的杰出后代。因为除了这二位,司马家同辈份后面掌权后也没出什么杰出人才。

所以,曹爽的做法应该是时刻把司马师司马昭带在身边监控。让司马懿卖命。试想,曹爽带着司马师兄弟一起去高平陵拜祭,司马懿会反叛吗?显然不会,风险太高,收益太低,划不来啊。

不管成功不成功,自己俩儿子先死了;那成功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司马懿两年后就死了啊。

如何压服司马懿?曹操轻描淡写下藏着大学问,可惜曹叡曹爽没学好

而曹爽显然没有洞悉这个本质。他不管司马师兄弟,而是集中力量打击司马懿,最终,逼得司马懿再次祭出了装病绝招,成功过关。一看就是不读历史。难道不看看司马懿以前装病的黑历史吗?

2、司马师才是关键

曹爽不但没限制司马师司马昭,还在眼皮底下,让司马懿将司马师运作成了中护军。

什么是中护军?让我们看看中护军的职责:掌管禁军、主持选拔武官、监督管制诸武将。

司马师是什么人?是能在家阴养死士三千的主儿。他掌管了禁军,掌握了低级武官的选拔权。自然是耗子掉进米缸里,提拔上来的都是忠于司马家的人。

如何压服司马懿?曹操轻描淡写下藏着大学问,可惜曹叡曹爽没学好

司马师

最终,司马懿敢于悍然发动兵变的根本原因:1)司马家后继有人,司马师才堪大任。2)司马师掌握了禁军中大批中下级军官,并有死士三千,可以快速掌握洛阳城。

四、总结

司马懿的本质是什么?对家族,是一个世家的掌门人,他要对家族负责;对自己,他是一个畏强欺弱的人,他更倾向于臣服于强者,要不断给他压力。

如何制服司马懿?

一要控制他的家族,对中青年的司马懿,控制他的兄弟长辈;对老年司马懿,控制住他族中杰出子弟,以司马师为代表。

二要压住他个人,朝中设个对头,压制住他,或者寻隙弹劾他。一直让他处于高压之下。

这是曹操控制他的原因,也是曹叡、曹芳、曹爽无法控制他的原因。

看透本质,解决问题就是这么简单,不要管什么鹰视狼顾,那都是扯淡骗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